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聯展策展

鍛敲銀月抱掌心:從富貴陶園『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看銀工藝在台灣

富貴陶園趙丹綺工藝創作銀工藝銀器

2021-04-26|撰文者:陳晞

「臺灣的金工創作如果說有一個起始點或是轉捩點,應該可以臺灣的高教體系開始成立金工首飾相關科系的1985年算起。第一批由美國、英國學成歸國的金工創作者開始在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開設金工組或金工創作課程,從此臺灣金工創作的學習從師徒制傳承方式轉為由具有專業訓練規劃的大學及研究所來培養,並於爾後數十年之間在臺灣開枝散葉,培育許多專業人才以具創新及個人獨特創作風格來豐富現代的金工創作。」
──趙丹綺,2021。

「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坐落於三義木雕藝術村的聚落中,一座園林與建築格局如美術館般講究的館舍內,藏著少見的臺灣銀工藝家的原創作品。那是富貴陶園邀請銀工藝在臺灣的先行者──趙丹綺副教授策展的「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展出臺灣11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的銀工藝創作。展覽將巡迴富貴陶園三義館與鶯歌館。作為臺灣首次銀器創作聯展,「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除了希望藉由展示與推廣提升觀眾對於銀器收藏的認識,更希望人們能想到臺灣和銀器的時候,都能很自然地連結到兩者。

銀‧11論

此次在「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地展出當中,11位藝術家各自表述,以11種創作脈絡、獨特風格與方法技巧,不同的金工技術例如金屬鍛敲、彎折鍛造、敲花、皺縮、異媒材結合與鑄造。在展場中,你會看到銀這個珍稀材質在11種不同的生命涵養之下、在造形、質地與色澤之間表現出來的精神性的內涵思想與銀工藝的純粹。
趙丹綺這次帶來的作品以「鎏金歲月」為題,呈現藝術家研究皺縮法的表現。趙丹綺會依照不同的形與象,控制銀皺縮的高低差與範圍,有的如樟檜巨木枝幹般的紋理,有時則如登月之後看見的銀白色月球表面。師於趙丹綺,同樣強調銀材表面豐富肌理呈現的闕承慧,則將作品的表面視為微觀的山稜或靜止的碎浪。
此次趙丹綺帶來的作品「鎏金歲月」系列當中,此對銀器以朱紅色與墨黑色象徵了藝術家自身的「丹」與孩子姓名中的「默」,深具情念寓意。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闕承慧《純銀高腳杯》,純銀、金箔 , 直徑6.3、高9.5、底直徑6(左) ;《 不倒翁-威士忌杯》,純銀、金箔,直徑6.3、高6.4(右)。圖/富貴陶園提供
畢業於美國奧瑞岡大學美術與應用美術研究所,目前也在臺灣教授金工與複合媒材創作課程的曾永玲帶來了結合3D設計與手工鍛敲產生多種層次感的銀器作品。透過這樣的工法,藝術家對工藝之手提出了一種關於科技媒介的問題。其如現代建築般的幾何結構,翻轉了銀工藝既有的概念。
趙丹綺認為,在銀工藝的當代性與技術傳統的極致追求之意義上,曾永玲與陳逸有著對銀的延展與造形兩極化的嘗試。她指出,陳逸是不斷在金工中的「鍛敲」之路修練的藝術家。這次展出的作品,他先決定一個作品會有幾個開口,並從這個開口想像開口之內的空間,生成圓潤流線的銀的容器,並透過拋光去除鍛敲過程中的肌理狀態。
此次展出的林錦秀雖然跟其他創作者的金工背景不同,但雕塑背景的她擅長在作品中結合文學與生命情感之間的連結。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林錦秀藉由波赫士《想像的動物》為主題,以文學來詮釋個人情感,在作品的表現相當具有情境與寓意。其作品令人聯想到如海洋生物的殼狀容器般有機生命體的狀態。鄭亞平的作品則以寬平窄口的器身,表面的造形令人聯想到筆墨的線條或是冰山的山稜,容器的概念在此有著巧妙的互文協奏。
鄭亞平《堆褶體II 》,純銀  ,4.8 x 4.8 x 5.7cm。圖/富貴陶園提供
曾永玲《飲酒的態度_華麗的系列》,925銀/999銀,9*6*6cm。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逸《不對稱形˙瓶子II 》,純銀,鍛敲成形,17×11×9cm。圖/富貴陶園提供

林錦秀《宇宙鏡》,銀、鏡面不鏽鋼(手鏡),8 x15.5x1.5 cm。圖/富貴陶園提供
與許多追求極致的技藝一樣,銀工藝的作品往往成形於創作者本身意念、技術操作的熟稔、對材質的理解以及工具的運用等在過程中的多方斡旋,進而達到彼此融合與完美造型的產出。光是鍛敲這個技法,不同創作者就有各自對材質、造形與力的痕跡的想像。例如居住在烏山頭地區的楊夕霞以古樸造形呈現銀盤打造的痕跡,又或者如南宇陽在拋光的銀背上留下如水墨皴法的痕跡。王安琪的作品外部以呈現純銀的銀白色肌理,內部以拋光呈現容器的溫潤表面,乍看之下如同經過現代藝術美學洗禮的教堂中的禮器。
在翻轉媒材視覺表現的這個面向中,廖建清帶來的作品《繁盛之上》以鍛敲至極薄的銀片與彎折的技法表現出如摺紙般的結構體,呈現了這種不以功能性為首要目的的造形概念,或許是此次展出中開啟我們對銀工藝創作更多元的想像的一種途徑。而張斯婷以陶藝結合銀工藝的異材質結合,在造形上則讓銀工藝鍛敲的身體性與陶藝以中心迴旋的身體性相互共鳴,為此次展出中極具實驗性的媒材實踐。
張斯婷《 交織》,雕塑土、純銀,10.5*10.5*8CM。圖/富貴陶園提供
南宇陽《器息》99.99純銀,Ø8.2 x 7.7cm(右)、《「境」- 酒器》,99.99純銀,Ø 7 x 5.8cm(左)。圖/富貴陶園提供

楊夕霞《罅隙系列III》銀、青銅  ,12.5x 12 x 3 cm(左)、《微風景系列III》5.5x 12 x 3.5 cm(右)。圖/富貴陶園提供
王安琪,《 高矮胖瘦杯系列》,925銀,(左1) 4.5x4.5x11cm (中) 5x5x11cm(右) 6x6x8cm。圖/富貴陶園提供
廖建清,《繁盛之上》,999純銀,6x8x10cm 。圖/富貴陶園提供

晚開的銀之花

相較其他工藝技術,銀工藝在臺灣直到80年代之後才始見起步。一方面在這之前並無使用銀器的文化,二方面臺灣並無銀礦。也因此,銀的穩定性與材質的珍稀性,讓每一位銀工藝家在每一次的鍛敲與彎折都誠實地在面對銀材。
二十多年來,策展人趙丹綺在銀工藝之道的修行,可說是臺灣藝術學院銀工藝的發展史。輔大織品服裝學系的課堂接觸到金屬工藝而赴英留學專業的金工學院,回國後面對的卻是臺灣銀工藝創作環境的荒原。
趙丹綺在英國主修銀器,回臺授課的時候發現,臺灣銀工藝相關的工具設備稀少,校內課程也才剛開始建構,這跟英國依照不同技法設立課程的專才教育,在步伐上有著懸殊的差異。
「在臺灣教金工很不一樣,需要十項全能。在英國的學院中,蠟雕、珠寶鑲嵌、鍛敲等技法,都有個別的授課教師。」  趙丹綺說,進入教職後,她繼續精進鑽研各種技法,甚至也找廠商研發設計鉆具,並且在長時間實驗不同技法並理解的過程中,編出如今被兩岸金工教育視為教科書的《玩金術》系列出版。「有工具,技術才可以被流通,金工也才有可能發展。」
2016年之後,趙丹綺開始回歸自己的銀器創作,同時她從那時候開始回望銀工藝在臺灣發展至今的成績。如今的疫情時代,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機緣審視臺灣至今的文化藝術究竟開出了甚麼樣的花朵。
臺灣工藝發展自日治時期的風土田調、戰後鄉土美學運動的田野調查、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成立之後的文化技藝保存,到解嚴後海歸學人在學院中的耕耘至今,此次的「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可謂銀工藝在臺灣的第一張亮眼成績單。

「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展場。圖/富貴陶園提供
「銀•11論─台灣銀器創作聯展」展場。圖/富貴陶園提供

【銀•11論 】台灣銀器創作聯展

策展人|趙丹綺老師
藝術家|王安琪、林錦秀、南宇陽、陳逸、曾永玲、張斯婷、楊夕霞、趙丹綺、廖建清、鄭亞平、闕承慧
展館資訊|
「三義區-富貴三義」

◎ 時間:110年03月07日(日) 至110年04月18日(日) 每周二館休,採預約制
◎ 展場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八股路館前三巷1-10號
「鶯歌區-富貴館」
◎ 時間:110年04月30日(五) 至110年05月30日(日) 每周二館休
◎ 展場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重慶街96-98號
更多資訊|https://fuguei.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FugueiArtCulture/

富貴陶園趙丹綺工藝創作銀工藝銀器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