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創作是將意志與觀點轉換為感知物件的行為。藝術家為了表述言語無法表述的事物,努力磨練技藝、期望找到最適當的方式向觀者敘事。於此同時,為自身的存在找尋依據。藝術家盧昉預計於2022年8月下旬於多納藝術華山館發表《異教徒的詩歌》。透過精湛的視覺表現,反應藝術家關於自身的剖析、探詢與梳理。
盧昉,《天使借問路 Descending Angels on Longshan Temple》,油彩、畫布,80 x 80 cm, 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成長的經歷往往直接影響著藝術家的創作。就盧昉而言,家族自戰後移居台灣,如今家族成員們大多已經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定居。盧昉在台灣出生成長、青年時移居美國、返台灣就讀大學後前往西班牙深造碩博士。完成學業後,回到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授課、以專職藝術家的身分創作至今。家族的遷徙與身處不同環境時的角色,讓盧昉體會過許多不同的、被賦予的身份。如此的生命狀態複雜且略帶漂泊。於是,「如何自我認知?」成為了盧昉人生中一個需要被認真對待的課題。
盧昉,《天堂之門 Doorway to Heaven》,油彩、畫布s,155 x 103 cm, 2022。圖/多納藝術提供
《異教徒的詩歌》是盧昉過去十餘年,在美學實踐上的重要里程碑。題目所述的異教徒,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信仰不同宗教的人」。而在藝術創作之中,盧昉將這個概念延伸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長的人」。藉此隱隱敘述著生命在不同階段裡,多次轉換角色帶來的不確定感。盧昉從寫實的繪畫出發,擅用文化符碼的「挪用」來敘事。在多重的文化背景交錯之間,呈現自身關於認識、認知與認同的演變。
盧昉,《門神 1 - 慾Door God 1 - Lust》,油彩、畫布,84 x 53 cm, 2021。圖/多納藝術提供
盧昉,《門神 2 - 情 Door God 2 - Affection》,油彩、畫布,84 x 53 cm, 2021。圖/多納藝術提供
由於家族背景,過去的盧昉對台灣的原生文化一直不太熟悉,甚至感到疏離。成長過程中也很直覺地認為,自己會在生命中某個階段離開台灣。然而在西班牙求學時期,獨身在他鄉的盧昉就像所有遊子一樣,開始自問「何為故鄉?」並漸漸開始對於心中那些既有的思維模式產生了疑惑。越是思考或回想,越讓盧昉發現自己心中的故鄉概念是模糊未定的。這樣的思鄉情緒帶著某種難以釋懷的迷惘,也為日後的創作主題留下的種子。多年後,盧昉隨家人回了一趟中國的老家,更是產生了許多始料未及的感受。種種的經歷,也成為盧昉反覆思辯「自身存在的座標」的參照。
盧昉,《福 Blessing》,油彩、畫布,60 x 60.5 x 5.5 cm, 2021。圖/多納藝術提供
回到台灣、生活漸漸安定後。盧昉對於這座稱不上熟悉的島嶼,萌生了一份需要彼此釐清的情感。近年來不同的心境轉折,醞釀出了不同樣態的作品。在這個過程的起點,盧昉發展出了《入古出今》系列。直覺地創造了一個融合台灣意象與動漫風格的自畫像人物,並將他置入於歐洲藝術史當中。同時也將台灣日常的元素與歐洲的經典藝術結合,形塑出了時間與空間錯置的有趣構圖。
.延伸閱讀:以寫實繪畫探索身分認同 盧昉跨越時空的藝術旅程(2019)
REACTIONS
3
1
0
1
2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桃李春風-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近百件作品匯聚藝術薈萃,紛呈地方豐沛創作量能
「浪花空間」-2026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學生進駐計畫徵件中,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台灣當代藝術家作品首次做成拼圖 多納藝術與Pintoo優利瑪攜手合作, 推出盧昉穿越古今3款畫作拼圖限量預購中!
2020-05-06|撰文者: Eddie Hu/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