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5|撰文者:王士源
文化的信心指數,和經濟的信心指數一樣重要。蔚龍藝術公司總經理王玉齡,在文化國是論壇裡建議龍應台,文化部雖然經費短少,但若能想辦法提升民眾對文化的信心指數,也能讓視覺藝術從困境中走出一條生路。
「如果部長覺得哪個展覽很棒,可以寫幾句話,鼓勵這個展覽」王玉齡表示,部長只要推薦幾個好展覽,民眾就會想去看,這就是一種不用花費經費,卻也能鼓勵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辦法。
王玉齡補充說明,公部門常認為不能特別施惠於特定藝術家,也不可以說出哪個展覽辦得好,但她認為文化部可以就展覽與藝術家的藝術本質來評估,「台灣若有很好的藝術家,很棒的展覽,文化部就要推薦給大家。」。
文化部要想辦法 提升文化信心指數
人民懂文化、懂藝術,擁有文化涵養,這是台灣的優勢。但王玉齡認為,台灣民眾與藝術工作者這幾年,對藝術的熱情卻開始疲乏了。她表示,每天上班、教書、寫文章、辦展覽,每個人忙著處理自己的既定工作,都累翻了。王玉齡表示,在這個處境下,文化部得在政策上花更多的力氣,提升民眾對文化的信心指數,讓每個人重新找回熱情。
王玉齡解釋道,當民眾對經濟狀況信心滿滿時,消費力開始增加,經濟也會熱絡起來。對文化的信心指數也是一樣,只要民眾對文化充滿信心,在論及文化時,也會想去參與文化活動,去看個好展覽、聽場音樂會、看部電影。
要讓文化產業熱絡起來,關鍵正是民眾的積極參與。王玉齡建議,文化部不一定需要實質的經費,行政官員可以身體力行參加、推薦文化活動,政策上努力思考鼓勵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方法,慢慢地提升民眾對文化的信心指數,刺激市場與民眾的交流活動。
REFERENCE
文化部:視覺藝術 預算4億7千萬
王俊傑:靠口號 無法有文化軟實力
王秀雄:助新銳 澳洲藝銀辦獎學金
張學孔:讓台灣成為亞太藝術中心
王玉齡:部長一句話 抵過預算百萬
黃光男:用鼓勵政策 刺激藝術產業
胡朝聖:做人口普查 了解藝術生態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公布首批藝術家名單與策展子題
新竹市美術館、241藝術空間雙館聯展《疫年紀事》 邀集國內外共16位藝術家,將疫情期間的遭遇轉化為藝術創作
2022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全展場NFT元宇宙體驗 進入藝術多重宇宙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官方公佈重開計畫及預算運用,從這個重建案我們可以學習些什麼?
國美館8月新展「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 看見荷蘭國際攝影大師的美學視野
2022世安美學獎徵件9月1日起跑,總獎金新台幣74萬元!
水上的藝術展場:月之美術館「2023 月津港燈節」公18-2展區徵選計畫開跑!
文化部打造國家隊前進「愛知三年展」 黃心健、許家維、余政達首次獲邀參展
Damien Hirst《The Currency》:「請問您要保留NFT或換成實體作品?」側寫兩者之間的競合關係
盧昉《異教徒的詩歌》個展:探詢人文精神在當代的多元性,入古出今系列最終章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臺灣美術基金會X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攜手合作「Nature Matters」臺灣當代藝術展 回應全球環境議題
2022-08-12|撰文者:藝術銀行/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