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Taipei Connections》佳作選:「少即是多,小即是大」─ 英國畫家 克里斯托弗•奧爾 Christopher Orr
2020-05-08|撰文者:詔藝
“Less is more.”-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少即是多。」─ 德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2020 年一月中旬,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延續了前一年身為亞洲頂級藝術博覽會的熱度,官方公布逾40,000名參觀人數。無奈一月底起,COVID-19新冠病毒肆虐,數月來,全球已經累計確診近400萬,死亡人數已接近30萬人,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最嚴重的公衛災難,造成各行業經濟活動停滯,全球藝術產業也因此受到重大影響。所有可能引起群聚效應的處所幾乎無一倖免,絕大部分都關閉以避免造成進一步災情。無論商業或美術館單位,只好另尋出路,先後轉戰網路平台,數位生活圈擴增的機緣自從三月的香港巴塞爾藝博(Art Basel in Hong Kong)採用「線上展廳」(註1)起,瀏覽網路看作品成為藝術愛好者不得不接受的生活日常。
儘管在現場親炙作品所帶來的樂趣與經驗無可取代,但隨著疫情所造成的衝擊將持續一段時間,觀看和銷售藝術品的管道,也持續透過科技技術的革新逐漸進化。《台北當代》主辦單位採取了保守的策略,推出了為期約十日的〈Taipei Connections〉特別活動,提供一個測試線上銷售市場的機會,成為收藏家們減少出門的一個小確幸。
大體說來,此次於線上展示的作品中,已經有不少曾經在一月的實體展覽中展出過。又或許因為主辦單位對於線上瀏覽技術面的優化能力不夠熟悉,伺服器似有壅塞現象,導致介面的流暢度有待提升,使用者介面不甚友善,圖片的解析度也有待加強。然技術面歸技術面,在這樣規模的藝博會中,有趣的作品總還是有的。
Taipei Connection官網。Courtesy OCULA and Taipei Dangdai
1. 克里斯托弗•奧爾(Christopher Orr)
克里斯托弗•奧爾(Christopher Orr),1967年出生於蘇格蘭海倫斯堡(Helensburgh),年輕時曾在印刷廠工作過,大學部就讀於蘇格蘭鄧肯喬丹斯通藝術設計學院(Duncan of Jordanston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2003年取得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 London)碩士學位。他很早就開始和世界頂級的豪瑟沃斯畫廊合作展覽,也曾在紐約和倫敦幾個知名畫廊,如Ibid Gallery、HdM Gallery合作過品質頗受肯定的幾個大型個展。
藝術家奧爾。
奧爾,《Untitled (Radar Man)》,油彩畫布,2005。©Christopher Orr Courtesy Christie’s
奧爾以其微型細膩又引人入勝的古典奇幻油彩繪畫著稱。他的作品在畫廊的展場中如果不夠仔細,很容易就被錯過,因為它們總是位於從遠處觀看時,看起來不甚起眼的那幾件深棕色作品。一旦近距離欣賞,他在小型畫布上所創造出的宏大、古典又奇幻的世界,終將深深吸引住觀者的目光與思緒。張張既神秘又緊湊的油彩作品,往往與畫廊內偌大的白牆場,產生強烈的對比。
他著實是位非常與眾不同的畫家。絕大多數近現代畫家往往在經濟獲益的考量上,爭相將作品越做越大,或是在繪畫內容上想利用投機取巧的獵奇方式博取眾人眼球,並利用社群網站上爆炸性大數量的作品來搾光觀眾的時間。在這樣的時代風潮中,這位奇特的藝術家竟無視網路媒體呼天蓋地的變化,維持他一貫不忮不求的創作態度,繼續以他心念所繫的小型油彩作品,在他獨特的創作道路上踽踽而行。
奧爾,《Not Stir of the Air Was There》,40.5 x 30.5 x 6 cm,油彩於木板,2019。©Christopher Orr Courtesy HdM GALLERY and Taipei Dangdai
創作風格與特色
據資料顯示,奧爾在工作室裡,存有大量的書籍和圖片檔案。他創作的過程,是從這些50及60年代雜誌上去搜尋特定的圖片,並擷取圖片中人物的既有樣貌,在去除背景後,將之構建於繪畫作品中,並賦予該圖像新的意義。在以人物作為內容核心的繪畫基礎上,奧爾加入了他費盡心思所構築出如深不見底的森林、廣闊無涯的天際,或佈局詭譎等令人細思極恐、不甚合理的室內空間,以及令人感覺莫名的情境。其中許多作品在如手掌大的畫布上,以極為精確且細膩的筆觸完成。這些作品,在畫廊陳列的空間中或許不甚起眼,但他畫作的內涵,卻得以透過高畫素的線上觀看方式完美地呈現出來。
年輕時奧爾在印刷工廠的經驗,對他如何安排作品的畫面,產生重大的影響。那個時代沒有Photoshop等繪圖軟體,所有圖像的編排全靠裁切和黏貼。但由於裁切和黏貼過程中,常常在誤打誤撞中,產生超出原先設想外不協調的美感。但也正是這樣的結果,使得奧爾的作品不受到想像力的拘束。他有意地將不需要的元素抹除,讓工作過程中不經意的錯誤,產生出嶄新的內容,而最終成為作品一部分。
奧爾在受訪時曾提到,成經風靡一時、已停售的柯達彩色正片(Kodachrome)上經典飽和色調時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因為他對於早期彩色照片上的復古美感深深著迷。雖然最終的產出並不見得是有意為之,但他認為那些早已停產的膠捲所沖洗出來的色感,已內化成為他作品風格的一部分。
細看藝術家創作的筆觸和所建構的畫面,奧爾悄悄地解構了「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將強烈的人文氣息和冷冽懷舊的詩意,融入帶有古典主義的類超現實主義作品之中。觀看他的創作脈絡,令人不得不想起幾位藝術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如英國大畫家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 -1851)的筆觸、德國浪漫主義國寶級畫家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 - 1840)的隱喻手法,以及比利時畫家麥柯・博赫曼斯 (Michaël Borremans, 1963 - )中既崇高又令人困惑不已的種種眾生相。他的作品尺寸雖然大部分偏小,但具有高質量豐富且新穎纖細的內容,將人類的想像力通聯至「一個戲劇性的迷失世界」(a dramatic lost world),除了可以挑戰觀者的想像力外,也帶著他們的心進入一個帶有浪漫主義的烏托邦之中。
透納,《Rain, Steam and Speed 》,油彩畫布,1844。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弗里德里希,《Abtei im Eichwald》,油彩畫布,181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博赫曼斯,《Hornet》,油彩畫布,2008。© Michaël Borremans Courtesy Christie’s
從奧爾的畫作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古典主義的精隨,是如何成為這位藝術家創作的養分,並予以融會貫通地被表現出來。知名藝評人邁克爾•威爾遜(Michael Wilson)於2008年9月的Artforum如此描述奧爾的作品:「克里斯托弗•奧爾的黑暗的小油畫乍看起來似乎是從某些過去的歷史中得來的。」(Christopher Orr’s dark, diminutive oil paintings seem at first glance to have been salvaged from some alternate past.)這位蘇格蘭藝術家「採用棕褐色、紅色和橙色的泥土色系,並在其表面上堆積了乾燥的刮擦顏料,以及更豐富、看起來更為新穎的介質,這位藝術家的作品令人聯想到一個戲劇性的荒蕪世界…」(Employing an earthy palette of browns, reds, and ochers, and building surfaces on which areas of dry, scraped-back pigment are juxtaposed with richer, fresher-looking passages, the Scottish artist conjures a dramatic lost world…)
奧爾,《Little We See in Nature That Is Ours》,40.5 x 30.5 x 6 cm,油彩於木板,2019。©Christopher Orr Courtesy HdM GALLERY and Taipei Dangdai
就創作尺寸來說,奧爾也幾乎沒有市場上所謂形式上的大型作品。他作品的尺寸,即使在「碩大就是美」、「大才能賣高價」等市場心理因素下,也沒有因此產生特別大的變化。較為可惜的是,這位藝術家即使在具象領域受到高度讚譽及肯定,甚至曾於2006在最受推崇的英國泰特三年展(Tate Triennial)中受邀展出,但現實面在不重視內涵,僅重視新鮮表象的商業市場上,卻感覺似有志難伸。不可否認地,奧爾的作品完美地營造出一種略帶復古情懷並帶有深刻見地的氛圍,一種悠然自得於天際的自信作品,任何一位眼睛雪亮的觀察者,都不會懷疑他對於藝術創作那種出自於癡迷的專注,一個反潮流卻品味獨特、「小即是大」的繪畫觀念新標竿。(待續)
註1:相關文章詳見2020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探秘系列(一)、(二)、(三)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術市場趨勢如何影響了2024台北當代?盤點參展畫廊反饋及銷售狀況
2024-05-1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李竺恩編輯整理15095
2024台北當代精選特輯:聚焦新、中生代繪畫脈絡與傳統工藝的當代轉化
2024-05-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李竺恩編輯整理14719
促進藝術社群聯繫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4/30開啟 Taipei Connections 全新數位計劃
2020-04-2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16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00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74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