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撰文者:林侑澂
繪畫是最直觀的藝術形式,而抽象繪畫則是最直接的藝術家情緒寫照。藝術家楊嚴囊一生創作不輟,2021年秋天與白色記憶藝術空間合作發表了《金色年華》個展。將近年所做的抽象畫作與觀眾們分享。在和煦的金色中,傳遞著一份圓滿和諧的心境。尤其在疫情嚴峻的日子裡,提供觀眾們多一份溫暖生命的力量。
白色記憶藝術空間展出楊嚴囊創作個展《金色年華》。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金色年華》楊嚴囊個展,白色記憶藝術空間展場空間照。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楊嚴囊的創作從類印象派、半抽象到抽象,經歷了不同的風格階段。到了在2005年之後,楊嚴囊每年都前往美國探望子女。期間也都會把握機會,熱衷於在當地各大藝術機構吸收不一樣的藝術養分。對於楊嚴囊而言,無論是美術館的經典館藏或是商業畫廊的當代藝術,都為自身創作提供了突破的啟發契機。
楊嚴囊 YANG Yen-Nang |《蘊藏芬芳》(Fragrance) |8F|複合媒材 Composite Media|2021。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楊嚴囊 YANG Yen-Nang |〈興旺〉Prosperity|41×31.5cm (6F)|複合媒材、畫布 Composite Media on canvas|2021。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在不同環境所見到的各種藝術品當中,楊嚴囊最常受到表現力強、色彩鮮明、簡明奔放的風格吸引。回到畫架前作畫時,也試著將這些經驗,與成長歷程中的視覺印象結合。無論是春聯、磚牆、廟宇,或是大自然中的樹木,楊嚴囊都試著以自在而活潑的方式進行詮釋。
楊嚴囊 YANG Yen-Nang |《夏日清韻》(Golden Series) |6F|複合媒材 Composite Media|2021。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藝術家楊嚴囊於工作室創作。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隨著生命經驗的堆壘,楊嚴囊的畫風越來越是抽象。對於楊嚴囊而言,將形象解放、簡化、重構是更能夠抒發情感的創作方式。而在朝著抽象表現發展的過程中,楊嚴囊不斷地嘗試肌理與構圖的可能性。不再藉由形體來敘事,而是從畫面本身的細節鋪陳,將內心的感悟傳遞給觀眾。
楊嚴囊擅用多種材質製作肌理。沙、木屑、紙漿、紙張、樹脂、石膏粉、塑膠線等等,都為楊嚴囊的畫面提供豐富多變的質感。這也使得楊嚴囊的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諸多的取捨痕跡,呈現出類似浮雕的厚重質感。這樣的肌理製作對於楊嚴囊而言,即是一種最真誠的自我塑形。而楊嚴囊畫作中的色相與幾何形造型,則是會觀察到屬於一位創作者、觀看著個世界的視野。
楊嚴囊 YANG Yen-Nang |《山之能量》(Energy of the Mountains) |15F|複合媒材 Composite Media|2021。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金色年華》楊嚴囊個展,白色記憶藝術空間展場空間照。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金色是楊嚴囊近年最熱衷使用的視覺元素,這樣的喜好源於在台灣鄉村間常見的廟宇和民俗意象。楊嚴囊在繪畫上,將金色作為圓滿與豐饒的象徵。將它強烈明確的視覺特性,與豐富的肌理材質融合。期望為觀眾們呈現出「能夠停留目光更久」、「能夠在心中形成印象」的視覺感受力。
楊嚴囊 YANG Yen-Nang |《飛上枝頭作鳳凰》(Fly up to the Branch as a Phenix) |8F|複合媒材 Composite Media|2021。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大塊面使用金色與其他的純色搭配,並不是一種容易掌握的畫法。在這樣特別的主色調之中,楊嚴囊必須更仔細的拿捏色相與造型、色相與色相、色相與肌理之間的取捨。值得關注的是,楊嚴囊使用的金色顯得奢華而不俗。在瑰麗奔放之間,忠誠地呈現出藝術家作畫當下的種種心境。
《金色年華》楊嚴囊個展,白色記憶藝術空間展場空間照。圖/白色記憶藝術空間提供
REACTIONS
18
22
5
11
30
熱門新聞
1
帝圖2023十周年夏拍0924盛大登場,溥心畬山水六聯屏及張大千潑彩蜀中四天下重量領銜,古董珍玩聚焦盛唐八世紀三彩立馬
橫山書法藝術館2023書藝策展工作坊:從策展發掘多面向的書法
從繁複中見「眾生」之貌:吳士偉的墨韻筆意
凝聚全球原民文化,首屆「南島藝術三年展」公佈展覽主題、主視覺及策展人藝術家名單
超人類主義的狂歡還是禁錮 — 杜達.派耶瓦劇團《布魯斯瑪莉》
文化部「MIT新人推薦特區」暨原民會「原住民族藝術特區」 新銳藝術家十月份登臺北藝博舞台!
反映變動中的藝術界線-「書畫/CROSS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 2022年獲獎藝術家作品精選展」 詮釋創作路徑上的實驗精神
化約之外的圖庫:戴明德實踐於日常當下的藝術之景
「TAxT 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隆重開展,集結17組國內外藝術家,詮釋科技與人心的關係!
「10:10」激昂的藝術十年,2023文博會中的藝術銀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城市密碼‧台北賦格」,9位攝影師帶你發掘赤峰街區白日到夜晚的巷弄風情
2023-09-26|撰文者: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