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5|撰文者:陳乃慈
采泥藝術現正展出「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謝貽娟回顧展」,以各時期重要作品與手稿,向觀眾呈現旅英台灣藝術家謝貽娟的創作歷程。
藝術家謝貽娟。圖/采泥藝術提供。
采泥藝術總經理林清汶過去與謝貽娟的合影。圖/采泥藝術提供。
謝貽娟1967年生於嘉義,1991年起旅居英國,完成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費茅斯藝術學院藝術哲學博士學位,畢生致力於抽象繪畫的鑽研,擅長油彩、粉彩、壓克力顏料、照相腐蝕等媒材,曾以融合東方禪學及西方抽象哲學的藍色抽象「非空間」繪畫,獲東西方藝術愛好者讚嘆與收藏。而她的藝術生涯,也和「采泥藝術」品牌有著深刻的淵源。
今年9月,傳出謝貽娟病逝的消息,在藝術圈引起極大的震撼。於50歲壯年畫下人生句點,而今幾乎只能靠著作品和影像紀錄,來回溯這位藝術家的過往。
采泥藝術展覽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10月份,采泥藝術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推出同名回顧展,空前絕後地以個展的方式,在銷售為導向的場合展出;顧及家屬的觀感,也未銷售作品。其實展覽主題在年初已抵定,考量到謝貽娟已臥病一段時間,也曾徵得藝術家與家人同意,在最多人觀展的場合,創造最大的對外展出機會。
9月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的藝術家回顧展。圖/采泥藝術提供。
展名「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由國際策展人楊心一訂定,他認為,謝貽娟的創作極具國際水準,是台灣難得的藝術人才,希望觀展的群眾,都能夠記得她的過往。
此次於采泥藝術的展覽,展出藝術家留英時期的自畫系像系列、探索點線面配置的自由抽象作品、照片腐蝕版畫,以藍色為主要基調的「空間系列」、「粉末系列」,呈現藝術生涯的演進。現場更展出藝術家珍貴的手稿、作品卡及散文集,觀眾能夠透過文字,看到藝術家在創作之外,潛心鑽研理論的一面。展覽一角,播映藝術家生前的紀錄片,以穿著旗袍的典雅身影,為觀眾闡述創作理念。
結下二十餘年不解之緣
采泥藝術總經理林清汶與謝貽娟相識二十餘年。過去林清汶曾開設印刷公司;謝貽娟則擔任平面設計師,她任職的公司與林清汶是上下游的合作廠商。由於年紀尚輕,林清汶有會受到客戶為難,謝貽娟眼見不平,便站出來為他說話,兩人因此結為好友。
采泥藝術總監林清汶於展覽中致詞。圖/采泥藝術提供。
現場展出珍貴的藝術家手稿。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清汶形容,謝貽娟是一位堅持理想、持續朝目標邁進的藝術實踐者。她從復興美工畢業後,曾考上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發現這不是自己所要的課程,入學一個月就離開了。之後擔任設計師,也許是要賺取留英的學費。
他說:「後來謝貽娟就離開公司,隔一年來找我,說她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留學。有時她會帶作品來找我,討論藝術的內涵。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女孩子很特別,自己到英國拚鬥,非常地認真;她也很尊敬我,把我當大哥看待,這麼一往一來就過了好多年…」
REACTIONS
0
1
0
0
2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