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不適者生存、一個叫木材的傢伙、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2021-05-2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升上第三級防疫警戒不到兩週,已有不少WFH的人們都開始感受到比以往更加漫長的時間感,而在這個期間開幕的展覽們也苦無觀眾。因此,非池中藝術網在這個WFH的期間推出「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特別企劃,每週為各位帶來防疫期間已經開展的優質展覽,解解大家的藝術饞。
臺南美術館|不適者生存
展出藝術家|布拉瑞揚舞團、陳漢聲、陳念瑩、東冬.侯溫、侯聰慧、許家禎、許維穎、黃金樹、黃子明、鄭介瑋、金緣定、維卡.基辛鮑爾、薩瑪.柯塞姆、郭品君、林柏樑、歐靜雲、潘小俠、那拉法特.薩卡頌薩普、席德進、蔡草如、王怡然、黃向藝
策展人|劉星佑、游量凱、蔡明君
【延伸閱讀│不適者生存展覽介紹】
「不適者生存」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或許許多人因為疫情,多少都成為了所謂的不適者。在「不適者生存」中,三位策展人以演化論觀點「適者生存」的反面,思考那些因種種原因而被社會規範視為無法適應社會的「不適者」們的生存之道。
這種多元價值作為策展意識,展覽以「共生」、「抗體」、「晝夜行」、「擬態」作為作品類比的關鍵字,並以社會運動、大眾文化與藝術、博物館典藏,試圖在二十世紀之後的藝術史洪流中織起一個不同於既有藝術史方法論的另類觀看方法。
在展場的主視覺旁,一堵畫滿塗鴉的圍牆阻擋了原本的通道,只留了個窄門與隙縫讓人鑽進去。這種「不懷好意」,導向我們思考自塞拉(Richard Serra)「傾斜之弧」開始的公共與藝術之論辯。然而在2021年的臺灣,公共與藝術之間的灰階遠比80年代要來得多元多了,不相信的話,只要你願意穿過那扇門或翻過那面牆,你就會看到許多不同的對話。
「不適者生存?」位在臺南市美術館二館的三樓,展區除了共有K、L、M、N四個展間外,尚包含展間外的廊道。四個展間從K展間為起點,在入口處,許家禎的作品,以現成物的裝置迎接觀者,這是一個500萬雨傘下的塑膠倚與挽面工具。待特定時間,裝置將變成體驗「挽面」的行為現場。由此也揭示了K展間作品,欲揭示的不同女性再現或被凝視的形象。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社會科層裡,不同職業、年齡乃至不同狀態下的女性生命況味和自我認同。展出藝術家與作品包含蔡草如、許維穎、謝鴻均、林壽鎰、黃子明、林柏樑與許家禎。
在郭品君作品《(´▽`ʃ在末日來臨之前♡ƪ)》與陳念瑩作品《才華洋溢匾》的引導中,觀者可以從K展間出發過渡到L展間,乃至於到M展間,從上述自我認同、自我獎勵甚至是自我「青史」的作品中,展間作品面向,逐漸由女性,朝更多關於酷兒視角的探討。
M與L展間,希望藉由作品,將思考的議題,轉往除了台灣,包含馬來西亞、泰國、韓國、德國等,不同國族與社會脈絡下,酷兒生存處境的探討。更甚者,碰觸無法被「正常」歸類、被「正常」排斥、被「正常」忽略在外的「常態」如何存在的日常。
「不適者生存?」L展間展場。圖/策展人劉星佑提供 蕭愛攝影
郭品君〈✧*。(單身KTV)✧*。〉表演現場。圖/策展人劉星佑提供 蕭愛攝影
黃向藝作品。圖/策展人劉星佑提供 蕭愛攝影
由L展間展走向M展間,將經過布拉瑞陽作品《#是否》,此次展出該作品時,都會使用的舞台牆,牆上塗鴉文字,隱含著每一個表演著成長歷程中,遭逢的他者耳語與私密自忖。N展間展出作品希望在性別議題的基礎上,重探地方風俗、迷因現象以及宗教衝突等面向中,關乎人類大寫的思考。並以扣合本展,除了冀望看見「不適者」的生存,也自省「適者」的「不適」狀態。
「不適者生存?」M展間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不適者生存?」M展間展場展出維卡·基辛鮑爾的作品〈縫隙的無題序列〉。圖/非池中藝術網攝M展間展場
亞紀畫廊|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藝術家│林亦軒
【延伸閱讀│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展覽介紹】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展場。圖/亞紀畫廊提供
林亦軒的抽象畫作關於風景,但那不熟悉的異國已然不是它們既有的樣貌,也絕非是我們所能預期的南美洲。「應屬於」巴西的風景早已超越了「原始的」巴西,回應了當地與藝術家本身由多元文化組成的歷史背景。這些與奢華、精緻相去甚遠的繪畫如同美國文學運動「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般叛逆不羈,卻又極富追尋自由的詩意;又或者說,利用曾被西方中心主視為貶低巴西的「食人」一詞作為一種反擊,將樹木做為木材重新出口。那麼,林亦軒所開啟的不只是一種對特定 風景的想像與解釋,而是在文化相互侵入與融合的過程中,創造一種屬於「世界」的繪畫。
林亦軒 Lin YiHsuan, 食人族Canibal, 2021,紙上油彩、噴漆 oil and spray on paper, 167 x 101 cm。圖/亞紀畫廊提供
巴西詩人奧斯瓦爾德・德・安德拉德(Oswald de Andrade)在 1928 年所出版的《食人宣言》 (Manifesto Antropófago)與 1960 年代末的巴西文藝運動「熱帶主義」(Tropicália)都被視為巴西在後殖民時期的重要文藝復興里程碑。這樣的文化核心在於吞噬、消化來自如非洲、歐洲、亞洲的外來文化,再與巴西當地相互結合,最後「再生」成一種新的、屬於巴西卻又多元的狀態。
長年生活在拉丁美洲,林亦軒的抽象繪畫看似巴西塗鴉與東方線條的混合體,敘述著藝術家從宏都拉斯、阿根廷、到最後在巴西落腳的所見風景。如同巴西文藝運動的進程般,線條、圓點、色塊等基本繪畫元素在他的作品中不斷地被組合、衝擊、與分解,最終合而為一。在這樣的過程中,他也從「流浪者」逐漸轉變為「居住者」的狀態,成為了另一種「原生」狀態。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展場。圖/亞紀畫廊提供
大小不一、粗糙裁切,林亦軒的畫布與紙看似隨性、狂野、自由,卻富含了對繪畫本身的細膩感受與 思考。從過往對多種「形狀」的嘗試,到新作中更為明確的「圓」與「線」,這樣的過程似乎對繪畫本質提問:該畫什麼?如何去畫?
然而對於林亦軒來說,這樣的答案似乎無須刻意追求,而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重複著熟悉與陌生、溫柔與野蠻,將生命經驗與時間在繪畫中自然地發生,如他在《在此想做什麼就做什麼》(2021)中塗抹掉了畫布上原有的圖案,重新繪製了不同於其它畫作的強烈矩形。
林亦軒 Lin YiHsuan, 在此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Do whatever you want here, 2021, 畫布油彩、噴漆 oil and spray on canvas, 157 x 133 cm。圖/亞紀畫廊
呈現黑色強烈線條的數件《生食與熟食》(2020 - 2021)則取名自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李維史陀 (Claude Lévi-Strauss,1908 - 2009)的 1964 年著作《神話學:生食與熟食》(Mythologiques: Le Cru et le Cuit)。因為環境的不同與壓力,樹木會調整自己並生長出不同的形狀的枝幹與樹葉,而林亦軒就是將這樣的概念放進了繪畫當中,以熟食比喻過於純熟的技術,而生食比喻樸拙生澀的技術, 彼此勾勒出抬頭仰望時能看見的交錯樹枝。在《晾在樹梢的一片片天空》(2021)、《樹葡萄》 (2021)中,我們都能看見矩形化的天空下,蜿蜒崎嶇、不受背景干擾、迷宮般的樹枝點綴著幾片橘黃數葉。
【延伸閱讀│亞紀畫廊線上展覽「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林亦軒 Lin YiHsuan, 晾在樹梢的一片片天空Pieces of sky hanging on the treetops, 2021, 畫布油彩、噴漆 oil and spray on canvas,150 x 150 cm。圖/亞紀畫廊
鳳甲美術館|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參展藝術家| 王雅慧、黃海欣、莊培鑫、張卉欣、鄞冠宏、蔡宗勳、謝佑承
策展人| 陳韋綸
【延伸閱讀│《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展覽簡介】
《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展場。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如果我們把一張照片放大再放大、直到看見感光的顆粒,那它還可以被稱作影像嗎?又或者,那些「畫」的像照片一樣的油彩繪畫、或是數位繪圖時,它為什麼還被稱作畫而不是影像呢?鳳甲美術館的展覽「是什麼使今日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指出了這頭房間裡的大象,並藉由如今影像在視覺指認與產出媒介等面向中、探討因科技與藝術實踐擾動的框架。
這個展覽透過七位藝術家不同的創作脈絡與迥異的作品形式,並刻意模糊光、影像與螢幕在媒材基礎上的差異。它提醒著我們:不要輕易被媒介與形制侷限,我們可以從觀念而非物質的層面,去思考影像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瘋狂世界中如何可能與不可能。
《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展場。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此展覽名稱改自英國藝術家理查・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 1922-2011)在1965年的作品《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Just 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s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以「影像」置換原作品裡「家庭」的位置,在現實與虛構的模糊地帶中,思考媒體影像以何種位置介入人的自我意識、社會價值、城市風景等,與影像建構的世界形塑出社會景觀的過程。
除此之外,策展人在策展論述中探討了一個深刻的大哉問─「藝術家在創作中對影像媒體「美學化」的過程,不僅對影像的意義發揮了重新詮釋的作用,如何以大眾媒體作為閱讀作品的脈絡並理解影像,在繪畫、雕塑、裝置與動態影像等作品中的意義,以及影像如何作為一種觀念顯現在不同的媒材裡,更成為當今在美學論述上不得不重新面對的問題。」
張卉欣作品《一些成為天空的照片》,藝術家以街拍的方式,捕捉這些城市景觀中的公共化天空圖像,進一步以化學還原反應,抹去圖像上的前景,將影像從社會景觀中剝離。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王雅慧的三頻道錄像裝置作品《旁觀者》借電視螢幕的光成為自然, 在微型景觀上如電影螢幕、與看板反射出的抽象光影,呈現出介於現實與虛構的視覺影像。暗示觀者、景觀與影像間的相對位置,使觀者透過旁觀者的視角,重新思考影像與自然的關係。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在《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中,王雅慧、黃海欣、張卉欣、莊培鑫、蔡宗勳、鄞冠宏與謝佑承等,七位藝術家不同的創作脈絡與迥異的作品形式擱置媒材分類框架,並刻意模糊光、影像與螢幕在媒材基礎上的差異,從當代藝術對影像媒介再次美學化的過程,重新描繪與推進影像在當代藝術中的論述框架,且在解構與建構同時並進的前提下,提出一種不同於敘事影像的影像美學觀點。
黃海欣的繪畫作品〈闔家觀賞〉雖然不是大眾所熟知的以影像或是錄像媒材所創作的作品,卻是在以繪畫描繪人群與影像之間的觀看關係。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王雅慧以嶄新的面貌重現2012-13年間製作的《旁觀者》系列作品,將帶有繪畫性、介於現實與虛構的影像,拉出影像在生活中人和自然間的關係。而黃海欣則展出2012年的《室內練習#4(小)》、2014年的《闔家觀賞》、與2021年的新作《好日子》,三件平面作品分別置於不同展間,透過繪畫的敘事性展開自然光、影像與社群媒體的對照關係。莊培鑫重製2019年的《David》系列作品,運用網路圖庫人物形象交付網路商城製作單曲,於作品中形塑出虛構人物的主體,並透過媒介的轉換探討影像作為資訊的可能性。
莊培鑫的作品《David》,藝術家以 1.98 美金在圖庫網站買下這張中年白人男子的照片,製作出以此虛構人物為題的 《David》系列作品,展現影像在網路中成為可操作性與捏塑的物質形式。圖/鳳甲美術館提供
鳳甲美術館《是什麼使今天的影像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展覽口述影片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策展」概念規劃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打造成色彩斑斕、細節豐富的立體書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跨越國際,盛大展出世界各國名家作品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南島國際美術獎作品文化觀察紀錄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找到你的路 — 尋往「飛地」的旅程
臺灣藝術家安聖惠、張徐展受邀參加澳洲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導演蔡明亮回顧展同場展出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5:旅遊番 首爾篇|TONG's VINTAGE、安奎哲:事物的另一面、災難與恢復
2021-06-2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陳晞整理5073
【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4: 迷失在那種潛伏中、萬物皆適、關於,記憶與情感的幾何
2021-06-1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272
【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 3:大象奏鳴曲—王雅慧個展、PLAYBOUR 煉身史、黃至正個展:水銀落地
2021-06-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陳晞整理4607
許家維、張碩尹、鄭先喻攜手山口媒體藝術中心共同創作「浪濤之下亦有皇都」 以當代影像追溯台日歷史與記憶
2024-04-25|撰文者:鳳甲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19
進入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ANIMA阿尼瑪》 體驗視覺之外的影像經驗
2020-11-19|撰文者:林侑澂10101
南美館二館將「升格」為臺南國家美術館,在這背後民眾關心的是什麼?
2024-07-30|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