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現代藝術「動物也會說人話?」─ 美國畫家威廉·霍爾布魯克·比爾德 WILLIAM HOLBROOK BEARD
2019-09-16|撰文者:詔藝
「有些人對著動物說話。但卻沒有太多人聽牠們所說的話。這就是問題所在。」 - 小熊維尼創作者A.A.米爾恩
"Some people talk to animals. Not many listen though. That's the problem." ― A.A. Milne
威廉·霍爾布魯克·比爾德。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比爾德,《The Runaway Match》,油彩畫布,187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威廉·霍爾布魯克·比爾德(William Holbrook Beard,1824 – 1900),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派恩斯維爾(Painesville, Ohio),父母親各是來自英國和蘇格蘭的移民。他的繪畫生涯大部分是自學成才,幼年時與他也是畫家的哥哥詹姆斯·亨利·比爾德(James Henry Beard, 1812 – 1893)最初是從肖像畫開始入門,但他同時也對描繪存在於自然界中的事物保持高度興趣。比爾德長大離家後去了紐約市,以繪製肖像作品維持生計,但不久後他為了進修,到德國杜塞道夫繪畫學校(Düsseldorf school of painting)學習二年,建立起更扎實的繪畫基礎。留德期間和美國著名的哈德遜河畫派(Hudson River School)的幾位畫家,如Albert Bierstadt、Sanford Gifford和Worthington Whittredge等這團體中幾位領袖逐漸熟識,因此他的作品也深受美國浪漫主義的影響,這在其早期的繪畫中,都可以明顯看到受這個畫派影響的風格和技法。
Albert Bierstadt,《Among the Sierra Nevada, California》,油彩畫布,1868。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Sanford Gifford,《October in the Catskills》,油彩畫布,188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比爾德於1858年回到美國,在紐約布法羅(Buffalo)開設了一家工作室,期間他遇到了著名肖像藝術家Thomas Le Clear(1818-1882)的女兒,也就是他後來的妻子Caroline Rebecca Le Clear。他於1861年成為國家設計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的會員,他所繪製的肖像、動物和風景畫,逐漸為他在畫壇建立起聲譽。比爾德曾考慮致力於和哈德遜畫派相同的風景畫類型作品,也因此花了一段時間去做實地景物的查訪。不過依據現存資料顯示,他在勘景後的文件中曾表示,當他親眼目睹這些地方後,覺得去描繪這樣的景物過於單調乏味,而他對於純粹自然風景畫作的興趣也因此逐漸淡去。
其職業生涯的後四十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紐約的工作室中製作以「人獸混種」面貌為主的作品,直到1900年去世。他所創作的人獸混種作品,多以各種動物頭部置於人類身上的型態出現。雖然這種將繪畫早在遠古就曾出現,比爾德並非這種類型風格的第一人,但這位藝術家最終以他生動而反映現實的人形動物諷刺主題作品,在美國藝術史上留下了足跡。
REACTIONS
5
3
5
13
3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桃李春風-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近百件作品匯聚藝術薈萃,紛呈地方豐沛創作量能
「浪花空間」-2026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學生進駐計畫徵件中,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