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形之外 / Imago》中,並置「戰後.南方.抽象」三條軸線,凝視一片台灣藝術史中的原生板塊。
2021-11-03|撰文者:林侑澂
《象形之外 / Imago》開幕典禮合照。圖/新願藝術提供
台灣做為一個文史主體,融會著各式各樣的藝術脈絡。自古至今多條美學的軸線相互對話,交織出如今豐富而充滿活力的樣貌。身處當代的台灣,或許視覺性或知識性的敘事,還能夠滿足人們對藝術品的期待。但對於展覽(尤其是聯展)呈現而言,人們越來希望可以感受到與藝術品與文史內容的連結。換句話說,當代的觀賞者已經更加希望藉由藝術品 / 展覽,去驗證不同文史座標與自身的連結。
高雄市文化局與新願藝術在2021年秋天合作,邀請到林熺俊和鄭勝華兩位策展人發表了《象形之外 / Imago》聯展。在展覽中,沈昌明、林熺俊、阿卜極(詹獻坤)、洪明爵、陳建大明、蔡獻友與賴新龍七位藝術家,分別發表了近期新作。七種型態的藝術品,在展場發生了化學變化,也側寫出台灣當代抽象藝術的一塊版圖。
【象形之外 / Imago】
沈昌明,《立秋》,複合媒材、畫布, 200 x 200 cm (200號),2021。圖/新願藝術提供
展覽命題中的「象形」是相對於「寫實形象」的形象概念。本次展覽所聚焦的,是非寫實、非具象、低度敘事的藝術品。更加著重於詮釋「形象轉化」、「精神提煉」、「內在體悟」等等無形的層次。藉由形體的取捨,高度直觀地指向視覺美感和意識樣態運作的樣態。
本展策展團隊所邀請到的參展藝術家,均為長期在大高雄區域活動、對於公共課題或教育有所實踐的創作者。策展團隊相當難得地聚集了各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以抽象美學體現了台灣藝文的重要面向。於是《象形之外 / Imago》不僅僅是藝術展覽,也是一場關於社會美學「解構與再建構」的縮影。
【戰後.南方.抽象】
林熺俊,《山丘 水色 時間 移動2》,壓克力,130 x 90 cm(60M),2021。圖/新願藝術提供
「戰後」、「南方」、「抽象」這三個概念,近年來頻繁地出現在台灣各大展會的標題之上。它們各自都有其脈絡系統,卻是首次被並置在一檔展覽中討論。過去台灣的藝術史、藝術創作大多有著「以西方視點自我檢視」或「將中原思維作為出發點」的慣性。而在多元共生的當代,人們自然且必然地需要重新梳理「源於這片土地的內容」。《象形之外 / Imago》立足在三條軸線的交會處,在分享藝術創作的同時,也期許能夠在台灣藝術史之中提出原生創作者的立場。
【戰後】
阿卜極,《對白》,畫布油畫,200 x 200 cm,2009。圖/新願藝術提供
台灣在二戰之後到解嚴後多年,大環境仍處於專制政權的壓抑之下。在此時期許多的藝術家(約出生於1930-40年代),選擇了負笈海外,尋找更自由的創作可能。於是五月畫會、東方畫會成員們,陸續帶回了許多抽象藝術的形式與內容。這些成果,已成為討論台灣藝術史的重要指標。而在台灣社會逐漸自由的過程中,跟著這片土地一起成長的一輩藝術家們(約出生於1960年代),自然隨之反應出了新的樣貌。接著,更新一輩的藝術創作開始參與這個轉型中的社會。
洪明爵,《海洋新秩序》(螢光燈開與關),複合媒材,50F,2021。圖/新願藝術提供
當「藝術源於生活、提煉於生活、最終高於生活。」,藝術家與社會群體的關係就成為了創作的關鍵。台灣在1960前後所養成的藝術家們,開始有意識地關注更多「入世的」主題。無論以什麼樣的心境面對外界或何種表現風格,這一輩的藝術家開始在畫中討論真實的世界,也開始處理關於集體處境的主題。一直以來,藝術都是人類文明最前沿、最敏感的學科。今日的藝術家必然需要走出工作室,去感受屬於當下時空環境的脈搏。感受的過程仍必然會對於創作產生影響、自然地孕育出屬於這個時空的樣貌。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新願藝術《青藝力》大港企業永續再生藝術創作計畫 看見藝企合作的無限可能
2022-11-24|撰文者:林侑澂5198
從《與球同行 藝湛登峯》看見新願藝術文創的願景藍圖
2022-10-13|撰文者:林侑澂1887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2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2024-11-05|撰文者:亼光工作室102
2024倫敦亞洲藝術週大幕將啟,墨海樓攜手台灣藝術家展現文化軟實力
2024-11-04|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232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11-04|撰文者:廖新田 《氣韻生動與現代性》作者,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