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撰文者:林旻樺、邱家琳
若生於現代,今天的壽星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可謂是紅遍全球的旅遊部落客,他以繪畫紀錄了每段旅行。
19世紀美國風景畫家丘奇,曾遊覽美洲各地尋找創作靈感,以戲劇化的風格,描繪極光、冰山、大瀑布、高山峻嶺等世界奇景,讓人們感受風景的壯闊與浩瀚。而他不只單純畫下眼前景觀,也融入對大自然的喜愛與浪漫情懷,被譽為「有世間最好的繪畫之眼」。
丘奇結合風景與內在情感的繪畫風格,被視為「哈得遜河畫派」(Hudson River School)的成員之一。哈得遜河畫派由托馬斯•柯爾(Thomas Cole)等畫家創立,試圖表現「風景中的人性」,早期作品以描繪哈得遜河谷與周邊景色為主,因而得名,但1940年代後,第二代成員開始跳脫早期創作題材,到美國、加拿大、南美洲各地取景作畫。
在構圖上,丘奇繼承哈得遜河畫派早期風格,追求遼闊、氣勢雄偉的景象。1857年,丘奇在長130公分、寬230公分的大畫布上,描繪尼加拉瀑布(Niagara Fall)洶湧奔騰的水量、從上而下磅礡傾瀉的情景,同時晃蕩的水光也形成了彩虹,看起來既壯闊又浪漫。
這幅畫也展現丘奇如何精確掌握畫面細節與色彩。他擅長使用小色點來處理畫作,以黃土色、棕色、灰色順著藍綠色再至綠色,藉由細微的色彩變化,使觀者無法察覺筆觸之間的斷裂。
《尼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公開發表後,不只讓丘奇成為美國當時最知名的風景畫家,也讓尼加拉瀑布的美景被世人所知。尼加拉瀑布從此成為北美洲最具代表性的奇景,吸引許多人前來旅遊,時至今日仍是最受歡迎的自然觀光景點。
兩年後,丘奇又完成另一幅名作《安第斯山脈之心》(Heart of the Andes)。這幅畫不是直接在當地描繪,而是藝術家根據在厄瓜多旅行的回憶所繪。《安第斯山脈之心》在丘奇生前以1萬美金售出,創下當時在世美國畫家中的最高紀錄。
Frederic Edwin Church, (b) 1826.05.04 ~ (d) 1900.04.07
REFERENCE
【圖】Wikipedia(Frederic Edwin Church)
【圖】Wikipedia(Niagara Falls)
【圖】Wikipedia(Heart of the Andes )
【圖】Wikipedia(Aurora Borealis )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殘山剩水中的對話蒙太奇:人去樓空城已封,當代城市何以可居可遊?
劉玹希《拾遺.龐克.煉金—廢墟的重塑》 在科技的時光隧道中體現美感
國美館「2021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以黑暗之光照亮希望
知名迷因「Nyan Cat」以 1500萬元競標成交 ! 加密藝術 (Crypto Art) 與 NFT 是數位藝術市場的新藍海還是新泡沫?
走出斜坡的未來潮!臺澳合作推出「亞太三年展—臺灣原民當代藝術特展」 伊誕與徐文瑞擔任首屆雙策展人
文化部「2021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公開徵選藝術新秀
坐忘順物,淺談謝其昌藝術的精神性
超越《黑豹》的漫畫崛起!淺談黑人藝術運動與「非洲未來主義」
《奈良美智特展》加開高雄、臺南場 ! 7 月起移師高美館、南美館
台灣藝術史的刻鑿 : 憶起-百歲誕辰藝術家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