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史《藝術祂在想什麼?藝術最終想要什麼?》
2019-04-23|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前言與摘要
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也已經有多種不同的答案,然而,在人類上萬年的歷史當中,這個問題的回答卻也不斷在演變,直到現今的當代藝術甚至已經到了令人眼花撩亂的地步,然而又為何會如此呢?我們認為從全球藝術史演進的過程看來,藝術很像是「有意圖地朝著某個明確的方向」在推進,那麼藝術在想什麼?在做什麼?藝術最終想要什麼?如果我們嘗試用類似「擬人化」的方式去理解”藝術這個人”,或許可以產生很多新的見解與啟發。我們將分成下面五個部分來探討: (一)藝術不只是什麼?(二)藝術演進的「奇點」(singularity)有哪些?(三)藝術的主體「意識」與「意圖」?(四) 藝術最終想要什麼?(五)今後的人類又該如何看待藝術?也許,我們面對當代與未來的藝術作品時,心裡仍將充滿疑惑,但如果站在本文章更高的格局與時間跨度上來看藝術這個有意識的主體,又或能瞭然於胸,因為我們終究真正認清了藝術。
吳昌碩|紅梅綠萼圖軸118x50cm;林風眠|溪畔秋色 64x65cm;戰國 銅鎏金龍紋柄佩劍 L:37cm
溥心畬|半壁秋風(局部) 11x119cm
(一)藝術不只是什麼?
「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是圍繞藝術家、收藏家、學者、觀眾甚至一般人心中的核心問題,有趣的是不同的人常有各自不同的見解與答案,我們先來看看幾個一般最常見的想法。
吳湖帆|秋壑丹楓71x35cm;龐均|百合構成 170x170cm;常玉|馬(藝術微噴)
藝術就是美與好看?
「藝術不就是感覺美的東西嗎?」「藝術不就是好看的東西嗎?」這是一般人最常對藝術下的其中一種定義,這個說法也並非完全不對,但如果我們進一步探詢這樣的問題:那麼如果大部分人都覺得某張畫不好看,就不能算是藝術品嗎?因為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所以算不算藝術都是靠自我認定?有些畫作刻意去寫實哀傷、殘忍甚至血腥的題材,因為看起來不討喜所以就不是好藝術嗎?難道藝術除了感官的美與好看之外就沒有其他更深層的哲理或象徵嗎?等等這些問題似乎都沒辦法完全只用美與好看的角度來解答,所以藝術還有包含哪些其他的功能和意義呢?
張大千、黃君璧|高仕圖62x57cm;王攀元|夜空 64x52cm
藝術就是有歷史的古董?
即使是當時一般日常使用、具備特定功能性、不見得特別考量外型之美的花瓶、香爐、武器等物品,經過了數百年以上的歷史之後,卻都成了具備藝術價值的古董藝術品,在拍賣場上也屢屢出現驚人的成交價格,事實上,因為一件有歷史的古董不但記錄了當時人的生活,也可能融入了創作者當時的思考、技藝、對於材料的理解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例如古代鎏金佛的工匠常於製作過程中因為汞中毒而賠上性命),所以這些古董自然代表著很高的藝術價值。然而,這些創作難道就一定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成為古董之後才有藝術價值?才叫做藝術嗎?那麼像西方的畢卡索,或者東方的張大千、溥心畬、吳昌碩、李可染等畫家,都是在世時候的作品就受到廣大的肯定,這又該怎麼解釋呢?
清乾隆 沉香御題詩香爐H:29cm/耳距:23cm;清乾隆 珊瑚紅地粉彩佛蓮托八寶紋花觚 H:27cm;14/15世紀 銅鎏金馬拉王朝寶冠釋迦牟尼佛 H:28cm
藝術就是炫富、炫格調、炫品牌的工具?
有人這麼說:「家中客廳牆上的那幅畫,就代表著主人的財富與品味。」確實,知名藝術家的藝術品有時就像Hermes、LV、Chanel等高端品牌一樣,就像一進門看到朋友家裡掛著張大千、溥心畬的畫或于右任的書法,誰會感受不到這位朋友的財力與品味呢?這時候張大千、溥心畬、于右任等大師作品又成為一種類似展示高端品牌的工具,又比如看到有人收藏KAWS、Jeff Koons、Damien Hirst、班克斯、村上隆、草間彌生、奈良美智等當代知名藝術家的作品,誰會不知道這背後所代表的潮與格調呢?然而,藝術的存在就只是為了這麼表面甚至膚淺的目的嗎?
張大千|山廚清供 31x45cm;于右任|草書錄自作詩四屏131.5x34cm x4
溥心畬|仿古山水冊頁十開 26.5x17cm x10
我們常常只看到藝術的皮與肉卻忽略了藝術的骨、髓以及…腦
上述提到的三點可能很符合一般人剛開始對藝術的初步認知,然而我們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這並非藝術的全部,有關藝術還是有太多的問題無法用上述三種角度來解答,或許可以更直白地這麼說,本文到目前為止我們僅僅看到藝術一部份的皮與肉,而藝術背後真正的「骨」與「髓」又是什麼呢?甚至,藝術其實還藏著一個所謂的「腦」或者說「意識」嗎?這才是本文接下來將嘗試探討的主幹。
KAWS|SEEING BY KAWS LAMP H:37cm、底座H:20.3cm;JEFF KOONS|BALLOON DOG (YELLOW) D:26cm;村上隆|LV (三件一組)super flat colorful、I love super 版畫50版 22x9.5cm x3
張大千|紅梅(局部) 29x39cm;溥心畬|雙馬圖 82x40cm;吳昌碩|篆書七言聯 123.5x29.5cm x2
而為了要切入這些問題,我們得先拉開時間的跨度,從藝術的演進過程當中有哪「奇點」(singularity)開始談起,這些也將包含著人類的意識、圖像、語言、文字、信仰、共同想像等關鍵議題。
張大千、溥心畬|瞿峽舟行圖 29x75cm
REFERENCE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嘉美館推出《起始的地方─謝牧岐個展》,對話藝術史的創作與延續
2024-11-13|撰文者:嘉義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18
國寶〈甘露水〉現身日本,今隆重開箱! 首度海外參展「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2024-09-02|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043
「鯤鯓漫波」:臺南美展40年與其地方性美學文化的發展路徑
2024-08-24|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5055
忠泰美術館《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衛星展區,首度將展覽延伸至NOKE忠泰樂生活Uncanny空間
2024-05-17|撰文者:忠泰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58
忠泰美術館國際巡迴攝影藝術展《文明:當代生活啟示錄》, 跨國聯合製作約兩百件作品 反思人類的當下與未來
2024-03-15|撰文者:忠泰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596
臺灣藝術家安聖惠、張徐展受邀參加澳洲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導演蔡明亮回顧展同場展出
2024-12-02|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