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1-09-17|撰文者:陳晞

藝術界從來就不缺「平台」。每個藝術機構與另類空間,都自詡為一個當代藝術平台,但如今如果要讓平台中的檔案與資料得以更有效地被運用的話,那藝術資料庫平台們必須從各自的平台封建主義中解放,進一步匯聚成開放資料庫。雖然此次專題採訪中討論的重點,是藝術評論的資料庫建置,然而它卻折射了臺灣當代藝術平台主義中的問題。
除此之外,在自媒體蓬勃發展當代環境中,發表文章看似有著自由多元的管道,但實則不然。具公信力與公眾知名度的平台,彼此的界線反而更清晰。當每一個藝文機構與空間、藝術團體、協會組織等都將自身視為一個平台時,卻強化了藝術界中的檔案與平台的封建主義。如果包含藝術史和藝術評論等內容書寫希望走出原地踏步的生產迴圈的話,那麼平台之間的互聯與共同協作,便是當前亟欲正視的問題。
七位受訪藝評人的意見相性圖。圖表製作:陳晞

發表平台

資料庫是一切研究工作得以深化的資源大水庫,而一般來說,期刊則是藝術評論最重要的宮廟。然而半歷史化、非實體出版的當代藝術內容,四散在不同的藝術組織所建置的平台當中,大多數的藝術資料庫,則被淹沒在網際網路的演算法之海。
「缺乏在經營上跟國際期刊平台連結的藝術(雙語)期刊,與大型美術館資源等級的資料庫,讓臺灣不只沒有培養國際藝評人的環境,更讓許多藝術書寫者持續重複走著前人已經走過的路。」
目前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就讀博士班的藝評人王咏琳認為,藝評的國際化非常需要透過強勢的學術期刊與資源平台作為國際交流的管道。因為只有學術研究者可以完整的把在地藝術創作、國際語境與世界在關心的問題(而不是在地讀者),透過長篇評論與理論的對話,繼續被後續的評論與理論工作者引用、產生迴響。
「比如說大家熟知的作者:蘿莎琳•克勞斯 (Rosalind Kraus) 與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到近來的葛羅伊斯 (Boris Groys)、克萊兒・畢夏普(Claire Bishop)等,他們的評論過往都是發表在非常有公信力的期刊上(期刊本身的學術造詣也都有權威性),而後再一直不斷地被學術引用,成為其他評論與論述的材料。」「因此,談到國際藝評人的『國際』,體現的是所有人都能取用的『國際平台』。」
期刊與編輯工作並不受到臺灣內容生產環境重視。王咏琳觀察,這特別是近幾年出現的「點擊率」、「廣告銷售」轉向。當初由吳嘉瑄主編、具有強大理論企圖心的藝術刊物《藝外》,因為其貼近期刊論文的理論內容與一般大眾所想像的雜誌性質有所出入,因此難以在媒體競爭的商業環境中存活導致停刊。
「除了北美館的《現代美術》、《電影欣賞》這種很純粹、且有機構資源的期刊,其他的藝術刊物大多都朝向『雜誌化』而非『期刊』化的發展。像《藝術觀點》這樣的大學刊物,在缺乏資源與發行量很有限情況下,編輯者幾乎都很辛苦。再者,這些刊物到出版尾端都難以整合進國際大型的期刊資源平台,這不只是出版語言的關係,因為這些國際平台比如 Jstor,是任何語言都可以進去,端看機構要不要做這件事。」
除了期刊之外,新興的藝術評論在臺灣也缺乏著可以超越地域、機構分野的公共性發表與交流、具有編輯協作的專業平台。也有些在大學任教的藝評人嘗試引導學生進行寫作,例如王柏偉曾鼓勵自己課堂上的學生,將書寫發表在台新藝術獎網站,作為一個初步的發表紀錄。不過,藝評之所以需要平台的原因,除了發表需求之外,更多時候可能是提供藝評寫作者與編輯工作者之間的協作機會。王聖閎說,以前在大學教書時,曾經想要訓練學生的藝術寫作,但是首先便面臨到了平台的封閉性問題。
「當然,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將文章發表在台新藝術獎網站上的開放平台,或是自己的 medium上。但對年輕藝評寫作者來說,依舊需要與專業編輯一起工作的經驗。」 他認為,編輯是最與寫作者認真對話的讀者,協助釐清內容並給予文字甚至是配圖的建議。「這種對話經驗,對年輕寫作者的培力非常重要。」 現在比較專業的評論發表平台若都走向封閉化,「具有編輯對話經驗的年輕寫作者只會是鳳毛麟角,而大家卻總期待要有個藝術書寫的即戰力。」
不少組織也注意到當前藝術書寫對平台的需求。王聖閎指出,在近一次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審查委員時,已看到一些平台化的企劃投件出現,他認為這反映了環境確實是有這個需求,年輕寫作者需要一個有提供演練與曝光機會的平台。「這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思考,如何建立從垂直到水平的評論生態系。」

共享的星叢─告別薛西佛斯式的書寫

那麼,在這個藝術研究資料大水庫中它可以有哪些內容,又如何幫助藝評工作與研究者?受訪藝評人回答面向包含了一手資料的收集,與二、三手的資源共享。在採訪中,張晴文則提到一手資料的蒐集。她早年曾在媒體工作中,曾經做過資深藝評人的訪談側寫,後因為編務忙碌而未繼續。如今也希望能讓藝評人協會擔起關照在地藝評人的職責。
藝評人作為藝術思想在不同時代中的另一種體現,張晴文認為它與藝術家同樣值得被研究者頗析。「像是黃海鳴、高千惠這一輩的許多藝評家,在臺灣藝術媒體興盛的90年之後,都有持續且重要的藝評發表,值得以藝評文集或傳記的形式被書寫記錄。」 「如果我們要去重新展現對藝評的關注,那麼讓臺灣的藝評發展脈絡,或是臺灣藝評史的出土,是讓我們溯源初衷的必要途徑之一。」
在進行研究書寫的過程中,除了時間人力之外,購買資料也是藝評書寫者的必要成本,因此這些二手、三手資料的資料庫,時常變成藝術研究與評論者們,在書寫工作時容易重複消耗的成本。那些不一定會被公立圖書館採購收藏的藝術研究書籍,大多是在學院教授的科技部研究計畫,或是研究者的補助計畫之下進行採購,最後放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藝評人陳寬育表示,他在缺乏學術資源體系的情況下進行藝評書寫時,面臨到的購書成本甚至會影響生活。「同樣的書籍在不同的計畫中被重複購買,然後只被個別使用」的這種狀態屢見不鮮,卻幾乎未曾被審視過。
除了國藝會現象書寫以高彈性的補助規章鼓勵創造性的藝術書寫實踐之外,近年來臺灣與藝術評論有關的計畫,多是以個別團體或是組織架設網站平台,以稿酬或是發表機會吸引書寫者參與。但是這樣的平台觀念,卻往往在忽略跨網域的內容互聯性與協作專業的重要性時,也忽略了藝術評論專業養成之路的一些基本功。香港1a空間與網路媒體「立場新聞」合作,自2017年以來舉辦的「香港視覺藝術評論人培育計劃」,以及「表演藝術評論人×現象書寫-視覺藝評」等,都是值得近一步參考的案例。或許在補助機制作為支持主力的藝術評論與研究工作環境中,想像資料庫與平台作為一個屬於藝術研究與書寫的協作星叢,或許是推進藝術評論發展、告別薛西佛斯式的書寫環境的一種方法。

【後記:本篇專題的完成,除了感謝七位受訪藝評人之外,也感謝在前置與執行過程中,陳泰松老師、高千惠老師、陳毅哲、汪正翔與許楚君等人回饋他們的想法。謹將這篇專題獻給已將筆放下的藝術書寫前人李維菁、江凌青、吳樹安和李俊賢,以及所有在路上、或暫時離開的藝評書寫者們。】

上篇│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1:藝術評論需要「國際化」嗎?
下篇│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3:重新審視藝術評論的任務 
延伸閱讀│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上):藝評在今日的幾個(老)問題,與它可能的重生點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下)之4:文體與稿費的專業性分層
在「平台封建主義」的子題中,藝評人的意見相性圖。圖表製作:陳晞

走出迴圈的藝術評論檔案平台封建主義藝術評論平台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