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亮麗的黑 - 楊宗嘉《閃耀赤子》
2024-01-24|撰文者:藍仲軒(藝術家/策展人)
一樓展場。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Hiro Hiro Art Space的一樓展場,宛如踏入一片亮白的仙境,閃閃發光的人形生物將你圍繞,歡迎著你進入這奇異的世界。然而,隨著我們靠近,一股不安感油然而生,彷彿在這些生物絢麗的外表之下,潛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暗。我們陷入某種無法動彈的境地,不知是應該感到喜悅還是畏縮,彷彿被某種魔法所迷惑。這就是藝術家楊宗嘉親手打造的世界,或更確切地說,《閃耀赤子》就是楊宗嘉。
蝴蝶孿, 瓷土、金、釉、釉下彩、釉上彩, H 46 x W 30 x D 30 cm, 2023。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楊宗嘉以瓷土為主要創作材料,其作品能夠深刻體現內外的關係:神秘的形體由大腦傳達到手指,再從手指塑造成形,最後由五官傳回至心裡(感受)。在低靡的世界時局下,許多療癒藝術品崛起,並被視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然而,楊宗嘉的作品雖然同樣擁有可愛的外表,卻與療癒截然不同,甚至連自我療癒的功能都趨近於零。其作品的核心在於自我探索與實踐,可愛與恐懼相擁,展現出藝術家最真實的自我表現。
藝術家楊宗嘉與作品〈共生獸〉。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閃耀赤子I, 日本瓷、釉下彩、釉、釉上彩、金水、纖維, H 103 x W 50 x D 40 cm, 2023。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閃耀赤子》中的一尊藝術家孩童形象的雕塑〈閃耀赤子I〉由彩色瓷土堆疊而成,散落的多根性玩具外形魔法棒如同成長過程中的尋覓與轉變;而〈蝴蝶孿〉的靈感來自家族的蘭花產業,與同樣具有雙生概念的作品如〈共生獸〉、〈雙生燭〉一同描述家族多產雙胞胎的神秘傳說;各種礦石形狀的頭型雕塑指向了人的不同面向,而每一尊都璀璨奪目;〈小龍〉、〈黑黔蝶〉則是藝術家夢中的神明,他在屢次造訪中實體化了祂們的形象。在形象化已被既定的神明世界中,楊宗嘉的神明更像是叛逆的妖怪,但這種無法被評斷何者為對的特質使楊宗嘉的作品顯得更為獨特而脫俗。
雙生燭II, 瓷土、釉下彩、白金水、釉上彩、釉, H 55 x W 33 x D 18 cm, 2023。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藝術家楊宗嘉與作品〈小龍〉、〈太陽〉、〈影子〉(左至右)。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黑黔蝶, 日本瓷、釉下彩、釉、釉上彩、金水, H 38 x W 22 x D 12 cm, 2023。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走上畫廊的二樓,彷彿踏入一個溫暖潮濕的腹腔。從明亮進入昏暗,在這個狹小的空間中,我們得以一窺楊宗嘉的肉身面貌。〈變身寶盒〉靈感來自動畫《美少女戰士》中的角色道具,膨脹的有機愛心肉體被銀白圓珠封印,呈現出一種急欲變身及掙脫的困境;〈蒲團〉則直接表達了肉慾,蟲體人彎坐在擴張的洞口之上,隨時可以下墜結合;藝術家的自塑像〈閃耀赤子II〉如同古希臘雕塑〈米洛的維納斯〉,安詳而窒息的臉部與頸部項圈形成了一種有趣而矛盾的對話,雙臂缺失的形體凸顯了健碩的身軀,點綴著自信的繁星。
二樓展場。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變身寶盒, 瓷土、釉下彩、釉、釉上彩、金屬粉, H 40 x W 31 x D 15 cm, 2023。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左〈肉蓮〉右〈蒲團〉。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人是肉身與精神的合而為一,然而這肉身並不僅僅是性的象徵,更是一種沒有選擇的容器,包括但不限於美貌及疾病;精神也不僅止於善惡,還有著難以解釋、與現實相牴觸的感觸與衝動。當這兩個元素交融,楊宗嘉(我們)才能被形塑而成。而《閃耀赤子》所呈現的並非純潔童趣的赤子,而是最原始狀態的自我。若一個人能擺脫社會枷鎖和既定印象,自由地釋放本我時,本我即最為閃耀,是最亮麗的黑。
或許,這才是最有人性的部分。
閃耀赤子II, 日本瓷、釉下彩、釉、釉上彩、金水、纖維、皮革, H 42 x W 28 x D 20 cm, 2023。圖/Hiro Hiro Art Space提供
楊宗嘉:閃耀赤子
YANG Zong-Jia: Gleaming Innocence
Duration | January 6 — February 4, 2024
Venue | Hiro Hiro Art Space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南街10號)
Info | https://hirohiroartspace.com/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木頭、金屬、自然與工業:泉啓司木雕作品,在對比中取得的平衡關係
2023-05-29|撰文者:張家馨4053
沉睡在荒野中的一千零一夜 —— 藝術家LUPA的「人間勿語」
2022-12-05|撰文者:張慧慧 / hiro hiro art space8922
為「異鄉人」們,也為自己造像——藝術家鍾嘉駿在「巨石之上」仰望藍天
2021-05-05|撰文者:張慧慧/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650
霹靂卡霹靂拉拉,在楊宗嘉作品中的變身與材質嫁接
2022-05-07|撰文者:張家馨5859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3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