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5|撰文者:陳乃慈
采泥藝術現正展出「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謝貽娟回顧展」,以各時期重要作品與手稿,向觀眾呈現旅英台灣藝術家謝貽娟的創作歷程。
藝術家謝貽娟。圖/采泥藝術提供。
采泥藝術總經理林清汶過去與謝貽娟的合影。圖/采泥藝術提供。
謝貽娟1967年生於嘉義,1991年起旅居英國,完成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費茅斯藝術學院藝術哲學博士學位,畢生致力於抽象繪畫的鑽研,擅長油彩、粉彩、壓克力顏料、照相腐蝕等媒材,曾以融合東方禪學及西方抽象哲學的藍色抽象「非空間」繪畫,獲東西方藝術愛好者讚嘆與收藏。而她的藝術生涯,也和「采泥藝術」品牌有著深刻的淵源。
今年9月,傳出謝貽娟病逝的消息,在藝術圈引起極大的震撼。於50歲壯年畫下人生句點,而今幾乎只能靠著作品和影像紀錄,來回溯這位藝術家的過往。
采泥藝術展覽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10月份,采泥藝術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推出同名回顧展,空前絕後地以個展的方式,在銷售為導向的場合展出;顧及家屬的觀感,也未銷售作品。其實展覽主題在年初已抵定,考量到謝貽娟已臥病一段時間,也曾徵得藝術家與家人同意,在最多人觀展的場合,創造最大的對外展出機會。
9月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的藝術家回顧展。圖/采泥藝術提供。
展名「人們應該記住她的名字」由國際策展人楊心一訂定,他認為,謝貽娟的創作極具國際水準,是台灣難得的藝術人才,希望觀展的群眾,都能夠記得她的過往。
此次於采泥藝術的展覽,展出藝術家留英時期的自畫系像系列、探索點線面配置的自由抽象作品、照片腐蝕版畫,以藍色為主要基調的「空間系列」、「粉末系列」,呈現藝術生涯的演進。現場更展出藝術家珍貴的手稿、作品卡及散文集,觀眾能夠透過文字,看到藝術家在創作之外,潛心鑽研理論的一面。展覽一角,播映藝術家生前的紀錄片,以穿著旗袍的典雅身影,為觀眾闡述創作理念。
結下二十餘年不解之緣
采泥藝術總經理林清汶與謝貽娟相識二十餘年。過去林清汶曾開設印刷公司;謝貽娟則擔任平面設計師,她任職的公司與林清汶是上下游的合作廠商。由於年紀尚輕,林清汶有會受到客戶為難,謝貽娟眼見不平,便站出來為他說話,兩人因此結為好友。
采泥藝術總監林清汶於展覽中致詞。圖/采泥藝術提供。
現場展出珍貴的藝術家手稿。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清汶形容,謝貽娟是一位堅持理想、持續朝目標邁進的藝術實踐者。她從復興美工畢業後,曾考上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發現這不是自己所要的課程,入學一個月就離開了。之後擔任設計師,也許是要賺取留英的學費。
他說:「後來謝貽娟就離開公司,隔一年來找我,說她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留學。有時她會帶作品來找我,討論藝術的內涵。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女孩子很特別,自己到英國拚鬥,非常地認真;她也很尊敬我,把我當大哥看待,這麼一往一來就過了好多年…」
REACTIONS
0
1
0
0
1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拿著翕相機和三跤馬,憨憨啊作,憨憨啊行:楊順發的影像縫合和上百個決定性瞬間
帝圖2022春季拍賣會0626盛大登場,齊白石滕王閣與張大千秘藏重量領銜,聚焦寒舍主人珍藏與朱德群、藍蔭鼎專拍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美館首度展出珍貴捐贈作品選粹 今隆重舉辦典藏捐贈感謝儀式 多元藏品為新生美術館再添發展能量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