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5|撰文者:李竺恩
由藝術經紀公司涵藝術 HannArt Co.長期代理,日本藝術家林靖子(Yasuko Hayashi, 1974- )今次於臺北順益美術館的SHUNG YE GALLERY空間,帶來最新一檔個展「窗-林靖子的繪畫」。並且交由與藝術家累積多年默契的,涵藝術執行長林暄涵(Metra Lin)策劃呈現。
涵藝術執行長林暄涵 Metra Lin(右)。圖/涵藝術提供
談起策展背景,林暄涵表示這次在美好緣分的牽引下,開心能來到順益美術館舉辦林靖子的個展;而這也是一份難得的機會,得以為藝術家於臺灣當地畫廊空間外的場域進行策展。因此,林暄涵認為此次個展應與過往模式作出不同。其選擇不單只是呈現藝術家近期完成之系列作,而是基於和藝術家長期奠下的合作關係,跨越其近二十年(2005-2023)來的創作時光,從中精選不同階段之作品展出。也期待透過多方地梳理及呈現,於展覽中與舊雨新知們分享林靖子一路走來的創作旅程。
「窗-林靖子的繪畫」展場實景。圖/涵藝術提供
曾於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系取得碩士學位,林靖子以膠彩畫為個人一貫的創作形式,並善於發揮媒材性格,繪製出一幅幅頗富清麗氣質之作。在林靖子的繪畫中,我們多能見到她將顏料大面積地流佈於畫面作為整體基礎,並利用渲染手法令不同色彩相揉,為畫中景色營造著一股流動、曖昧的氛圍。進一步觀看作品表面,更能見到上頭保有了礦物顏料成分的細小顆粒,形塑畫面肌理的變化,且因著材料本身內涵的特性,於光線下顯得熠熠生輝。
在創作實踐方面,林靖子的繪畫大抵是沿著自身對於周圍事物景象的悉心觀照,再加以融入個人富含感性的詮釋。平時喜好旅遊、走訪世界各地的她,其實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戶外寫生的習慣。林靖子總帶著一份真摯、虔誠的態度面對自然萬物,且尤以鍾情於天地風景和森林草木。而每當她遇見觸發心緒的景色時,總立刻拾起鉛筆與圖紙,隨即畫下眼前所見。無論是綿延山景、茂密的樹林,抑或是充滿故事感的建物、街道等老城空間,皆在林靖子長期的紀錄下累積出相當份量的手稿,並於日後醞釀為一幅幅描繪著優美景象的畫作。
〈濃厚的寂靜〉,膠彩・高知麻紙,72.7x100cm,2018。圖/涵藝術提供
歷經些許時間沉澱後,林靖子亦習於重新自過往草稿汲取繪畫靈感。她回顧當時置身於環境的記憶,並將個人現下的心境感受融於表現之中。憑籍個人敏銳的美感與熟捻的技術,其卻不顯得矯飾,倒是更帶有些直覺性地,一一調配出淡雅、和諧的色調,及於紙上刻繪下細緻的筆觸和紋理。循著自身內在對於外界環境的強烈共感,逐步構築出富含詩性的夢幻世界。也因此,林靖子的畫作總好似描繪介於虛實之間的縹緲情景。並藉著那樣有些模糊不明的狀態,讓實景與情感相互交融,進而創造某種極為靜謐、又朦朧神秘的意境。
〈搖擺〉,膠彩、高知麻紙,40.5x53 cm,2023。圖/涵藝術提供
「生活、旅行並畫著」是林靖子二十年來所一貫抱持的實踐精神,而本次展覽則藉由跨年度的作品呈現,和觀眾們分享其隨著時光淬煉、逐漸純熟的繪畫表現。以展中〈靜寂〉、〈Frammento-II〉和〈殘映〉等較為早期(2005-2007年)的創作來看,可以注意到不僅於題材上是較聚焦人文風景的描繪,作品整體亦具有明顯的裝飾特徵。林靖子當時經常利用貼箔技法,結合銀箔與礦物顏料,使畫面肌底於微光折射下,產生巧妙的視覺變化。此外,細看表面也有著豐富的質地表現。透過異材質的交會,作出仿舊的斑駁痕跡;並於細節處,悉心施以多變的筆觸。其時而短促,又時而綿延流轉;且好似有著無以名狀的默契,和諧地演繹出藝術家對於環境的細膩感知。
〈殘映〉,膠彩、高知麻紙、銀箔,162x112 cm,2007。圖/涵藝術提供
此後,林靖子的創作則更為頻繁地出現我們目前熟悉的主題。透過〈舀起一片夜〉、〈聆聽靜默〉與〈靜止的回憶〉等作品,可見當中是反覆描繪著以月夜、或是樹林為主的幽雅景緻,亦更加流露藝術家對其抱持的嚮往與喜愛。對於林靖子來說,在月光柔和的照映下,總能賜予她心靈一股祥和、包覆的穩定力量;而歷經風霜又茁壯成長的樹木,則彷彿藉其婆娑搖曳的枝葉,呢喃著其悠久生命的所見。與此同時,林靖子的繪畫亦開始褪去早期裝飾性的成分,聚焦礦物顏料特性進行發揮;且透過更為洗鍊的語彙,作出趨近抽象性的表現。她經常混用青藍、雪白、灰黑等色彩,並以輕筆薄塗,使畫面經層層敷染後仍顯得通透、不濃濁。而來到近一、兩年的作品,和前階段相比則可以發覺當中又多了些寫實成分。在經渲染的色彩背景上,其以細筆徐徐勾勒出形體輪廓,藉由不同筆畫語彙的交流,形塑更為濃厚的情境氛圍。且悄悄穿插細小的點景人物,作為觀者進入畫中世界的指引。透過畫面蘊藏的敘事性,觸動人們內心深層的情感意識。
〈靜止的回憶〉,膠彩、高知麻紙,53x46 cm,2018。圖/涵藝術提供
在物換星移的二十年歲月間,林靖子的繪畫卻始終保持著不變的「空靈感」。縱然有著繁複、多層次的紋理表現,她的畫作仍絲毫不帶有任何喧囂、紛亂的氣息。如同藝術家本人的恬靜寡言,散發內斂而深遠的氣質。並藉著氤氳靉靆的畫面,賦予觀者一份超然物外的遙想。針對林靖子繪畫展現的精神性,作為熟知藝術家的經紀人,林暄涵亦是當然地捉捕住如此特質。她由燈光調性形塑展示情境,加以襯托藝術家作品的幽靜性格。且巧妙地由展牆區隔出動線,以近倒敘的方式,在一幅幅柔和的景象間,緩緩引導觀者重返過往時光,一見林靖子繪畫的原初樣貌。
〈連結〉,膠彩・高知麻紙,73x91cm,2018。圖/涵藝術提供
回首雙方這十多年來的合作,林暄涵說:「涵藝術並非從短期來看待經營藝術家一事;而是更加著眼於他們藝術生涯的長期發展,且同時關注著彼此之間的相處關係」。她也分享,自己和林靖子就如朋友般地相互陪伴,兩人常一同談天交流、四處遊走,在自然的交往中逐漸累積默契。故奠基於經紀人與藝術家,雙邊堅實的夥伴關係,不難理解涵藝術是如何走出另一條道路,為創作者們作更深一層的藝術理念推廣。而在此次「窗-林靖子的繪畫」一展,相信也藉由團隊優質的策畫呈現,更加帶領觀眾們走入林靖子畫作中的獨特情境,進而收穫一份心靈上的療癒。
「窗-林靖子的繪畫」展場實景。圖/涵藝術提供
窗-林靖子的繪畫
展期|2023.09.22-2023.11.05
地點|順益美術館三樓 SHUNG YE GALLERY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5號)
REACTIONS
0
3
0
1
1
熱門新聞
1
「孕生於火,感悟於自然」-大唐生活美學館呈現《焱戀天目—張永昇個展》
絕對與構成-黃騰輝繪畫美學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臺藝大雕塑系「第十四屆袖珍雕塑展」:回應獎項機制的本質及美學藩籬的探討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一位烏克蘭女性藝術家的自白:娜塔莎・別列克霍琴柯 Natasha Perekhodenko
2022-08-15|撰文者:文:娜塔莎・別列克霍琴柯;譯:林暄涵 Metra Lin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