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1|撰文者:林冠妤
「我們使用顏料,但憑感覺來繪畫。」──夏丹(Jean Siméon Chardin)
1728年春夏之際,在巴黎市中心的太子廣場,正舉行青年藝術家展覽。一幅巨型靜物畫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深棕色木桌上散放著瓶罐和食物,一隻嚇壞了的貓對著觀眾看不見的地方齜牙咧嘴。畫面正中央擺著一條剖開的魟魚,血染的魚骨、粉色半透明的魚肉、白皙完好的魚皮,三者形成強烈對比,令人驚心動魄。這幅詭譎又富含張力的《魟魚》(La Raie),讓夏丹獲得「動物與水果畫家」的頭銜。
夏丹出生在巴黎的一個工匠家庭,十九歲起,他先後在兩位畫家的工作室習畫,一位是歷史畫家卡斯(Caze),另一位則是當時的洛可可大師克瓦貝爾(Coypel)。前者教會了他素描及歷史畫的技巧,後者的裝飾性畫風則讓夏丹學會重視細節處理、光線效果和自然柔和的色調。他的創作歷程十分多變。有一次,克瓦貝爾要求夏丹替一幅狩獵畫描繪一把獵槍,他因此開始對靜物畫產生興趣。在這個時期,夏爾丹筆下的靜物皆覆蓋以層層厚重的顏料。
雖然夏丹擅於描繪靜物,但當時相較於歷史、人物畫而言,靜物畫被認為是較低階的畫種。因此在1733到1755年間,夏丹大量創作風俗畫,深受當時的王公貴族和資產階級的喜愛。《餐前禱告》(La Bénédicité)中,溫柔的母親正教導著兩位孩子念餐前禱詞,在昏黃的光線下,一切寧靜祥和。這類風俗畫被製作成版畫大量複印和販賣,成為名流爭相收藏的作品。
風俗畫時期後,夏丹再次回歸靜物畫,題材才變得更加多元。除了原本的食物、廚房器具外,還多了花卉、陶瓷容器、煙斗等物品。色彩變得更加繽紛,顏料不再層層堆疊,而且更加著重光線的變化。有時,為了捕捉一天內不同的日光,他會重複繪畫同樣的物品,以達到心目中的和諧畫面。
夏丹年過七旬後,視力出現問題,但他沒有放棄繪畫,轉而使用粉彩創作人物畫,多半是妻子或自己的肖像。自畫像《在畫架前》(Autoportrait dit au chevalet)是這是其著名的作品,畫中的夏丹,手握畫筆,眼神堅定地望向觀眾,泛紅的雙頰和手中握著的粉彩筆點亮了陰暗冷冽的畫面。法國文學家狄德羅形容夏丹的畫是「一靠近觀察,就煙消雲散;稍微走遠一點看,所有的巧思就湧現而出」。
Jean Siméon Chardin , (b) 1699.11.2 ~ (d) 1779.12.6
REFERENCE
【圖源】Wikipedia(La Raie)
【圖源】Wikiart(餐前禱告)
【圖源】Wikiart(The Silver Beaker)
【圖源】Wikiart(Still life with Brioche)
【圖源】Wikipedia(Self-portrait)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02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7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