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撰文者:林侑澂
藝氣賀成-一〇九年全國美術展交流分享會第二場,版畫、雕塑、攝影、綜合媒材類,開幕活動合照 。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美館)所主辦的「109年全國美術展」在各界的高度關注之下,現正於國美館一樓展出(展期至今年9/27)。該獎項開辦至今,迎來了第十屆的里程碑。本屆公開徵選11個類別,共徵集了989件作品。經遴選後共有127件優秀作品得獎、並參與展覽。其中金、銀、銅牌獎共32件,展覽內容相當精彩豐富。
有別於往年的頒獎典禮的形式,國美館在本屆特別舉辦了「藝氣賀成-一〇九年全國美術展交流分享會」講座活動。也同步以「零距離」為題,製作了一系列得獎者們的介紹影片。讓所有的觀眾可以透過藝術家講座和影片,看見藝術家的創作經驗,進一步對於作品所蘊含的理念、情感、方法能夠有更全面的瞭解。
藝氣賀成系列講座共舉辦三大場次,其中版畫、雕塑、攝影、綜合媒材四大類別的主題,於8/1 (六)在國美館演講廳舉辦。國美館林志明館長特別在開場致詞時提到:「考慮到疫情的關係,今年的頒獎典禮改以分享會的形式舉辦,相信這會是一個成功的交流機會。」期許全國美展不單單是一個送件、評選、頒獎、展示的過程,也同樣是一個深入探討藝術課題的機會。
【版畫類】得獎者及與談人。由右至左:評審委員林雪卿、黃得誠(金牌獎)、盧芷苡(銀牌獎)。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雪卿評審委員在分享會中提到,根據送件 / 得獎的比例而言,版畫在全國的創作群體人數比例並不多。但是就近期國美館所發表的《國際版畫雙年展》和《版印潮》兩檔大展來觀察,台灣在版畫創作的能量依舊是可觀的。本屆版畫類的參與作品無論在形式或內容,都具有高度的完整性。
版畫作為一個由印刷工業演變而來的藝術手法,其中手工、間接、複數的影像特性一直是魅力所在。黃得誠認為,即便在這個數位技術發達的時代,版畫中手工複製的溫度、身體投入的精神性依舊是無可取代的。盧芷苡進一步的討論到,當創作版畫運用到多種的材質、技法時,過程所留下的痕跡也都會是特別的。兩位得獎者也對於印痕的運用(保留或消除)交流了不同的意見。然而技法的呈現,只要符合藝術家的想法都是適當的。而這樣不同意見的討論,也正體現了交流會的意義所在。
黃得誠(金牌獎),《與妳相遇的那片海》。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得誠的作品《與妳相遇的那片海》,延續著近年來關注的「空空的」感覺。藝術家對於遠大的風景、遼闊的空間有著敏銳的感受。畫面所敘述的並非是特定的故事或議題,而是藝術家自身對於環境的感知與想望。作品描寫著大海、天空蘊含的廣闊意象,著重於色彩的鋪陳。一塊塊六角形的海浪如同拼圖,是一塊/一色分別印製的,過程中使用了超過600片的版材。也藉由規律排列的幾何形,呼應著版畫的複製感。藝術家善用版畫特有的凹凸、刻印質感,投射出單純而豐富的視覺印象。呈現出一種更自由、更坦然的精神狀態。
REACTIONS
0
0
0
0
3
熱門新聞
1
2022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觀察跨國藝術活動在台灣的縮影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停辦一年的台北當代並未因此「掉粉」,它為什麼如此吸引人?
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 首座地下美術館,林中蘊藝翻轉美術館的未來想像
桃美館啟動「多方對接」年度書藝策展工作坊 打造跨域講師群陣容 培育未來書藝策展人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111年全國美術展」 得獎名單揭曉!
桃美館「111年橫山書法藝術館申請展」評選結果出爐! 「觀.擬.什麼事?」計畫獲選 邀請觀者走進書藝的日常對話 預定9月下旬展出
2022第三屆WHATZ藝博 以重生之姿分享藝術的多元性 實踐初衷與展望
從媒合到共創 2022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呈現的文化意圖與另造的美學途徑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CHUNG 2021 台中藝術博覽會 週末假期第一天,多元媒材呈現豐富展會;藝術講座探討版畫與NFT熱潮
2021-12-04|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54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藝文跨界深化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的多元實驗 「2022-2024臺澳舞蹈創作交流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2022-05-25|撰文者: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