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1|撰文者:林侑澂
【E03.L GALLERY】
金官泳 KIM KwanYoung,《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522》,Mixed media on Canvas,130 x 130 x 3 cm,2021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金官泳的創作完全去除了劇情的闡釋,而是對於「記憶、意識與無意識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謹慎的描繪。作品《The Memory of the Unconscious 522》再次透過甜美的視覺語彙,將記憶的片段拆解、折疊、重構。藝術家以筆觸和肌理描繪情緒,以線條紀錄意識。值得關注的是,畫中情緒並非是流動或漸層的,而是以層層疊疊的單色塊面來表述其複雜性。而紀錄意識的線條,則呈現出幾何(理智)與有機(人性)並存的狀態。畫作用單純的結構,反應出了精神本能的運作軌跡。藝術家詮釋的不僅是心理狀態,也一種是「理解心理狀態的方式」。
【F02.Hanart TZ Gallery漢雅軒】
葉偉立Yeh Wei-Li,《仙跡系列第六號:床 Divinity Trace #6: Bed》,藝術微噴 Giclee Print,92 x 116 cm,2009。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葉偉立的影像藝術,從文化的沿革與認同出發,也經常藉由日常的場景物件,試著證明時間與空間的樣貌。作品《仙跡系列第六號:床》所取景的木板、鐵皮顯示的是一種施工中、搬運中的臨時狀態。書本、香菸、相機顯示出了日常偏好,側寫了某人的真實生活。而沙發、草蓆、枕被和水果則是打開了時間軸,顯示出存在感。在簡明的構圖中,蘊含了一份寧靜的詩意。場景中的各種符號,勾勒出了曾經與即將。即便構圖中未見人物,卻可以從光線與空氣的流動,確認人物「存在」的氣息。而這被隱藏的存在,投射的或許是任何人、或許是藝術家、也或許是正在觀看的你我。
【G01.大象藝術空間館】
陳念慈Nien-Tzu Chen,《澐 Wave》,水墨 紙本,98 x 180 cm,2020。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陳念慈這些年的創作以墨線為主體,在一層層的白描之中延展著源於山水的氤氳美感。系列作品以繁簡相映的結構,描繪著大自然的寧靜景致。據《說文解字.水部》的解釋:「澐,江水大波謂之澐。」,藝術家也援引《澐 》的意象為題進行詮釋。在畫中,山石落入平靜的江面,濺起水花的同時形成了漣漪。山石厚重的體感與江水柔軟無形的波紋形成了生動的對比。清淡的墨線極為纖細,簡潔的循環之下構築了寫生般的造型。藝術家以純熟的筆法,將內在世界的片段凝結成畫。當畫面映照著觀畫者的內心時,隨著墨線蔓延的不僅是山石或江水,也是緩緩流動的知覺與思緒。
【J02.Gallery Kogure 小暮書廊】
Yamamoto Takato,《Apparition X》,acrylic on canvas,72.7 x 60 cm,2020。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山本タカト,延續著一貫的空靈氛圍和探討生死界限的主題,再次凝視著難以敘說的精神世界。而相較藝術家廣為人知的深色調,《Apparition X》呈現出迷幻、華麗和甜美並存的輕透視覺。面容清新的女孩和花朵、玩偶、枯骨,既衝突又融合,在新生和消亡之間透露著某種危險的氣質。繪畫手法從工筆、浮世繪的筆法出發,並結合了當代日本的動漫意象。細緻的筆觸與構圖結構,說服著觀畫者這些元素像是包圍著她,又像是從她的精神中蔓延出來,難以被確定。女孩彷若身處在陰陽之間、存滅之間,蘊藏著某種超越物質世界的莊嚴感。強而有力地,讓觀者的思慮緩緩沉澱。
【J06. 秋刀魚藝術中心】
劉欣宜,《在風中行走2》,高山樟/油彩,25 x 26 x 64 cm,2021圖/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提供
藝術家劉欣宜的木雕創作,在斧鑿之中探究著「青年世代正共同的成長經歷」。以溫柔的心境專注地形塑生命歷程中,需要自我修正、被修正時的精神處境。作品《在風中行走2》就像純粹精神世界所孕育的精靈,將難以捉模的意識具現化。造型和刻痕均相當熟稔,相輔相成地將女孩背後颳來的風刻畫出了觸感。多層薄塗的油畫罩染,在原木上顯得溫潤而清透,幾乎讓木材質表現出了可穿透的空靈感。藝術家藉由茫然、落寞甚至哀傷的氛圍敘述,記錄著自我梳理、療癒與鼓勵的過程。作品像是日記般,提醒著「如今的自己和本來的自己,各是什麼樣子呢?」等等的自我詰問。
REACTIONS
9
10
1
2
4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拍賣藝文跨界時事觀點ART TAIPEI 時尚藝術跨界特區公益拍賣開箱暨捐贈儀式 11月5日直播頁面【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1-02|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42
焦點新聞
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PEI 2021 精彩謝幕,逆境成長的藝術產業 收藏結構悄悄改變【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2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29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時事觀點在歷經商品化之後 美學訴求的回歸與追溯 有關2021 ART TAIPEI 台北藝博的部分藝術狀態【2021 ART TAIPEI 專題】
2021-10-24|撰文者:王玉善1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