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化、陌生化到時間化:解構蔡宗勳的創作歷程 ( 2021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獲獎文章)
2022-03-22|撰文者:朱弘煜 / 絕對藝力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走進絕對空間,一件諾大的作品佔據了大半個展廳,僅在邊緣留下一人通過的通道,欲往前行,便必須按照被安排好的路徑。物理性的空間限制,讓身體不得不去注意所踩的每一步伐,低頭凝望,那是一座由戶外連鎖磚拼接而成的巨大作品《記號》。平常在外行走,再熟悉不過的地上鋪面材,被搬運到了室內藝廊,成為了不可踏踩的藝術品,表面上的些微起伏,讓原本作為結構用途、理應堅硬無比的磚顯得輕柔,像是一條印有圖樣的地毯輕放於展廳中心,是如此不可忽視的存在。藝術家以直接有效的方式,強迫觀者與作品產生對話。
一種反經驗、具批判性的創作意圖。這是我對於藝術家蔡宗勳的第一印象。而後在開幕茶會中,透過藝術家本人與藝評家的對談,一件件作品脈絡的解析,我才逐步建立起對於他的認識。
蔡宗勳,《記號》,連鎖地磚、砂、木板、紙張,2021。圖/絕對藝力提供。
空間化:平面媒體展現空間思考
回顧蔡宗勳過往的創作歷程。出身於從事印刷廣告業的家庭,蔡宗勳從小便對於平面圖像有敏銳的表達能力,他知道如何操控視覺技術及發揮平面的張力所在。研究所邁入新媒體的創作領域,創作方式由類比轉為數位。作品《都市計畫》,透過「真實」的身體與「虛擬」的影像,將滿富空間與時間概念的都市計畫過程,以「拼貼」方式對位在同一影格當中,使二維平面的影像開始存有三維空間的意涵。
我認為《航海圖》這幅作品,可做為他對於空間概念的註解。其中引用了作家Lewis Carroll 1874年所寫的敘事詩《獵鯊記》裡,所繪製的一幅插圖《海洋圖》,中間空無一物,僅在四邊標註著經緯與方位;作家George Perec亦在1972年《空間物種》中提及並加以說明。對作家來說,他們面對白紙、寫下文字,就如同航海探險般,以文字盡其所能地探索空間。而藝術家亦是如此,僅是媒材的差異。
空間本無物,即是老子所說的「無用之用」,是我們真實身處的當下環境。空間創作,便是操作這團「虛空」,他存於一張紙、一縷皮箱、一幢房屋抑或是一條街道。尺度可以任意縮放與對應,空間可以是任意地方。於是,蔡宗勳的紙張便有了空間的厚度。一如藝術家自述「字跡是足跡、紙張像地面、書桌成為空間,從閱讀與走路中逐一被堆砌與壓印」。
《都市計畫》,單頻道錄像,2017。圖片來源 / 蔡宗勳個人網站。
[左] Lewis Carroll,《海洋圖》,1874。[右] George Perec,《空間物種》,1972。對於空間的描述。圖片來源 / 蔡宗勳個人網站。
陌生化:日常空間的非常凝視
這樣的空間思考觀念反映在蔡宗勳連貫的作品當中。台北獎得獎作品《第二個地方》,即為相當適切的作品。藝術家將柏林交換學生的住宿經驗,因時空差距所帶來的一種無法捉摸的感知狀態,投射於另一個地方。一張紙,等於一張床,等於一座房,等於一座島,以A4紙大小等比放大成空間,如《海洋圖》的立體化表現。
以空間為母題創作的藝術家在當代為數不少,然而他並非如 Rachael Whiteread或Do Ho Suh,直接操控空間本體,以極端方式去顛覆空間概念;亦非如廖建忠以超寫真手法再現原物,使觀者遊走真假場景。蔡宗勳對於空間的轉譯有其獨到的細膩度。他將所觀察的空間情境視為一種真實的感知經驗與類虛構記憶的合成體,而所創造出的超現實般的空間敘事,來自於對於日常真實性的非常凝視。
蔡宗勳,《第二個地方》,數位輸出、UV噴墨於鏡面鋼板、門、鏡子、木箱、透明卡典西德、鋁框、投影,2019。圖片來源 / 蔡宗勳個人網站。
他習慣以周圍環境出發,操控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景觀,提供「非常規」的觀看視角,解構對於物件的既定認知,進而重構出新的意義。在《第二個地方》、《兩種時刻》、《背面》、《谷線》等創作中,大量使用空間語彙為創作媒材,對於室內與室外、虛擬與真實、二維與三維、正面與背面、邊界與中心等重新詮釋,創造出近似陌生卻又似曾相似的感受。
類似的空間創作表現,在戰後的日本亦有所展現。日本建築師筱原一男,深信建築即藝術,有其所必要展現的批判性觀念。他在設計上以近乎潔癖的程度、以反常理的方式去組構建築。以《白之家》為例,外觀乍看為一般日式四坡頂民宅,內部中心設置直通柱,是常見的傳統民居作法。卻又同時以天花封平,使居住者無法意識到屋頂的型態,於是直通柱便被凸顯出來,成為一家的精神象徵、一種與傳統民居聯繫的建築元素。
時至今日,日本仍有許多建築師沿襲筱原的理念,將具象的建築推往抽象的藝術領域。而相對地,我認為蔡宗勳的創作,則是站在藝術角度,將抽象的藝術概念以可被經驗的具象空間呈現,打造出具批判性的日常風景。
篠原一男,《白之家》,1966。圖片來源 / larchipeldelamaison。
蔡宗勳,《二種時刻》,紙張、木作、地毯、藍色繡線、鋁百葉窗、鏡面鋼板、透明卡典西德、PVC貼紙輸出、輕鋼架、矽酸鈣板、LED燈,2020。圖片來源 / 蔡宗勳個人網站。
時間化:靜態空間的動態體驗
而此次絕對空間的個展《谷線》中,便延續著以往的空間創作脈絡,而所不同的,是多了「時間性」的敘事手法,將作品與作品之間緊密聯繫。
從酷卡設計便可一瞥展覽的意涵。這是一張由A4紙摺疊而成的展覽酷卡,在逐步攤開與收合的過程,便是一個完整時間軌跡。而作品各自以不一樣的形式,將時間軌跡凝結在某一個當下,痕跡(trace)則是他們的共同特徵。
作品《草圖》,內容上欲呈現的是歷時性(diachronicity)的摺紙過程,由一張紙分次摺疊出展場的空間平面圖,形式上卻又以拓印方式,將摺紙的輪廓描繪出來,八張圖紙共同置於圖框內,而成共時性(synchronicity)的作品。作品《索引》,在圖紙邊緣以文字描述空間移動經驗,宛如平面圖般,對應到實際空間動線,扣合觀覽《記號》的行走經驗。《書桌》更直接選用現成物,將具體呈現運送過程的作品運輸箱再製成工作桌,空間概念由紙面再次躍入現場。
移動和書寫是一個不斷複寫的動作,在觀展過程中,「俯瞰」視角與「行走」視角地來回切換,讓靜態的展覽竟有動態的觀覽體驗。
蔡宗勳作品《草圖》,由一張紙分次摺疊出展場的空間平面圖。圖片來源 / 蔡宗勳個人網站。
蔡宗勳作品《索引》,在圖紙邊緣以文字描述空間移動經驗,宛如平面圖般,對應到實際空間動線,扣合觀覽《記號》的行走經驗。圖片來源/ 蔡宗勳個人網站。
蔡宗勳作品《書桌》,直接選用現成物,將具體呈現運送過程的作品運輸箱再製成工作桌,空間概念由紙面再次躍入現場。圖片來源 / 蔡宗勳個人網站。
結語
總觀蔡宗勳的創作歷程,可以感受到作品之間有強烈的脈絡可循,即便他本人受訪時表示不希望將創作設定方向,但仍能隱約從作品感受到他對於空間探求與時間梳理的偏好。他的展覽充滿「意識」,如一場設定好的縝密劇本,近乎「絕對」的狀態,讓觀者難以抗拒地順從他的邏輯進入他的內在思考,一場遊歷於空間與時間的想像之旅。
■ 朱弘煜
1995年生,土生土長台灣人,現居台南。目前為成大建築所史論組在職學生、建築師,以撰稿做設計謀生。建築作為社會真實(social reality)的再現,希望透過歷史理論與實務的雙重辯證,梳理「建築、場所、記憶」。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1年絕對放送—藝術評論徵文比賽》落幕,朱弘煜、盧澤霆、李碩瑜、胡鐘尹獲年度獎項
2022-03-22|撰文者:絕對藝力/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685
痕跡的語彙-線索中探索《谷線—蔡宗勳個展》 ( 2021絕對放送「短篇特別獎」獲獎文章)
2022-03-22|撰文者:盧澤霆 / 絕對藝力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43
2019臺北美術獎首獎今揭曉─楊登棋《父親的錄影帶》榮獲首獎,王耀億、徐瑞謙、森人、蔡宗勳、龔寶稜各獲優選
2019-12-06|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358
中西雙絕的天外交會-論馬和之與文生.梵谷線條筆觸的表現性
2022-11-18|撰文者:鄭淑方(國立故宮博物院 書畫文獻處 助理研究員)9467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01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