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聯展

晴山藝術中心「邊城」:游移在邊界旁的新生代藝術視野

晴山藝術中心吳宥鋅李元弘呂如笙吳又予

2023-08-15|撰文者:李竺恩

對應正孕育中的新生代美學,不少資深畫廊也選擇與時俱進。在自身營運基礎上,開始拓展與年青創作者的合作互動。今次,晴山藝術中心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共同推出三位藝術新銳:李元弘、呂如笙、吳又予的近期創作。值得注意的是,三位藝術家皆擁有於美術學系水墨組的專業背景,擅於東方媒材(水墨、膠彩)的創作。而本次聯展由目前任教於師大美術系的吳宥鋅副教授統籌策劃,以「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為題,自三種不同的藝術視野出發,探問時代環境和藝術創作之間的交互關係。

「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邊城」中的人們

在談及藝術創作和時空背景的聯繫時,首當其前是需要辨識出我們正位於何樣的處境下生活。對此,策展人吳宥鋅選擇以「邊城」(Border Town)一詞,為當前時代的特徵作出一份註解。從字義上來解讀,「邊城」本身便包含了地理位置的描述。它是相對於「主城」之外的區域,同時也可能是挨著疆域界線、位居邊緣的存在。邊城亦然是本土和外來文化間的中介地帶,在那裡兩種以上的文化正並存、交織著;當中的群體立場則是游移、曖昧的,絕對的主體性更不存在於彼。吳宥鋅認為,這樣的概念正恰巧捕捉了現今社會的某部分特質。尤其是21世紀以降,文化形式已然發生雜異化的趨勢,之中界線則是難以被清晰識別;而自有著錯綜歷史脈絡的臺灣來說,我們又何嘗不是在一種文化揉雜(Cultural Hybridisation)的過程中成長呢?因此著眼於展覽中三位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也不難發覺隨時代演進,其在東方繪畫基底下所展現出的藝術形貌變化。

三位參展藝術家皆由自身創作,體現出和「邊城」相似的精神特徵。當中又以李元弘的作品具顯著之對映關係。李元弘的繪畫正猶如一處跨時空的文化元素總匯。其創作發展在近年多運用了賽博龐克(cyberpunk)式的科幻元素,描繪著擁有機械組件(器官)的人形生命體;且承接自身過往對於古畫和經典元素之關注,延伸為「個人介入經典」的創作脈絡。李元弘將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為戲仿(parody)之對象,亦同時反思了「戲仿」觀念的本質。他認為自身對於圖像元素的諧擬行徑,不純然是基於調侃、諷刺事物現象之目的;倒是更側重於將擬仿客體的原型解構之過程,以向當中包含的文化概念作出一番更新、重置。

李元弘,天使報喜 I,2023,86.4 X 45.7 cm,紙本水墨設色/水干、蠟彩。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李元弘,天使報喜 I,2023,86.4 X 45.7 cm,紙本水墨設色/水干、蠟彩。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例如參照了艾克(Jan van Eyck, 1390-1441)的〈天使報喜〉雙聯畫(Annunciation, 1435-1441),李元弘針對文藝復興時期常見的聖經典故主題重新進行演繹。自兩幅相互並置的畫作,可以見到同樣擁有羽翼的使徒,藉著其稜角分明的面部線條,似乎悄悄道出其實際為機械材料構成的仿生人身份。有別於天使往往「溫柔」的既定形象,展現另一份陌生、冷硬的磁場。又或是於〈洛哲〉,李元弘擷取和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重要人物,安格爾(Jean-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其經典作品近似的元素和構圖,卻又將畫面主角洛哲本手持的長矛武器,置換為富有科幻感的光劍。奠基於後人類(post-humanism)觀念於對肉身的想像和組構,展現向人文主義的反動精神。同時自其畫面中的矛盾來源和組成,呼應「邊城」地帶內的揉雜性(hybridity)。

李元弘,洛哲,2023,87 X 56 cm,紙本水墨設色/水干、蠟彩。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李元弘,洛哲,2023,87 X 56 cm,紙本水墨設色/水干、蠟彩。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縱然是於圖像上有著跨時空、地域的來源,李元弘的作品卻也仍流淌著東方繪畫的氣韻精神。以〈不可預估之輕〉來說,無論是畫面下方出現荷花、蓮葉等熟悉元素;用色上也呼應墨彩的表現,由黑、白二色為基調。此外,李元弘提到自己也嘗試藉由創作而參與至「物質轉向」(material turn)的思潮。他並非將水墨視為表現「意象」的工具,而是轉由關注其本身的物質性表現,且進一步拓展材料上的實驗。因此其繪畫也時而添入蜂蠟材料,以使圖像表現能呈現出如油彩般的脈絡紋理,因而突破水墨自身之桎梏。

李元弘,不可預估之輕,2023,87 X 48 cm,紙本水墨設色/水干、蠟彩。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李元弘,不可預估之輕,2023,87 X 48 cm,紙本水墨設色/水干、蠟彩。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談起呂如笙的創作脈絡,猶如其引述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曾描述的「漫遊者」(Flâneur)形象。她是悠然地遊走於城市地景邊緣的漫遊者。不斷地觀看、再不斷地沉思,並悄悄注視現代文明景觀下的瞬息萬變。也藉著較為抽離的視點,體現「邊城」置於中心之外的立場。「城市」往往被視為文明的象徵,呂如笙則從此反思人類所處的環境,融入關於建築量體、科技資訊的內容元素,並彷彿道出往昔時空對於現代性(Modernity)的向往情懷。不過其繪畫並非是種全然消弭作者意識的詮釋,畫面中仍摻入了些幽微線索。故不時能見到如小型的鞋子、人物,低調地隱匿於畫面中,而她亦時而透過如天文符號、水晶、花卉等具有個人身份聯繫的視覺符碼,暗示自身主體的存在。

呂如笙,Laputa(拉普達),2022,80 X 88 cm,水墨色設/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呂如笙,Laputa(拉普達),2022,80 X 88 cm,水墨色設/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或許是反應個人嚴謹、規律的創作性格,呂如笙的繪畫於視覺上則散發和作者自身相似的冷靜特質。固然使用水墨媒材,但其作品卻又不如普遍為人熟悉的水墨語言,運用筆墨的揮灑、流轉而顯現出一份寫意氣質。在她的畫面,線條皆是筆直地鋪展、延伸,且井然有序地築出層層加覆、堆疊的景象。針對如此繁複的構圖方式,呂如笙表示她在表現上參考了立體派(Cubism)於同一平面中融入多視點觀察的概念;但差別在於,她其實是將於空間遊走時感知到的動態視覺經驗,轉為多重疊合的景象呈現。也因此她的繪畫藉由整體佈局的策略,更加揭示出其包含的時間及空間概念。除了涉及自我於所處環境空間的觀察印象,亦透過將場景交疊於同一平面中,投影出個體於不同時間軌跡下的感知經驗集合。

呂如笙,三星行,2023,70 X 60 cm,水墨色設/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呂如笙,三星行,2023,70 X 60 cm,水墨色設/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然而要在繪畫的平面表現中,製作出影像的層疊感其實也並非易事。針對畫面追求的視覺效果,呂如笙則認為其更必須是經由紙本水墨來達成。步驟上,其先於紙上完成底圖後,罩上一層膠礬水,以令色彩穩定附著於紙張,再進行下一層的作畫。因此能在顏料和水分的加疊過程中,實現具有通透感的層疊架構。猶如重複曝光的底片,顯影出城市景觀的變化萬千。

呂如笙,潛行,2022,40 X 50 cm,水墨色設/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呂如笙,潛行,2022,40 X 50 cm,水墨色設/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吳又予近年主要使用膠彩、箔紙為創作媒材,於材料質感的表現流露一股東洋美學;並由有些古樸、簡約的風格,繪出一幅幅不同姿態、品種的植物形貌。但不同於呂如笙繪畫所表露的理性和客觀思維,吳又予的作品則展現相對直觀、感性的藝術特質。她是持著些許奇想,在對客觀物象的描繪過程中,揉合了諸多伴隨人際交往所生成的主觀經驗。也因此,這些植物肖像其實皆蘊有其寓意,並經由各自展露的形象,指涉特定的人物和群體。

吳又予,圓舞曲 III,2023,30 X 30 cm,岩彩、銀箔、銅箔 / 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吳又予,圓舞曲 III,2023,30 X 30 cm,岩彩、銀箔、銅箔 / 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喜好植物的她分享道,起初剛踏上創作道路時,多是從身旁事物汲取題材作畫;而從早先發展的《君子為人》系列時,其受被譽為「花中四君子」的梅、蘭、竹、菊四種植物啟發,也自此後開啟了「借物喻人」的創作脈絡發展。今次聯展則呈現她最近期的系列創作,並和其自小生長的網路時代有著相關背景,是由數位原生世代的視野,投射出對當今社群媒體生態的面面觀察。劃分為三大子題呈現,《圓舞曲》透過輪廓圓滿的花朵,捕捉人們往往傾向對外展露、甚至是形塑自我美好一面的心理;而反思使用者和網絡的互動關係,《肉食植物》以植物品種表述社群媒體的侵略性,道出現代人普遍深陷數位成癮的憂患處境;《安放》則包含一份溫暖的盼望,闡述人群共同體下的個體差異,並透過置放於不同容器、背景中的鬱金香,意喻個人最終將尋得的獨特歸屬。在呈現上,她亦借鑑類似攝影集的編排手法,經常在統一的主題下以數幅畫面詮釋。如此展呈方式也為觀者擴充閱讀視角,進而於看似殊異的對象物中,覺察其彼此之間的幽微聯繫。

吳又予,肉食植物  捕蠅草,2023,45 X 45 cm,岩彩、銀箔、銅箔 / 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吳又予,肉食植物 捕蠅草,2023,45 X 45 cm,岩彩、銀箔、銅箔 / 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然而循著繪畫內容的多樣變化,其實更呈顯著吳又予真正想要表達的主題-即是對於人類複雜面貌的詮釋。她認為人不全然是完美無瑕,而是相對具有多面性的存在。故從其畫面運用的金屬箔媒材,可以見到她藉著打磨手法作出有些斑駁、龜裂的紋理,表述人們不免擁有的瑕玷;和基於不同色箔紙拼貼出的表面,由其金屬光澤的變化,映照出人性中的無常。而從吳又予對於人性繁複、多變特質的關注,或許也巧妙揭示了現今都會世代的生活經驗。

吳又予,安放  紅,2023,90 X 30 cm,岩彩、銀箔、銅箔 / 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吳又予,安放 紅,2023,90 X 30 cm,岩彩、銀箔、銅箔 / 紙本。圖 / 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東方繪畫」的流動邊界 

本次展覽呈現了年輕世代的藝術面貌,而從李元弘、呂如笙、吳又予三人的創作,也能見到奠基於過往在學院接受的紮實訓練,其創作仍吐露了根源自東方藝術傳統形式的聯繫。但也同時沿著其對於媒材的深入思考,而使所謂「東方繪畫」(East Asian painting)的形貌和內涵產生更加擴張的展現。對此,策展人吳宥鋅認為其實可以先稍微脫離東西方文化二元論的思維,來看待這些年輕藝術家的創作;也就是校正「創作者」及「媒材」二者間的主客關係,回歸至對創作者(主體)意識的關注,進而思考媒材(客體)如何乘載其意念。隨著文化來源的多樣化,身兼藝術家和教師身分的他也提到,現今的學院教育固然有著組別之分,但其仍鼓勵學生不必依循既定框架思考創作。因此從這些年輕藝術家於使用媒材、技法的發展,抑或是題材詮釋,皆更加體現了藝術類型已然不明顯存有固著的疆界,而是有了流動的可能。最後,晴山藝術中心負責人陳仁壽表示,無論面對何種類型的創作,藝術家傾注於作品中的思想仍是藏家於選件考量時的關鍵,也期待各位藝術新銳不輕易隨波逐流,建立自身專屬的創作語彙。
「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展場一景。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邊城-城市裡的東方繪畫

展期|2023.08.05-08.23
地點|晴山藝術中心(S7美術館2樓)
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七段286號2樓

策展人|吳宥鋅 教授
藝術家|李元弘、吳又予、呂如笙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執行單位|晴山藝術中心
策展助理|詹榮輝

晴山藝術中心吳宥鋅李元弘呂如笙吳又予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2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