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Art Future 藝博會:將藝術導入生活,展示精巧雅緻創作!
2019-01-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今年元月底,台北地區同一時間呈現了四場藝術博覽會(參見此連結,可了解此次衛星展的內容),對於熱愛藝術的藏家與民眾而言,是個可以一覽國內及國外的多元藝術創作的好時機,同時也可以相互產生藝術品購藏的金流效益。對於展商們來說,這亦是一個可以推廣自身長期經營的藝術內容之時刻。而對於參觀的民眾,則為一覽各種年齡層藝術創作與觀察市場現象,並給予自己初次購買藝術品的緣由。
VT Artsalon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藝術家何孟娟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境畫廊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星藝術中心展出盧俊翰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其中2019 Art Future屬於首次於台北舉辦的飯店型藝術博覽會品牌,地點位於台北賦樂旅居,展期由1/18持續到1/20。相較於同時間舉辦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國際導向)、水墨現場(水墨媒材導向)、One Art Taipei(年輕新銳創作導向),Art Future在作品的呈現上,主要是以藝術創作風格精細,且適合融入於我們日常生活空間之中的作品為主(生活化藝術導向),同時也有許多藝術家都曾獲得各類知名的藝術獎項,以及許多來自國外的當代藝術創作。以下分享一些精緻輕巧的作品給予觀眾們參考。
如來自台中的美丘美朮,帶來了藝術家沐冉的版畫創作,沐冉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版畫組畢業,每幅彩色版畫的創作時程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原因在於它在色層上的考量多層次,以及構圖上的精細程度深刻,因此相較於一般版畫來說,他的創作更具有立體與深度感,讓畫面的可愛及有趣動植物造型表現上,更顯得活潑奔放。此外,藝術家更曾受邀為知名品牌「什倆漉」以及「茶籽堂」進行包裝設計。
美丘美術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沐冉的作品《旺吉》局部圖,媒材為油印木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也為展商之一,其中范嘉恩的作品曾被選入2018年度的MIT新人獎項之中,並於2018 Art Taipei 新人推薦特區展出。范嘉恩的創作以壓克力進行,主要是結合自我內在經驗和虛擬景觀之間的連結性,以探索數位秘境概念,將其畫面再現於觀者眼前,形成一幅幅被解構之後的獨特視覺場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范嘉恩的作品”world fabricating 8”。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潮時藝術長期經營台灣許多優秀的年輕藝術家,本次展覽之一的作品《彩色的花》是藝術家歐靜雲於2018年創作的新作。歐靜雲1991年出生,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創作組,主攻繪畫。作品被藝術銀行、關渡美術館、驕陽基金會等單位收藏。他的畫面整體色調繽紛燦爛,並搭配著許多被切割過的神祕背景與前景的動植物對照,看似極度寫實的真實場域,實則超現實。藝術家透過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曲度落差,打破了觀者對於既定慣性空間的理解,並延伸出無盡的想像空間,將我們一同帶入畫面的旅途與故事之中。
潮時藝術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歐靜雲的作品《彩色的花》局部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新苑藝術帶來丁建中的創作,1983年出生,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光」在他的作品當中,佔具有非常重要的元素,特別是用來呼應空間當下的原先環境狀態,並可藉由時間的演變,延伸出溫度、濕度等感官知覺想像及體驗,討論身體與記憶之間的連結。此外,丁建中更曾經獲得「台北美術獎」優選、「台北藝術博覽會 - 新人推薦特區」等相關殊榮。
新苑藝術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丁建中作品” untitled” 。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絕對空間展出劉文瑄的錄像裝置作品《請把我吹向一個無人的天空》,藝術家2007年畢業於美國舊金山藝學院,隨後進入紐約市立大學杭特學院藝術研究所。2016年入圍將港Sovereign傑出亞洲藝術獎決選,作品被各大美術館及藝術空間邀請展出,如澳洲雪梨白兔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等。此次展出的作品,藝術家靈感源自蘇格蘭格蘭菲迪酒廠駐村時,受到當地開闊的地景所啟發。主要以鏡面電風扇反射自然中流動景象的錄像裝置呈現,目的是以實物轉動與影像進行對話,捕捉創作時刻的心靈悸動。
劉文瑄作品《請把我吹向一個無人的天空》,單頻道錄像裝置,6分20秒,尺寸依展出現場而定。圖/Art Future提供
丹之寶 BhutanArt Gallery為台灣唯一取得不丹的VAST藝術中心(Voluntary Artists Studio, Thimphu)所授權的畫廊。VAST藝術中心為不丹當代藝術之父Asha Kama自英國留學歸國之後,試圖引進西方當代美學,並與在地傳統文化融合的過程之中,受到不丹皇室的支持所創立,當時的時間點為1988年。而負責人呂若潔發現他們的創作內涵可以完美的詮釋,與結合了當代藝術的創作走向與宗教內涵時,就長期的關注與研究,並來回奔波兩地,目的是希望能將這些具有原創性表現的藝術創作,引入台灣,讓更多人可以欣賞及接觸。歷經多年準備,終於在本次的2019 Art Future之中,向觀者分享。
其中展出的作品之一《THE DIVINE GALLOP 幸運神獸》為不丹新生代藝術家當中,非常受到注目的藝術家Pema Gyeltshen,他的特色是以經文內容入畫,字體的部分則為藏文書寫,也就較為古老的語言。舉例來說,他主要是透過將佛教五色旗經幡文字,如唵嘛呢唄美吽(藏文:ཨོཾ་མ་ཎི་པདྨེ་ཧཱུྃ),將其書寫在畫作的壓克力顏料上,並藉由均衡的排列,讓畫面產生如書卷般的立體感,足見畫工的細膩,目前是不丹唯一的一位可以完成的藝術家。同時,藝術家也將經文內容延伸到畫面上,以該件作品來說,圖像中的馬代表著佛教文化中的佛坐騎,被稱之為「風馬」,常見的形象為踏風而來。
丹之寶 BhutanArt Gallery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Pema Gyeltshen,THE DIVINE GALLOP 幸運神獸。圖/丹之寶 BhutanArt Gallery提供。
來自台北的歌德藝術中心展出版畫藝術家饒祗豪的作品,其為馬來西亞華僑,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主修版畫。曾於馬來西亞的畫廊及台灣美術館舉辦過個展及聯展,如馬來西亞吉隆坡ARTrageously Ramsay美術藝廊、台灣桃園襲園美術館等,更曾獲的許多版畫藝術獎項之殊榮,如中華民國第29屆版印年畫首獎等。
饒祗豪的作品內涵與其生命經驗有關,如畫面中常見結合來自家鄉馬來西亞與台灣文化的圖像,將其以鮮明對比的色調,整合於畫面之中,並透過具象空間的背景,映照出畫面的神祕感,並讓前景的色彩與線條的動感,更為明顯突出,藉此訴說出一段來自藝術家心象記憶空間的旅途。此外,藝術家在技法的表現上精湛,如該件版畫作品的線條轉折多元,圖層多樣性繁複,色塊表現具有強烈的立體感。
歌德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圖/歌德藝術中心提供
饒祗豪作品《鹿兒圖》。圖/歌德藝術中心提供
除了上述的作品以外,現場還有許多技法特殊以及創作概念多元的藝術品等著被大眾來逐一發掘,同時價位也都非常親民,展經歷也相當的豐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參展所帶來的藝術家年齡層大約都在30-40歲左右,雖然在藝術創作這條漫漫長路之中,仍屬於較為年輕的範疇,不過在觀念以及創作手法的表現上已相當的熟稔,同時作品調性也很能與當下生活的我們之空間、環境相互融合。此外,錄像類的裝置創作在飯博型態的展會當中,比重也日趨增加,顯示該類媒材在台灣市場的接受也日漸提高,逐漸地與國際同步。
絕對空間展出劉文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黎藝術館展出藝術家駱志豪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資訊
名稱:2019 Art Future
地點:台北賦樂旅居(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56號)
時間:2019.01.18-2019.01.20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4 ART FUTURE 與視盟攜手合作,匯聚亞洲多國藝術家迎來首次最大規模展會
2024-01-05|撰文者:張家馨4520
博覽會作為一種品牌索引 從 2022 Art Future 藝術未來看臺灣的飯店型博覽會
2022-01-15|撰文者:張家馨5167
藝術與數位的生態實驗 ART FUTURE 藝術未來 X 「黑青」附共生
2022-01-1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347
2019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榮獲臺灣會展獎-優勝
2020-09-06|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2292
2019 全國博物館論壇落幕 鄭麗君:組成政策專案小組 建構博物館專業自主發展體系
2019-12-23|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50
以高美館典藏實踐「藝術生活化」,一起沉浸在繪本書的藝術視界吧!
2021-03-05|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