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撰文者:陳普(Pu Chen) /尊彩藝術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
2022年臺北藝術博覽會中,Z世代藏家與藝術家浮出,創作議題與媒材不斷突破,國際畫廊回流,在藝術產業結構似乎隱然移動的時刻,藏家們不只是希望看到經典作品與藝術家的穩定產出,亦渴望藝術作品的越界與直面當代議題的切入思考。
以黑青系列聞名的藝術家陳普,與尊彩藝術中心合作,在臺北藝博會展出其演算生成的生態系物種。也為了挑戰這樣創新物種的表現與互動,尊彩藝術中心首度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以透明顯示的穿越感為觀看介質,共同展示演繹藝術家陳普系列作品。
尊彩藝術中心展出以黑青系列聞名的藝術家陳普。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2022年臺北藝術博覽會尊彩藝術中心展場一隅。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藝術家陳普探討歷史發展的進程總是向某種未知探索,不斷得打破既有隔閡、穿越境界之限制。觀看現今數位時代,我們輕易透過資訊的流動、價值體系的轉換產生更多穿透性、破除框架的可能。
陳普的創作,藉由演算生成與現實世界的生態,創造出具有連動意象,但又獨立的生態體系。在生成的過程中,運用演算類比繪畫中的層次與皴擦效果,促使生態系的形象又與真實生物相呼應。
2022年臺北藝術博覽會尊彩藝術中心展場一隅。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民眾與藝術家陳普作品互動。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尊彩藝術中心希望在本次藝博會,以透明顯示拓展藝術家打造的新物種生態系,觀眾藉由雙手的騰空比劃,有如電影《關鍵報告》的未來操作介面於焉成形,藉由手勢操作陳普所創作的新型物種模型,翻轉、放大,以細節引領觀眾沈浸一個新的時空—此一時空正是那些物種的生存之所在。
民眾與藝術家陳普作品互動。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此跨域新視界作品,結合辨識整合技術,應用高清晰且具低二次投影效果,以實體作品與透明顯示中的操作,召喚新物種生態系存在的未來真實感。該透明顯示技術受經濟部技術處支持,透過科技專案布局下世代先進顯示科技與應用技術研發,連結智慧生活場域。
本次藝博會中的文化科技技術服務,主要由工研院的電光所與服科中心研發整合,兩個單位分別長期耕耘部署於透明顯示虛實融合精密技術、辨識整合技術、文化藝術內容整合與技術開發,期能串連各界攜手推動科技藝術前端實驗,以科技作為文本,穿越虛與實、也穿越科技與價值體系的界線,催化新生代的未來展演。
藝術家陳普。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ART TAIPEI 2022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預展︱2022.10.20 (四)
展期︱2022.10.21 (五) – 2022.10.24 (一)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展位︱尊彩藝術中心 LIANG GALLERY | 展位 Booth E01
官方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angGallery/
熱門新聞
1
泰特美術館爆紅展覽,安東尼・麥考爾首次來台個展,將呈現經典之作「固體光」,7月26日富邦美術館登場!
全球藝術市場價跌量漲,當代與女性藝術家長期仍呈升值趨勢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藏購野獸派藝術家馬蒂斯作品,梳理、呈現梵谷對同期與後世藝術家的風格影響
美術館與圖書館共構新場域,臺中市立美術館公布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首波參展名單!同步揭曉兩件國際級委託創作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 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向世界閃現臺灣文化的混融光暈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 穿越光與歐陸山海,在風景與凝視之間的實驗
北美館TFAM 115年度個展評審結果揭曉,由何理、許尹齡、張君懿、謝宣光獲選!
在朦朧的空隙看見光影,在光影間的恍惚見證自然:中國藝術家林墨以壓克力為「皮」,在上面進行雕刻
對抗與拉扯間的新生:「衝突與認同──台義國際藝術交流展」汪曉青、羅惠瑜談母職/藝術家的創造
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及台北藝術週 公佈主題及展會參展名單 締造當代藝術多元包容生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策展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將登場,七組臺灣藝術家受邀全新RAN Focus單元,展現臺灣當代能量
2024-09-11|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44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恐龍與蘭花的共生—跨領域藝術家陳普新作「共生站」及「Orchid獸」現身台南
2023-03-02|撰文者:2023 TIOS臺灣國際蘭展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