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產業

專題企畫

拍賣時事觀點

用三十年追上三百年-這些拍賣公司的崛起與挑戰–2019年帝圖夏拍分析

藝術市場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書畫拍賣公司拍賣

2019-08-22|撰文者:劉家蓉、石浩吉

(二)東方藝術品於拍賣舞台發展的三個階段
從原本重農輕商的封建經濟,直至19世紀資本主義列強帶進拍賣活動的交易型態,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形成規模則始於1992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將中國藝術市場以時間分為三個階段:1992年-2002年、2003年-2012年、2013年至今,拍賣事業本質與本真上也在各個階段實現了使命與價值。
1992-2002年:一段經濟崛起買回歷史的歷史
經濟的復興與文物藝術品拍賣事業的復興息息相關,在1990年代的中國可以感受到這股風潮。當時改革開放後經濟崛起,帶動民間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視,對收藏的熱情高漲,80-90年代掀起文物商店潮盜墓猖獗可看出文物交易火熱。這個時候文物交易自然地接軌「拍賣」這個國際風行的藝術品交易型態,1986年9月10日廣州拍賣行成立;1988年5月,一場北京拍賣會上贏來第一位中國藝術拍賣市場上的外國買家;同年6月北京拍賣市場與北京文物商店合作舉辦文物專場拍賣會,包括瓷器、書畫、絲毯等。文物藝術品只是開端,很快地,現當代書畫藝術品拍賣活動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價值開啟新的扉頁1992年10月3日,深圳市動產拍賣行舉辦「首屆當代名家書畫精品拍賣會」,共推出何海霞、程十髮、崔子範等書畫大家97件作品,成交83幅,成交率達85%,其中全場最高價為何海霞的《雄心壯太華》,以12.5萬港元成交,引起熱議。此時繪畫名家作品不再由畫店訂定售價,同年10月11日,「92北京國際拍賣會」由香港拍賣行的拍賣師胡文棨主槌,為第一場按照國際規範拍賣流程進行的文物拍賣會,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藝術品拍賣會。
圖/ 董其昌|山水(御題詩) (左);徐悲鴻|群樂 (中);宋/元 哥釉貫耳瓶 (右)。
199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1,980萬元RMB買下稀世珍寶北宋張先《十詠圖》,首開公營博物館透過拍賣市場購買文物先河,此後拍賣公司積極從海外徵集中國文物藝術品。當時中國國家文物局與海關總署共同制定了《暫時進境文物復出境管理規定》,規定因修復、展覽、銷售、拍賣等原因,經過中國海關驗封和文物部門驗證登記後攜帶入境的中國文物,可以根據攜帶者的意願重新出境,推波助瀾中國文物自海外回流。隨著拍賣市場的發展,回流文物的規模、檔次和價位逐步提高。根據,《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統計,1994-2004年透過拍賣之回流藝術品共超過5萬件中貿聖佳2002年從海外徵得曾著錄於《石渠寶笈》的唐閻立本《孔子弟子像》摹本,為目前已知尺幅最大、人物最多、畫工最細、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以800萬元被首都博物館購藏。同年的拍賣場上,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研山銘》以3,299萬元被國家文物局拍下。2003年中國嘉德從海外徵得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2,350萬元成交,而這件2009在北京保利以6,171萬元RMB拍出。
1995年,北宋張先《十詠圖》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1,980萬RMB拍得。圖取自《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
追尋中國文物藝術品外流的軌跡,幾乎就可以推測當時拍賣公司徵集拍品的腳步行經了哪些路線,從最早的香港、台灣,到日本、東南亞,直至歐美。所徵集回流的拍品年代、文物種類越來越豐富,從當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古代書畫傳統的書畫與瓷器外,也擴展到了印璽、佛像、銅器、錢幣等等。可以說拍賣業者敏銳地判斷與順應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和文化的潮流,足跡遍及世界,而這些海外回流文物進一步活絡了新興發展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統計1994年至2014年20年間,透過拍場回流文物已超過10餘萬件,2010年單年度回流文物拍品成交1.8萬件,成交額81.6億元,國寶級文物藝術品,紛紛在拍賣場上,被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各大博物館競得。然而,這些東方藝術品要說到能真正跨入全球舞台,是從2001年中國加入WTO搭上全球化與世界工廠的背景下產生。
中貿聖佳2002年以3,299萬RMB拍出宋代大書法家米芾1102年作品《研山銘》(左)。2003年中國嘉德從海外徵得宋徽宗《寫生珍禽圖》以2,350萬元成交,接著2009年在北京保利以6,171萬RMB拍出(右)。圖取自《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25周年報告》。
2002-2012年:十年輝煌時期稱霸全球藝術品交易舞台

經歷了前述十多年市場重視文化價值買回回流文物刺激藝術品交易的培育與發展,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在2000年後價量齊揚,呈現巨大的井噴式成長,來自於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成為世界工廠並帶起了第一批積極買回自己文化的富人。如此巨大的收藏需求之下,在2005年前後又出現了一大批新興拍賣行,包括北京保利(香港保利成立於2012年)、北京匡時、西泠拍賣等來滿足這個內需消費市場,它們搭上中國經濟起飛和消費文化盛行列車,在進入市場之初即經歷快速且繁榮的擴張,而他們的出現和運作,讓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吸收了更多的社會資金,整個市場的投資氛圍相當熱絡,從此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式成為一個投資的市場
 2018帝圖藝術拍賣會上百萬至千萬之拍品價格區間熱門:乾隆書法「介壽」(左)、溥心畬松壑秋霽(中)、張大千霍山瑞藹(右)。圖/ 2018帝圖藝術拍賣會熱門拍品:乾隆書法「介壽」(左);溥心畬松壑秋霽(中);張大千霍山瑞藹(右)。
從張大千與溥心畬近年的作品拍賣價格走勢,也可以看到自2000年至今張大千與溥心畬每平方尺拍賣均價長線上升,2005-2012年一段時間張大千的價格出現較大的漲幅,張大千在2009年突破每平方尺20萬RMB均價,之後就呈現井噴的走勢而一去不復返,後來更曾不只一次突破每平方尺100萬RMB。在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高速發展的這一階段,拍品價格屢創新高,藝術家、藝術經紀人、拍賣行、古董商各方都享受豐厚的經濟回報。一件過億的拍品,也開始刺激大眾去思考其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甚至美學價值,並吸引國際買家的關注,造就了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功。 
溥心畬與張大千作品近年拍賣價格分析(單位: RMB元 / 平方尺)
資料來源:重新評論「南張北溥」的價值與價格。雅昌;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2013-2017:東方用三十年追上西方的三百年之後的下一步?

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隨著生產力發達,成為具有規模的行業,西方世界藝術品拍賣巨頭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拍賣行分別於1744年、1766年成立,至今發展了近三百年,而以中國嘉德與保利拍賣為首的東方拍賣公司,僅花了三十年時間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向全世界展示這些承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美學價值的文物藝術品的魅力。根據雅昌藝術網與Artprice《全球藝術市場報告》,2017年拍賣成交總額前20強國家排名,中國藝術拍賣總額以51億美元和89,412件拍品領先美國的49億美元和81,938件拍品,至2017年,東方拍賣市場已經超越了發展悠久的西方市場。為什麼這些東方的拍賣公司可以用三十年就追上西方的三百年呢?
(1)首先,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後用人類史上罕見的速度成為世界工廠,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內需消費市場;(2)而2002年以後碰巧也是網路世代的來臨與全球資訊的大爆炸,東方富人開始很容易的取得東西方藝術的資訊與相對價值,並開始買回具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經典大師的作品,而西方藏家也逐漸發現東方畫家的市場潛力與投資價值;(3)那市場看到了東方畫家的甚麼價值呢?相較西方繪畫多年來其實並沒有一個鮮明的「主流畫派」一口氣貫穿各個時代,無論是古典畫派、印象畫派、野獸派、立體派等都在出現之後又被另一個不同(甚至完全對立)的畫派所顛覆,反觀東方獨有的文人畫幾乎以完全主流的形式持續了超過一千年歷史,(詳見石浩吉、劉家蓉已發表之文章:東西方繪畫與藝術的差異從何而來?往哪裡去?)。而在儒家思想的框架下,東方特別講究師承的傳統以及繪畫技巧的傳承,因此清末民初會出現張大千、溥心畬、齊白石等將中國繪畫集大成的經典大師,而在東方經濟與文化崛起之際以及網路資訊時代,這群新崛起重視歷史與文化價值的收藏家,自然而然地相當看重這批記錄了中國歷史上特殊儒家思想與國家經濟制度最直接且真實的藝術產物─上千年來「一脈單傳」且在未來很可能(甚至已經)絕跡的文人畫。
圖/ 溥心畬|臨宋院本戲猿圖 (左);張大千|黃山雲松圖 局部(右)。
未來東方畫家能否繼續於全球藝術品市場稱一方之霸,是向上或者停留在目前的水準?其結果應該端賴中國未來頂層思想與經濟改革開放的進度,也端賴東方藝術家學習並融合東西方媒材與技巧的程度。常玉、朱德群、趙無極等東方畫家完全以西方油畫來融入東方的元素、思維與素養,其作品也成為全球拍賣場上極受到關注的常客,常玉的作品更可能已經重新定義了文人畫,並啟發了文人畫在全球態勢的未來發展。而過去三十年這些東方拍賣公司在如此背景之下又是如何運作兩岸三地市場的呢
常玉|四女裸像(藝術微噴);太極圖常玉|四女裸像(藝術微噴);太極圖

藝術市場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書畫拍賣公司拍賣
REACTIONS
喜愛

3

好美

0

20

15

厲害

8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