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撰文者:林侑澂
推測出自提香工作室的《最後的晚餐》。圖/取自CNN
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開創者之一的藝術家提香(義:Tiziano Vecellio / 英:Titian,1488/90-1576),在他所屬的時代中,被稱作「群星中的太陽」。承繼了前人對於人文精神的體現,在宗教、神話與歷史題材上都留下了諸多代表作。並且以靈活的色彩運用,對於後輩畫家(魯本斯等等)留下了啟發。
藝術史學家羅納德•摩爾 Ronald Moore,在近三年多以來著手研究英國的赫里福德郡 Hereford所收藏的一幅有著提香簽名的巨幅油畫(1.5 x 3.6公尺)。這件《最後的晚餐》在一個教區的小型教堂中被注意到,根據教堂的紀錄,已經在現址展示了110年的歲月。它讓摩爾想起了另一幅在萊德伯里區 Ledbury / 聖麥克與全使徒教堂中的提香畫作,兩者之間相似的連結也開啟了研究團隊一系列的考究。
《最後的晚餐》中種種的線索。圖/取自Daily Mail
摩爾關注到這件作品時,它並非是懸掛在教堂中醒目的位置,而是在側面牆上、偏高的位置。這或許也是它多年來無人關注的原因。而且在教堂中有著許多與提香風格相似的畫作,也讓人目不暇給。但事實是,其他的作品年份都比提香晚得多,很大的機率是學生或後人的作品。這也讓摩爾更加小心地求證種種細節,以求確認這件《最後的晚餐》是否有經過大師親筆。
《最後的晚餐》中的掃描簽名。圖/取自Daily Mail
由於未受到良好的維護,作品不再像過去那樣亮麗。在修復的過程裡,發現作品中部分的藍色顏料已經褪色變灰,喪失了部分的細節與色調。不過清除了泛黃的凡尼斯(保護油)後,提香的隱藏簽名與獨特的繪畫風格更是顯得明確。透過紫外線顯微鏡的掃瞄,即使有所損壞,但大部分字母TITIANVS依然是可以被辨識的。簽名的確認,也讓研究團隊的士氣為之一振。
註:畫中所使用的藍色為大青 / Smalt Blue,材料上並非是穩定的無機色粉,而是由氧化鈷著色的玻璃粉末。它在16世紀被開發使用,但到了19世紀由更穩定的鈷藍取代。
REACTIONS
4
6
3
3
2
熱門新聞
1
【第20屆台新藝術獎】我心目中得主,如果您是評選委員,您會投票給誰?
吳剛毅.彌雅的新立體解構主義 於鍾鼎藝術發表《城市漫遊系列》個展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2022年最新得獎作品首站展出在臺灣!
霹靂卡霹靂拉拉,在楊宗嘉作品中的變身與材質嫁接
「2022桃源美展」6月17日起徵件開跑!聚焦「繪畫與書寫類」,催發在地當代視野
「畫都」與「畫伯」,論繪畫,也話當年,關於「人.間-陳澄波與畫都」一展在嘉美館中的當代轉向與感性經驗
2022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自有景》陳志良X楊明迭雙個展 看見台灣原生藝術的發展縮影
南美館「蔡草如:神話、戲臺與逆光赤城」,走入臺灣在地文化的日常
「潮」到沒朋友,以匯流當代與潮流藝術的「plzzzz 」藝術空間進駐微風南山艾妥列
劉舒律個展《初夏圓舞曲》夏日抹清新,搭樂曲「沉浸式體驗」化情感為真實!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的過去與現在 - 臺灣近現代藝術史的發展【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18|撰文者: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