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19-10-31|撰文者:林侑澂


吉拉德・拉特曼,《工作坊》,2013,三頻道錄像裝置,08分01秒。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吉拉德・拉特曼(以色列)在威尼斯雙年展以色列國家館所發表的作品《工作坊》,也參與了本屆的亞雙展。在虛擬的紀錄片中,一群人從以色列的地底開始挖鑿隧道,最終到達了展覽會場。從展場的地下冒出來的這一群人,接著使用黏土雕塑自刻像。雕塑的過程中,畫面中的人物卻顯得越來越瘋狂,甚至開始對著插在黏土上的麥克風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
吉拉德提到,這群人在挖鑿地道的過程就彷彿在尋找一條逃跑的路線,而在雕塑自刻像的行為則像是一個人格與認同變形、逐漸瘋狂的影像氣氛。作品中的每一個音軌最終都進入到DJ的工作台,並且重新進行混音。音效中從冷靜到瘋狂的轉變,讓觀眾們體驗到了一個群體探詢著意識的出口、穿越邊境、進而自我塑造、自我定位的過程。
丁昶文,《處女地》,2019,強化玻璃地板、紫外線燈管、霓虹燈管、金雞納樹原材、奎寧水、多頻道錄像,尺寸依場地而異。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丁昶文(台灣)在作品《處女地》中,反映了日治時期台灣最大規模的植物實驗。當時台灣的自然環境是瘧疾病媒蚊的理想繁殖地,而治療瘧疾所需的藥物奎寧,則是多產自南美洲的「金雞納樹」。日人為了更有效的掌握台灣,並進軍東南亞擴張勢力,將金雞納樹引進台灣種植,並且成功地製成藥物。然而奎寧具有強烈的苦味,日人為了讓士兵能夠更容易入口,也在當中加入了其他成分製成通寧水。握有奎寧的日人,掌握了深入熱帶甚至拓展殖民的機會,間接的對於當時的亞洲局勢產生的深遠而沉重的影響。
作品以敘事錄像、金雞納樹標本和通寧水三種主要元素組成。透過冷光燈的照射,讓通寧水發出螢光,形成類似酒吧舞池的迷幻氛圍。奎寧作為「解藥」帶有多重含義,無論是身體上或是心靈上。反映出(被)殖民性就有如箝制意識的框架,在我們不自知的情況下,左右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模式。

國立臺灣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許家維何子彥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1

0

3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