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28|撰文者:邱家琳
2015年2月初,國際藝術新聞網Artnet公佈今年1月「全球藝術家關鍵字搜尋排行榜300大」,一瞧哪位藝術家受到全球網民青睞。
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斯(Banksy)、美國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穩固冠亞軍寶座。美國普普藝術家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半年來都在前3名外的關口徘徊,本月排名第5。
近兩個月來,攝影藝術家表現亮眼。日本攝影藝術家荒木經惟(Nobuyoshi Araki)榮登季軍,美國當代攝影師麥可‧德維克(Michael Dweck)則名列第4,德國攝影師古爾斯基(Andreas Gursky)排行第7。
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排名下滑,跌至第9名,而活躍於1980年代紐約,以街頭藝術聞名的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本月搶進前10名。
塗鴉轉戰油畫 巴斯奇亞描繪種族議題
「我不是一個黑人藝術家,我是一個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
1970至80年代的美國,年輕導演、作家、詩人、畫家紛紛湧進文化之都紐約,希望能成為藝術界耀眼明星,而尚米榭.巴斯奇亞像是一顆彗星,看似稍縱即逝,實際是用盡生命劃破黑夜,讓光芒駐留人們心中。
尚米榭.巴斯奇亞於1960年出生,雖然父母皆為南美洲移民,他卻是個道地紐約之子。他16歲時從高中輟學,開始以「SAMO」(Same Old Shit)為名在街頭塗鴉,用噴漆書寫饒富玩味的句子。
SAMO逐漸引起紐約藝術圈關注,1981年起,尚米榭.巴斯奇亞躋身紐約藝壇,開始創作油畫,作品也承襲塗鴉時期風格,色調大膽奔放,線條急促,具有兒童畫作般原始驅動力,夾雜大量文句,並混合街頭生活元素,如牛仔外套、美式足球頭盔等,人物則以抽象手法表現,出現類似骷顱或非洲面具的頭像。
尚米榭.巴斯奇亞創作主題多探究種族議題,並以真實事件為靈感,《麥可史都華之死》(The Death of Michael Stewart)描繪黑人青年被警察惡意毆打致死,他也經常描繪自己崇拜的黑人運動員與音樂家。
躋身畫壇 卻染上毒癮
1983年,尚米榭.巴斯奇亞與安迪沃荷合作,兩人相知相惜,他也從新銳藝術家蛻變為藝術界明日之星。尚米榭.巴斯奇亞雖闖出一番名氣,但黑人身份讓他承受不少社會壓力,開始藉由毒品紓壓。
安迪沃荷於1987年過世後,尚米榭.巴斯奇亞深受打擊,作品多呈現晦暗、失意,以及死亡徵兆,如《與死亡同行》(Riding with Death)畫面簡約,完全不見過去大量文字符號與鮮豔色彩。
1988年8月,他因吸食毒品過量而去世,年僅28歲。美國歌星瑪丹娜(Madonna Louise Ciccone)曾說:「尚米榭.巴斯奇亞是我唯一真正嫉妒的人。對這世界而言,他太纖細了。」
尚米榭.巴斯奇亞生前便是市場寵兒,作品價格屢創新高,過世後魅力依然不減。2013年佳士得紐約拍場,尚米榭.巴斯奇亞《癮君子》(Dustheads)以3571.3萬歐元(約1.43億台幣)拍出,奪下個人年度最高價。
同時,尚米榭.巴斯奇亞2013年總成交額為1.6255億歐元(約47.73億台幣),榮登2013年作品最暢銷的當代藝術家。隨著畫作在拍賣會上屢創高價,尚米榭.巴斯奇亞也成為時尚圈焦點,不少設計師直接將他的畫作,印在襯衫、長褲與蓬蓬裙上,向這位80年代藝術明星致敬。
1月前20名
1. Banksy
2. Andy Warhol
3. Nobuyoshi Araki
4. Michael Dweck
5. Roy Lichtenstein
6. Alec Monopoly
7. Andreas Gursky
8. Wayne Thiebaud
9. Jeff Koons
10. Jean-Michel Basquiat
11. Shepard Fairey
12. Fernando Botero
13. Helmut Newton
14. Sebastião Salgado
15. Keith Haring
16. Victor Vasarely
17. Joan Miró
18. Yayoi Kusama
19. Jock Sturges
20. Jim Dine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