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3|撰文者:陶文岳
「自然」兩字是一個很奇特的組合,「自」單獨拆開,可以變成自己,自我的意思,加上了「然」字,就變成了形容某種環境和狀態,當然名詞的使用就變成意指“ 大千世界 ”。許多藝術家的靈感泉源就來自於「自然」的養分,自然界的內容當然包羅萬象,藝術家主動打開了他們的心靈與智慧之眼和心,尋覓和體會,將感想落實到畫布和不同的材質上,道理只有一個,他們在複製感覺,來自於對「自然」的感想與聯想,當然創造出的結果卻千百種樣貌。以下就是要介紹來自於留學澳洲的女藝術家李瑋,她的創作正是植基於自然的觀點,從「自然」出發,又完成於「自然」的創作。
藝術家李瑋。圖/藝術家李瑋提供。
中國的作家路遙曾在《平凡的世界》裡寫過一段話:「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至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於我們來說又多麼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後歸宿。熱情的詩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是的,如果一個人是按自然法則壽終正寢,就生命而言,死者沒有什麼遺憾,活著的人也不必過分地傷痛。」
《抽象勿語》系列,46x35cm,混合媒材。圖/藝術家李瑋提供。
《抽象勿語》系列,46x35cm,混合媒材。圖/藝術家李瑋提供。
談起「自然」,對人類而言,就會觸及到生命,生命本質其實就是一種生命力的表現,一段生命的成長歷程,與自然的循環是息息相關。人類從生開始,成長的歷程不可避免的,就逐步地邁入死亡的過程,這是大自然生命循環的道理與法則。文學家與藝術家是特別敏感的,對這個自然的狀態與變化,他們去捕捉不同階段的經歷,李瑋的創作正是觸及生命狀態的議題;她留學西方,卻仍保有東方精神的情懷。她強調本身來自於東方的思考,但在國外接觸西方的思想與美學的表達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會運用東方的思想,以西方技法表現當代繪畫的語言。李瑋運用不同媒材,不同創作形式與理念來表達,包括半抽象、抽象、複合媒材、立體雕塑、新媒體的表現形式等。
《抽象勿語》系列,46x35cm,混合媒材。圖/藝術家李瑋提供。
《能量花語》,100x100cm,油畫 混合媒材。圖/藝術家李瑋提供。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杉本博司迄今最大規模回顧展「時光機」,梳理作品中不同的時間維度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馬克實驗館 Marck’s Playground」:將創作場域化為生活的遊樂場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訪談藝文跨界「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3-11-2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