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仁《符號.狂想曲》發表於白色記憶藝術空間 將多重符號轉換的幻境詮釋
2021-02-02|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家王國仁受到白色記憶藝術空間的邀請,在2021年初發表了《符號.狂想曲》個展。透過反覆感受生活中各種細節,反應出內心深處強大的力量。看似奔放不羈的畫面結構中,事實上蘊藏了各種具有意義的符號。這些敘事的元素在王國仁筆下相互對話,忠實地堆疊出了一份對於生活、環境、時空、記憶和夢境交錯的世界觀。
白色記憶藝術空間,王國仁《符號.狂想曲》個展,展場實紀。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因外公家務農,從小王國仁就在田野自然中成長,對於土地、植物有著相當熟悉的親近感。在田野環境中所常見的動植物,也就成為了王國仁畫面中最常出現的物件。
從小就喜歡四處塗鴉的王國仁,甚至經常在家中牆壁上畫圖。而高職畢業後進入職場,最開始是在賣場擔任美工,繪製海報、POP等等宣傳品。任職期間也開始向各機構自我推薦,帶著噴漆、油漆刷四處彩繪牆面。隨著累積起來的口碑廣受好評,也開始承接不同需求的壁畫。工作範圍隨著名聲傳播越來越廣後,也受到了一些企業、社區甚至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的委託,為其製作大型的戶外彩繪。在這段經歷的過程裡,王國仁受到各級學校的邀請到校兼課,甚至與台南藝術大學合作,分享了許多創作和推廣的經驗。
王國仁,《植覺.117》( Plant Instincts.117) ,壓克力彩、畫布,162x112cm(100P),2021。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王國仁在這一次的個展,主要發表的是《植覺》系列繪畫。這系列最初是源於夢境中,迷幻、反應潛意識的場景。王國仁在一次夢境中見到了許許多多彩色的草和樹,在霧氣中瀰漫著某種無法捕捉的氣味。這樣的經驗讓王國仁激動不已,當天就並列了八張100號的畫布開始作畫。
白色記憶藝術空間,王國仁《符號.狂想曲》個展,展場實紀。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植覺》系列中常見小草、植物等等符號,一方面來自對於自然環境的情感記憶,另一方面也象徵著萬物的生命滋長。當王國仁描繪這些存在於野外、各個不起眼處、建築縫隙中的生命時,感覺到自己也被療癒了。一筆一畫之間,也期望這些小草的力量,可以帶給觀眾們一些的鼓舞和感動。
王國仁WANGGuo-Ren,《植覺.115-牛市大發》(Plant Instincts.115-The Fortune Turns along with the Buffalo)壓克力彩、油性筆、畫布,91x65cm(30P),2020。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王國仁也將自己的幸運數字「7」作為一個畫面中常見的數字,各種意義的符號都以這個數量出現。畫面中的星星反應著宇宙,每一道閃爍的光線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應著世界上每個人的都是獨一無二的。UFO代表著王國仁對於生命各式各樣未知,所懷抱的探索視線。畫中的水果不單是田野間常見的意象,也在不同的角色身上標示出了性別特徵。蛇蛋和蛇在鄉間環境裡,象徵著環境的生態的健康。而元寶則是如同大地之中所埋藏著的寶藏,值得珍惜和重視。許多符號間的對話與互動,在展場中交織出了膨湃洶湧的狂想曲。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歲月.眾生.心象》劉朝森個展,從繪畫中感受關懷與執著
2023-06-09|撰文者:林侑澂5584
林純用的《漬留痕》從雨景中提煉微小的記憶 呈現真實的社會關懷
2021-11-26|撰文者:林侑澂7487
對於捨形取神的追求 楊嚴囊《金色年華》發表於白色記憶藝術空間
2021-09-29|撰文者:林侑澂6002
多元的創作元素揉合出臺灣在地文化,以及屬於亞熱帶國家的民情色彩,關於王國仁創作中的符號遷移
2022-04-12|撰文者:張家馨3860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
重新回應機構空間的文化結構「展場誌:觀看者-維護者-空間的對話術」
2024-12-25|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