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撰文者:詔藝
其繪畫作品背後所構成的觀念思想往往圍繞在一個蠻詭異循環論的主題:我們所面對的「現實」(reality)到底是哪一個現實?他作品的敘事性在於呈現出不同的現實間如何互相影響,或是表現出畫面背後意義上的對立與矛盾性,以及物理時空觀念上的極端不協調。換句話說,可以稱這是一種「靜態不和諧」──精緻嚴謹的畫面上,潛藏著聒噪不安且爭論不休的衝突性。
馬克.坦西《大自然中的猩猩》(Nature's Ape), 1985,繪畫,195.6 × 167.6 公分,Lévy Gorvy 畫廊代理。圖/取自Art Basel。
本次香港巴塞爾藝博會有兩家畫廊分別帶來他的作品。一件是陳列於Lévy Gorvy 畫廊的《大自然中的猩猩》(Nature's Ape, 1985);另外兩件來自高古軒,大幅的《面紗》(註:似應譯為《帷幕》比較貼切。Veil, 1987, 油彩畫布,162.6 x128.3公分)以及小尺寸的《獅身人面像的秘密素描(向Elihu Vedder致敬)》(Sketch for Secret of the Sphinx〔Homage to Elihu Vedder〕, 1984, 油彩亞麻布,33 x 36.8公分)。
馬克.坦西《面紗》(Veil),1987,油彩畫布,162.6 x128.3公分,高古軒畫廊代理。圖/詔藝攝。
其中最後一件作品發想自美國頗為傳奇的象徵主義畫家埃利胡·維達(Elihu Vedder)的詭異神祕名作《傾聽人面獅身像》(Listening to the Sphinx, 1863,又名《人面獅身像的發問者》,The Questioner of the Sphinx)。
馬克.坦西《獅身人面像的秘密素描(向Elihu Vedder致敬)》(Sketch for Secret of the Sphinx〔Homage to Elihu Vedder〕),1984,油彩亞麻布,33 x 36.8公分,高古軒畫廊代理。圖/詔藝攝。
馬克.坦西《獅身人面像的秘密素描(向Elihu Vedder致敬)》畫作細部。圖/詔藝攝。
除了承襲他一貫意有所指的組合外,技巧上他採用消去法的方式來創作,也使得其他當代藝術家難望其項背。在巴塞爾現場雖然沒辦法了解他的實際操作方式,但據其他文獻所言,他的作品必須消耗大量勞力:事前準備相當多收集而來的視覺素材,包括照片和雜誌剪報,拼貼結合出未來畫作的草圖,然後透過應用石膏打底,在整個石膏表面塗抹一層單色顏料,採用大量用於擦拭,刮擦的方法以暴露出下方白色表層的多種器具,再經過一連串洗滌、刷塗和刮塗,最後營造出視覺上屬於「負面空間」的超高難度繪畫作品。這幾件大作中,《大自然中的猩猩》在開展當日很快就有了新歸宿。
據畫廊所稱,坦西一年大約只完成一件作品。雖然這樣的講法我個人抱持很大的懷疑,但不管如何,在這個多數藝術家往往貪多求快的投機世道裡,他的作品除了在古典與當代中求取技術與觀念上的完美衡平外,也特別異於歐洲繪畫體系,加入了不少美國風情畫傳統,以及美國現代繪畫藝術經典大師愛德華.霍伯(Edward Hopper)那種經得起時代考驗,詳實掌握光影與時間本質的沉靜隱晦敘事風格。
馬克.坦西,他高超地融合眾家集大成的作品,所傳達出超越時空的象徵寓言性,以及繪畫風格上的精緻呈現,可以說已經成就了繪畫世界中崇高而神聖的永恆經典範例。
REACTIONS
1
0
0
1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