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撰文者:林侑澂
七十七藝術空間,《解一磅礡》雙個展,展場實紀。圖/七十七藝術空間提供
站在當代社會,回望著古典文化。陳明貴與蕭一凡兩位藝術家,分別以自身的創作對於經典文化進行研究與詮釋。在2021辛丑年暮春,七十七藝術空間邀請到了策展人潘蓬彬,與兩位藝術家攜手策辦《解一磅礡》雙個展。展覽的命題取自【莊子】中「解衣磅礡」典故的諧音,隱喻著畫者自然真誠的處世態度。而當衣被換置為一,則是延伸出了多種的詮釋可能,暗示著展覽當中更加多元的可讀性、可感受性。
師承溥心畬一脈的文人書畫體系,陳明貴、蕭一凡分別已經是第四、五代的傳承。兩位藝術家堅持於筆墨的氣質神韻,秉持著前人「先處事、再筆墨」的教誨。在思維言行各方面潛心修習,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語彙。
陳明貴
陳明貴,《蒼龍出岫》,125x63cm, 2021,水墨創作。圖/七十七藝術空間提供
藝術家陳明貴有著歷史系的背景,而其水墨藝術,可以溯源至北宗山水、渡海三家的文人畫系統。將書法的工底作為繪畫的基石,在一筆一畫間斧鑿出了自然。 又於古人寄情自然的基礎上,在畫面鋪陳了更多的生活體悟與人格特質。在悠遠的意境間,抒發著胸中丘壑。
屏東鄉間出身的陳明貴,曾經的生活並不優裕。如今的他,笑稱那些艱難的歷練不足為外人道。所謂「地瘠種松柏,家貧勤讀書」,在陳明貴的筆下,常青的松樹成為了最常寄託心境的題材,典籍中的智慧則化作雋永的氣質風骨。而觀者們總是可以在其筆墨間,感受他質琢磨歷而成的堅毅心志。
七十七藝術空間,《解一磅礡》雙個展,展場實紀。圖/七十七藝術空間提供
古人言「畫品即人品」,陳明貴以嚴謹的皴法描繪著松石霧雲,在古樸中盡顯生機。樹形山形的鋪陳,可見畫者曾經糾結與壓抑的經歷,又可見寬宏疏闊的如今。不同作品中執著、豪氣與閑情各自敘事,並置時又融為一體。使得陳明貴的每一幅作品都像是自畫像,與自身對話也與生活對話。
好的藝術家往往帶著使命感,一筆一畫地追求能夠將傳達心中意念的作品。陳明貴的畫面無論書畫,都形成了一個可望、可行、可遊、可居的世界觀。無論是遠觀近望間,都猶如身在畫中,將一覽眾山小、登高望遠的胸懷心境呈現了出來。
七十七藝術空間,《解一磅礡》雙個展,展場實紀。圖/七十七藝術空間提供
藝術家是孤獨的,尤其陳明貴自我要求甚嚴。每年都固定舉辦個展,讓作品與外界相互溝通辯證。這也讓人感受到了關於「筆墨下一步」的反思。策展人潘蓬彬將其表現視之為「連結古典與後現代主義」的起步者。畫面中既保留了文人水墨的筆線神韻,也同時蘊含了西方表現主義的精神。
REACTIONS
2
21
3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25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