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專題企畫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1:藝術評論需要「國際化」嗎?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國際化藝術機制藝評人平台

2021-09-17|撰文者:陳晞

藝術評論面對的當前挑戰,其實也可以等同於藝術思想在這種加速度的藝術生產迴圈中的困局。在〈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 (上)〉中,簡介了藝術評論在媒體與藝術生態轉變的環境中遇到的挑戰。藝術書寫在當代環境中展現的多元性,以及(廣義上的)藝術生產在當前的加速度環境,都使需要一定時間內化、研究並反饋的藝術評論書寫方法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除此之外,如今的藝評,更凝聚在一種「針對藝術家與單一展覽的內容進行文字產出」的經濟性質與媒體性質的貢獻,見樹又見林的評論書寫更顯不易。
當代的藝術評論者能如何參與在當代藝術生產面向國際化交流時的環境?難道藝術生產終究逃離不了監控資本主義與注意力經濟的獨裁嗎?或許我們首先能做的,是釐清具體來說的挑戰是甚麼,又有哪些能做的事情。因此,在〈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 〉的下篇,筆者訪問了王咏琳、王柏偉、王聖閎、高森信男(Takamori Nobuo)、張晴文、陳寬育與陳璽安等七位各有藝術評論路徑的中青輩藝術工作者,邀請他們提出各自對於藝評在今日的看法。
在專題訪談的結果中,筆者將七位藝評人意見歸納為「國際化機制」、「檔案與平台封建主義」、「藝評的任務」、「文體與稿費」等四個面向上。在審視環境現況,並提出未來想像時,這些中青輩藝術評論者面對到的藝術機制之結構、媒體環境與藝術論述的多元性,與前個世代不同。他們大多是在旅外藝術學人回臺後影響的學院環境中養成學識專業的本土藝評人 (除了王柏偉與高森信男的非藝術學院經歷,較另外五位藝評人不同)。約在2000年代前後從學校畢業、投身藝術環境的他們,除了經歷實體雜誌的全盛期和數位社群媒體時代的興起之外,也經歷了藝術論述生產方法的重心從評論與宣言轉移到策展與跨域寫作。因此,在下篇的報導中,筆者將採訪結果分成上述的四個子題,提供所有關心藝術評論與書寫的讀者們分別閱讀。
七位受訪藝評人的意見相性圖。圖表製作:陳晞

平台的翻譯輸出與外語輸入

關於臺灣當代藝術評論的國際化議題,在過往的藝評論戰中,多著墨在歐美文化研究與人類學理論語境移植到藝術書寫時,在文體和格式之間的轉譯問題 (註1)。然而在藝術評論逐漸被視為藝術生產環境中的協作者時,它如何參與如今當代藝術的國際化交流機制?
在國際化機制的議題中,甫上任中華民國藝評人協會理事長的張晴文認為,臺灣藝術界如今非常積極的在找尋自己的國際化方法。「特別是現在具有國際目標的藝術家、策展人們,都在思考屬於自己的路線。」張晴文說,這相對給了本地畫廊朝向國際發展的契機與壓力,而在與國際對話時,藝術評論在國際交流時的角色,在過去是比較少被重視的。
「除了中文書寫之外,要如何讓臺灣藝評人的觀點呈在國際上被看見?」張晴文表示,這也是藝評人協會最近在討論的事情──建構一個有效呈現臺灣當代藝術事件與藝評文章的雙語平台。
然而,在這個平台上應有的內容,可能更涉及到國內藝評的翻譯輸出、國際藝評意見的輸入,以及國際化路線與能動性的問題。在翻譯輸出這點,王聖閎認為藝評若真要國際化,那必需正視中文內容與「藝術翻譯專業」之間的協作機制。
王聖閎進一步以自己的經驗為例,他過往曾經有國際藝術評論提名和發表的機會,但投件內容都需要英文藝評作為參考作品。手邊只有中文寫作的狀況下,又需翻譯自己的中文文章,「其實在語言專業與工作效率的考量來說,有點不切實際。如果藝評的平台有這種專業的翻譯工作者協作機制,那就會有很不同的結果。」
除了翻譯的輸出之外,臺灣藝術界對國際化視野的高度,可能也呈現在這個圈子如何看待外語評論寫作者的開放程度。高森信男(Takamori Nobuo)認為,國內的藝術書寫環境還是比較封閉的狀態。如何讓國內藝評有辦法出去之餘,讓外國的藝評能量也有機會駐留在臺灣,以外國的母語和人脈網絡去評論臺灣藝術生態,其實也是藝術界在思考國際化時應具備的開放心態。
「如何讓其他語言的評論在臺灣有扎根空間,這可能不只是現有的語言翻譯問題而已,而是我們的體制能不能容得下培養專職的外語寫作者這件事情。」高森說,在CCSCA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教課時,總觀察到到一個現象:外籍生畢業想要在臺灣扎根其實很難。他認為,未來臺灣要跟國際接軌的話,那藝術界必須有本土的全外語寫作者。「美術館或雜誌社,是否願意養一個全外語的寫作者?他的人脈系統與文風都與國內不太一樣。我們要先培養出自己的外文寫作者,才能開始討論跨文種整合的可能。」

國際化的門該朝哪開?

「臺灣藝評的國際化,必須是把對臺灣當代藝術創作的評論國際化,才可以進一步思考本地的脈絡如何跟國外對話。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在全球化的狀況之下,我們面對的是都會型政治,而不是在地即國際。 」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王柏偉說。他認為,當我們在討論國際化的同時,並非是把自己丟到其他已經被視為是國際匯集之處的大城市中。
「這是我在柏林理解到的事情:我們跟人家不同,人家家裡就是國際,那我們的國際化路線,應該是找到那些尚未『被國際化』的路線,讓我們成為這條線當中的國際平台。」政府與藝術界時常著眼在成熟的國際首都,並表露出追尋大國的「國際化症候群」。他認為臺灣的港澳路線與東南亞路線,都是值得論述為一種臺灣獨特的國際化路線。除此之外,王柏偉指出,如果新南向政策是個助力,那麼我們的首要工作,便是生產出一個屬於這條路線的理論──「創造一個另類的國際中心」。
幾年前到上海生活的臺灣藝評人陳璽安在訪談中的回答,似乎為王柏偉的路線意見,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方法。他認為美術館或藝術機構直屬的刊物,其實依然是很有能動性的平台,近年來在國際間也開始出現不少機構彼此合作,製作跨機構交流的期刊內容。
「我完全可以想像臺灣的美術館合作創辦一個面向亞際的雜誌,甚至亞洲各區域的館際和院校共同創辦期刊。」陳璽安認為,研究組底下的館刊其實更適合透過跨機構的交流,回應疫情後全球的博物館資源和能量普遍捉襟見肘的問題。個別的經費一定不足,受眾也不夠,如果能這樣搭載一起會好很多。「當然,這個未來圖景暫不考慮公部門機制的行政門檻。」
註1:例如90年代倪再沁的〈西方美術·臺灣製造〉、葉玉靜的〈後現代文字障:前90年代臺灣美術文字生態掃瞄〉,以及2010年代陳宏星與高千惠等藝評人在《典藏·今藝術雜誌》中論戰的〈藝評閱讀障礙症頭百憂解──理論式藝評危機〉。

【後記:本篇專題的完成,除了感謝七位受訪藝評人之外,也感謝在前置與執行過程中,陳泰松老師、高千惠老師、陳毅哲、汪正翔與許楚君等人回饋他們的想法。謹將這篇專題獻給已將筆放下的藝術書寫前人李維菁、江凌青、吳樹安和李俊賢,以及所有在路上、或暫時離開的藝評書寫者們。】

上篇│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上):藝評在今日的幾個(老)問題,與它可能的重生點
下篇│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2:檔案與平台封建主義
延伸閱讀│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3:重新審視藝術評論的任務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4:文體與稿費的專業性分層
在「國際化機制」子題中,藝評人的意見相性圖。圖表製作:陳晞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國際化藝術機制藝評人平台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