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撰文者:林侑澂
黃華真,《Double Grace 雙恩》,35x27cm,Oil on Canvas,2021。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身為藝術創作者,黃華真試圖將心中的安息轉換為畫作。經文中藍寶石的靛藍色意象,在藝術家腦海中漸漸被延伸為時時流動的活水。巧合的是,當黃華真偶然間與朋友聊起安息,兩人不約而同覺得「安息就像是看不見起點和終點的長河,持續行進著,是永恆的一種體現。」
進入安息之人,將自身託付給信仰,生命也進入新的狀態。由衷相信上帝會有更好的計畫、能夠相信生命中新的盼望。自此,黃華真面對困境時不再恐懼害怕,不需要再以自己的方式讓事情變得更好,不需要再憂慮自己該如何選擇、思考、行動。終於知曉,自己的生命多了一個選擇,可以多一份信心、相信自己是被關照著。
時間公平地向前進。而安息如同長河、湖水,永恆地滋養著生命、支撐著萬物循環。黃華真覺知每一個生命都會經歷後悔,也唯有在瞭解無法回去後,才更能夠體會「新事物」的重要。於是在下一次的轟轟烈烈時,能夠更坦然地去感受。當它結束時,也能夠不留遺憾地回望。所有的悲喜榮辱都會發生,最重要的是把握當下。
黃華真,《Upon the Water 水上》,145x175cm,Oil on Canvas,2021。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黃華真,《Hi Ne Ni 我在這裡》,116.5x91cm,Oil on Canvas,2021。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黃華真的創作,是能夠辨識場景空間的具象藝術。其寫意氣質大多於寫實,是經過內化、精煉後的重新敘事。而當面對具象藝術時,黃華真有時會以「我用相機拍這個畫面的畫,會更好嗎?」來自我提問。雖然《靛藍之約》之中的畫作都算順利完成,較少反思這個課題。但這樣的思維,也反應出「藝術品與一般物件的區隔,在於前者高於生活。」的自我要求。
不限於碳筆或鉛筆,素描是關於視覺辨識、精神再現和描繪技巧三者的訓練。付出越多的藝術家,自然能夠獲得、運用越多的作畫能力。如今黃華真創作的手法和呈現都是很「痛快」的。要做到如此,多年來的素描實踐是很重要的一環。
黃華真,《FOUND- Blue Pearl》(含展桌),230x17x10cm,Pearl and Granite,2019。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即便是在海中浮沉,神也能像找到珍珠一樣,找到需要被找到的人,使其不再下墜。
黃華真曾試著將「海中珍珠」的意象轉為繪畫,在機緣下,繪畫背景的她,開始嘗試創作石雕作品。在灰藍色的花崗石(產自挪威)上打造了海浪般的表面,並且鑲嵌上潔白的珍珠。石雕創作的過程中,黃華真感受到新的事物、有什麼正在改變。這也讓她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相信「當作品完成,在乎的、陷入困境的親友一定可以好起來」。
黃華真,《Into the Water 水深之處》,145x175cm, Oil on Canvas,2021。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Sapphire as Foundation 靛藍之約》黃華真個展 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過去的歷史無法改變。但是黃華真在信仰中,感受到新的可能。將自己託付給信仰的藝術家,漸漸有了新的視點,於是看待曾經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對於她而言,這樣的經驗就像是透過信仰,改變了歷史。雖然說客觀事實還是一樣,但心境的轉換讓一切都不再相同。其中蛻變與更新的可能性,也就成為《靛藍之約》中想要分享的的訊息之一。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Sapphire as Foundation 靛藍之約》黃華真個展 展場實紀。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生命中,經歷和意識必然是不斷累積的事物。前行的路上會經歷苦難,能夠知道自己不徬徨,有時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或許人的一生,都在追尋一個可以全然相信的事物,讓漂泊的身心安頓。這個事物或許是另一個人、或許是夢想、也或許如同黃華真一樣是信仰。在《靛藍之約》中,藝術家分享了和上帝的約定,也是和自己的約定。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Sapphire as Foundation 靛藍之約》黃華真個展 展覽主視覺。圖/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提供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Sapphire as Foundation 靛藍之約】黃華真個展
展期:2022-03-12 ~ 2022-05-14
地點: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主辦單位|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REACTIONS
2
11
0
0
2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演化出多面的藝術樣態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迌花弄春風 》2023林英玉/展
2023-06-01|撰文者:李竺恩592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