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解謎】 是什麼造就了燃燒的向日葵?梵谷在英倫的三年旅居。
2019-04-12|撰文者:林侑澂
1876年7月,梵谷任職的學校遷移至倫敦西部,鄰近泰晤士河的艾爾沃斯( Isleworth),梵谷也隨著這次遷校一起回到了倫敦。現在的艾爾沃斯已經是一個綠樹成蔭的郊區,但在當時是一個基層勞工的社區。梵谷幾次在書信中提到,這個地方就像狄更斯(Charles Dicken)的小說「我們的共同朋友/Our Mutual Friend」中的場景情節一般的貧困。這樣的生活環境讓梵谷產生了諸多的思考與感觸,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梵谷開始顯露出他「永遠幫助窮人和需要幫助者」的特質。
朱塞佩德.尼蒂斯 Giuseppe de Nittis,《倫敦的維多利亞堤防 The Victoria Embankment, London》,畫布油畫,1875,私人收藏。圖/維基藝術 WIKIART。梵谷在遇見此作後寫信給西奧表示:「當我看見這件畫作,我感受到自己有多麼喜愛倫敦。」
這一次再度回到倫敦,梵谷的居所沿著泰晤士河可以很容易地拜訪擁有豐富藝術收藏的漢普頓宮(Hampton Court Palace)。再次接觸到藝術的梵谷,沉浸在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霍爾班(Hans Holbein der Jüngere)和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的畫作之間。在寫給西奧的信中再次地寫下:「再次看見畫作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
隨著心境的好轉,梵谷很快地找到了更讓人滿意的教學工作。他開始在由瓊斯牧師(Reverend Jones)經營的學校中任職。牧師安排他在綠托漢區( Turnham Green)的教會學校服務。這段期間,牧師也鼓勵梵谷試著成為一名巡迴傳教士。或許是試圖透過宗教的力量尋找心靈的安適,梵谷很快地就在倫敦各地開始了他的傳教生涯。給西奧的信中提到也敘述起了他的傳教生活:「明天我必須往返倫敦最偏遠的兩個地方,如果你到了白教堂(Whitechapel),你會看到在狄更斯小說中敘述的最貧窮的場景,當你跨過泰晤士河,你會看到像在一個蒸霧瀰漫的路易斯海姆(Lewisham)。」
《倫敦西南區的梵谷街路牌》。圖/取自London Postcode Walks
三度往返倫敦,梵谷在這座城市留下的畫作不多。但卻在這裡經歷了青年人生中的諸多轉折。今日的倫敦還留有許多他的足跡。尤其是托克韋爾區的哈克福德路87號近期正進行整修,未來將會作為青年藝術家和作家的交流中心使用。此區的花園也曾出現在梵谷與西奧的書信往返中:「這裡無疑是個美麗的地方,即使它在市中心,但所有的花園中的花都一起出現了!這裡有百合,山楂和金蓮花,這裡的栗樹也生長得非常壯觀。」而在故居的對街,有一間以梵谷命名的學校,附近也有一條名為梵谷的步道。
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行動中的囚犯 Prisoners Exercising》,畫布油畫,80 x 64 cm,1890,現藏於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圖/取自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 © 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 Moscow
相當可惜的是,美術史之中並未留下梵谷所描述這些景緻的畫作。梵谷關於倫敦的繪畫,最廣為人知的是作品是「行動中的囚犯」,這件充滿隱喻的自畫像,靈感來自古斯塔夫·多雷(Paul Gustave Louis Christophe Doré)為新門監獄(Newgate Prison)所做的雕塑。
《行動中的囚犯》中的囚犯們被限制在了在狹小的空間,畫面右下角、身著制服的執法人員則是看著囚犯們繞著圓圈行走。彩度偏低的藍綠色,讓上方小窗的光線顯得更加幽暗。後世並沒有留下梵谷對於此作的更多描述,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梵谷在離開倫敦的四年後會畫下這件作品。我們卻可以透過主題和筆法,看見此刻的梵谷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首次到達倫敦、躊躇滿志的青年了。
即使身處倫敦時的梵谷並不是為畫家,倫敦帶給他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卻有如一顆充滿故事的種子,讓十年後的梵谷創作出了驚心動魄的場景與人物。梵谷在1876年12月回到了故鄉荷蘭,並且到了歐洲其他地方。卻不知原因再也未曾回到英國。他接下來的人生前往了比利時的博里納(Borinage)繼續為貧困的礦工們傳教,貫徹著他對於純粹良善的追求。在傳教生涯結束後前往法國,至此梵谷的人生義無反顧地專注於繪畫。
然後,梵谷為藝術史留下了一頁扣人心弦的篇章。他在生命晚期透過繪畫試著自我救贖,也讓人們在受困時,能夠得到一份共鳴甚至安慰。對於美學,甚至諸多學科留下了不可取代的影響。現在梵谷的作品被全世界各大美術館收藏,若有機會一觀。相信即使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但面對這些畫作時,都會有所觸動。
文森.梵.谷 Vincent van Gogh,《帶著灰帽的自畫像 Self-portrait with grey felt hat》,畫布油畫,43 x 37.5 cm,1888,現藏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圖/取自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Vincent van Gogh Foundation)
更多關於梵谷的訊息請進這裡
資料來源:wikipedia/The National Gallery/ Van Gogh Museum/ Tate Modern Museum/BBC ART/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London Postcode Walks/ 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
近期相關新聞:梵谷的向日葵將首次離開歐陸 2020年借展日本兩大館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術解謎】不完美、慾望和毀滅, 提香「六幅被稱為詩歌的畫作」16世紀後首次重聚。
2021-08-30|撰文者:林侑澂35136
【藝術解謎】文藝復興最強大姓氏:麥迪奇,支撐了輝煌時代的起點,善用了人文主義的復甦。
2021-07-19|撰文者:林侑澂47935
【藝術解謎】當藝術詮釋「男性裸體」時,如何解析其中的慣性認知與意識形態?
2021-07-06|撰文者:林侑澂25171
「梵谷:尋光之路」在富邦美術館盛大開幕!荷蘭真跡來臺,用藝術家生命中的「光」策展
2024-08-24|撰文者:富邦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040
荷蘭兩大機構強強聯手,呈現藝術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大型回顧展!
2024-06-2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2539
拼湊梵谷的容貌:那些藝術家眼中的梵谷和他的自畫像
2022-03-03|撰文者:張家馨18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