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撰文者:陳乃慈
尊彩藝術中心邁入25週年,今年首展推出劉得浪個展「行山四季」,藝術家擅於描繪臺灣山岳壯闊的景色,展場美不勝收、藏家反應熱烈,開幕式更是吸引大批觀眾參與。
展覽開幕嘉賓。左起: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美術史研究者李欽賢、藝術家劉永仁、藝術家劉得浪、尊彩藝術中心負責人余彥良。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劉得浪1958生於新竹芎林,新竹師專(今國立清華大學)美術科畢業,曾受過紮實的寫實繪畫訓練,源自家鄉純樸環境的薰染、長年行走臺灣山岳的經驗,使他專注於風景畫的描寫,此次展覽除了高山景色的系列,還有描繪荷池景色的「花系列」,以及過去的舊作。
劉得浪性格樸實,他的繪畫單純從心出發:「我在繪畫時,第一是畫面要完整、第二要表現美感,不會強調意識形態。我要畫自己喜歡的、讓我感動的東西,然後用寫實的方法去畫它。」
劉德浪導覽介紹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開幕式盛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開幕式盛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間裡,每幅畫都像是望向山巒的窗口。玉山主峰、奇萊山、南湖大山、合歡山、嘉明湖等地的風景映入眼簾。劉得浪如數家珍般,娓娓道出景色源自哪一處山峰、時段以及畫中的動物…
畫作《情盼奇萊》的主角是奇萊北峰,由前至後,分別是低矮的高山箭竹草原、氤氳的山嵐和山峰,草原上隱現著一條道路,通往遠方的山巒。草原上,一頭臺灣水鹿回首看向後方,似乎在等待夥伴前來。
二樓展場一景。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劉得浪《情盼奇萊》,2017,油彩、畫布,130×194cm。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劉得浪《對語》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仔細觀察藝術家的畫作,將發現不同的野生動物,巧妙地被安排在其中。唯有本土物種才能顯現當地的特色,劉得浪在畫中加入台灣原生的動物。如生長在1000公尺以上森林的水鹿、乘著氣流盤旋的鷹、在荷塘棲息的翠鳥…,賦予人們無限想像空間。
登高遠望,能振奮人們的精神,山頂的景色也是最壯闊的。劉得浪選取山頂景色,掌握各時段的氛圍,以色彩、質量描繪出四季的變化:例如早晨時分雲霧稀少,晨光普照、到了下午,金橘色的陽光壟罩地面;春天是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冬季則轉變為白雪靄靄的山頭…。
圖左:《朝陽迎春》,尊彩藝術中心提供;右:《金輝銀粧兆豐年》,非池中藝術網攝。
除此之外,他也琢磨山岳的變化,《金輝銀秋》、《金輝銀粧兆豐年》、《朝陽迎春》等畫作描繪了玉山主峰的四季景色。觀眾看畫時,也許會有一絲熟悉感,它就是新台幣千元鈔票上的山岳,也是最能代表臺灣的精神象徵。
科技日新月異,相機、電腦能達到極度的寫實,卻無法代替肉眼和雙手。劉得浪說:「人有兩隻眼睛,可以修正看到的畫面。鏡頭顯色純粹是膠片對底,亮的時候過亮、暗的時候過暗,讓相片拍出來的畫面太薄,沒有重量感。」
他有多年的爬山經驗,加上繪畫的調子與景物層次,描繪出富含重量感的山巒。不需多加論述,繪畫功力自然令人折服。
劉得浪《翠谷迎春》,2017,油彩、畫布,194×259cm。
REACTIONS
1
2
0
0
3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