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術市場成長六成因「疫」得福?年度關鍵字NFT又帶來哪些最新的發展與趨勢?─ Artprice 2021年度報告評析
2022-04-12|撰文者:劉家蓉
摘要
藝術市場的數位化進程因新冠疫情而提速,同時也加速了藝術產業數位轉型,接軌NFT大放異彩的2021年。CryptoPunks於2021年成交額已超過藝術史巨擘法蘭西斯·培根,PAK的「The Merge」項目在Nifty Gateway出售的成交總額超過了最貴在世藝術家作品傑夫·昆斯拍賣紀錄,NFT去年度在藝術市場掀起巨大浪潮與革命。Artprice甫發布之《2021年度藝術市場報告》,首次將藝術家排行榜更名為「2021年全球純藝術品及NFT拍賣百強榜」,並首次將NFT納入純藝術(fine art)媒材排行榜。2021年全球藝術市場的狀況總結下來究竟是如何呢?本文將以三個面向摘錄並評析Artpric與雅昌2021年度報告:(一)全球藝術市場成長六成,藝術市場重振的主要原因是甚麼?(二)哪些時期作品與區域市場受到關注?(三)NFT為藝術市場帶來哪些最新的發展與趨勢?
(一)全球藝術市場成長六成,藝術市場重振的主要原因是甚麼?
2021年全球藝術品公開拍賣市場規模171億美元,藝術市場強勢復甦
根據Artprice與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共同發布之《2021年度藝術市場報告》,2021年全球公開拍賣總成交額相較2020年的105.7億美元大幅成長61%,來到史上表現最優異的年度之一。2020年因疫情蔓延,藝術品銷售遭受到隔離措施的打擊,拍賣會減少了10%,拍品總成交量也減少了10%左右,全球成交額更是下降了21%。然而,這場危機卻也加速了藝術市場數位化轉型,促進拍賣行調整結構和拍品品質,藝術品線上展售、全球化佈局同步開始迅速發展。
2021年度市場關鍵指標包含成交額、交易量、成交率及價格指數在內,皆同時再創新高,例如成交量達66.4萬件拍品,較去年成長逾三成,與20年前相比增幅則達161%。拍賣會數位化轉型成為促進交易增長的重要動能,拍賣會通過網上展示拍品,加速增長全球化的發展,從而不斷斬獲新的藏家客戶群。此外,2021年度流拍率來到史上新低之31%,而前些年的平均流拍率則維持在34%到39%之間。藝術市場整體供需平衡,藝術品銷售旺盛,從價格最親民的作品到最昂貴的頂級名品,各市場價格區間無不受益。一萬美元以下的作品成交量增長了四分之一,而百萬美元級的作品成交量(1,734件)較去年增長了44%。
全球公開拍賣總成交額走勢(單位:十億美元),2021年為史上表現最優異的年度之一,圖取自Artprice、AMMA
中國重拾全球藝術品成交總額領先地位
若以公開拍賣總成交額地理分布來看,《2021年度藝術市場報告》統計,2021年中國總成交金額佔全球市場總額35%,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美國市場成交金額佔全球總額33%。英國、法國、德國藝術市場於2021年成交金額分別位居第三、第四、第五。與西方市場受到疫情衝擊相反,中國市場在2020年已表現出逆勢上揚(微增2%)。儘管成交數量因疫情暴跌40%,富裕的中國買家受疫情影響甚微,於2020年下半年創造多個重量級古典作品和現代作品成交記錄。2021年更是再度強勁增長,成交額上漲43%,達59億美元,超越美國的57億美元,惟中國藝術市場成交量少於美國。
美國市場結構與中國不同,作品的供應更加多元化,在2021年美國市場的成交量超過13.8萬件再創新高,多過中國兩倍。西方藝術市場亦回到歷史新高,總成交額達109億美元。《2021年度藝術市場報告》根據拍賣總成交額統計2021年全球前500強藝術家(Top 500 artists by auction turnover),張大千排名第六、趙無極第十一、齊白石第十八。而其中佔中國拍賣市場約九成的書畫市場來看,2021年書畫市場上拍量是9.59萬件,成交量是5.4萬件,成交總額為39.07億美元,這三項指標相較2020年漲幅分別為31%、54%、41%,表現出2021年中國藝術市場的顯著復甦。
2021年全球公開拍賣總成交額地理分布(單位:十億美元),圖取自Artprice、AMMA
(二)哪些時期作品與區域市場受到關注?
2021年是當代藝術創紀錄的一年
若以藝術創作時期區分市場,最受青睞和價格最高的作品不再侷限於古典和現代藝術大家以及上世紀的藝術明星。各年齡層的買家呈現出更多元文化背景和藝術偏好,古典藝術市場(較2019年增長19%)、現代藝術市場(增長4%)以及戰後藝術市場(增長15%)的交易熱度均已恢復至疫情之前的水準。不過反彈最強勁的市場仍屬當代藝術版塊(1945年之後出後的藝術家)。當代藝術總成交額29億美元(相比2019年增長49%),共成交111,240件作品,無論是成交額還是成交量,價量均屬史上最佳成績,當代作品的成交量來到20年前的十倍。
藝術創作各時期當中,現代藝術、戰後藝術和當代藝術共攬金118億美元,佔全球成交額的69%。作為名品拍賣的驅動引擎,現代藝術(佔38%)彙聚了歐洲藝術家畢卡索、阿爾貝托·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和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美國藝術家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和亞歷山大·卡爾德(Alexander Calder),以及中國藝術家張大千和齊白石。這八位藝術家年度成交額共計16億美元,幾乎就佔全球總成交額的十分之一。
按創作時期劃分的全球成交額分佈,圖取自Artprice、AMMA
亞洲市場與香港拍賣公司成交金額持續增長
Artprice《2021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指出,來自亞洲的買家佔當代藝術市場銷售額的40%,超過了美國(32%)和英國(16%),亞洲市場逐漸成為世界上當代藝術交流的主要區域。在經歷了非常艱困的2020年之後,中國、香港和台灣市場復甦加快步伐,過去一年當代藝術成交金額總和來到10億美元,驅動全球當代藝術市場重心往東方移動,這個現象中不只有亞洲藝術家,越來越多的西方藝術家在亞洲市場活躍交易。2021年3月23日,一位亞洲買家於香港佳士得以4,16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Warrior》(1982年),創下亞洲當代藝術作品拍賣紀錄。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統計,這位全球僅次於畢卡索(2021年度拍賣總成交額6.72億美元為全球第一)的最賣座藝術家,巴斯奇亞(2021年度拍賣總成交額4.39億美元為全球第二)有三分之一的成交額出自香港市場,共攬金1.53億美元,巴斯奇亞還是香港市場排名第一的藝術家,超過了第二名的趙無極1.12億美元。
因此,搶攻香港市場現在對全球三大拍賣行至關重要,香港富藝斯(Phillips Hong Kong)當代藝術營業額全球佔比達四分之一,香港佳士得(Christie’s Hong Kong) 和香港蘇富比(Sotheby’s Hong Kong) 佔比則高達33%及38%,香港成為繼紐約之後的第二大重點藝術城市氣勢顯見一斑。佳士得、蘇富比、富藝斯三大拍賣行多年來於香港深化經營多樣化銷售和收藏,此外,近期採取的線上經營策略更進一步削弱藝術市場的地理劃分,直播拍賣會(Broadcast live)服務高端買家的新拍賣形式完全突破邊界,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相互競爭,提振亞洲藝術市場熱絡發展。
Artprice「2021年全球純藝術品及NFT拍賣百強榜」公布單件拍賣紀錄作品,巴斯奇亞《Warrior (1982)》拍出$41,658,322元排名第19、LARVA LABS《9 Cryptopunks: 2, 532, 58, 30, 635, 602, 768, 603 and 757》拍出$16,962,500元排名第89、張大千《秋曦圖》拍出$30,691,153排名第37名,與PAK「The Merge」項目。
張大千於2021年位列中國拍賣市場藝術家榜首
2021年,張大千以3.4億美元的成交額位列中國藝術品拍賣排行榜的榜首,成為該年中國拍賣市場最為暢銷的藝術家。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不完全統計,2021年,張大千作品共計上拍1,297件,成交648件,成交額為3.4億美元,較去年增長56%。2021年張大千成交的作品中,有3件超過2,500萬美元成交,其晚年極罕之作《秋曦圖》在中國嘉德秋拍以3,065.7萬美元成交,成為2021年度最貴之近現代書畫作品,同時也是拍賣場中張大千作品成交價之最。儘管近來,近現代書畫市場整體有所回落,但張大千的潑墨、潑彩作品的上漲趨勢仍舊持續。張大千作品不僅在每一季拍賣中都能成為重要的風向指標,而且不斷地在創造市場價格全新紀錄。
全球前20大藝術家,資料來源:Artprice《2021年度藝術市場報告》。
REFERENCE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中央政府預算三讀通過,文化部主管預算共刪除11億元、凍結34億元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串門子——大溪街區找藝術」開展,百年街區老屋與藝術創作的對話,邀您以“串門子”的方式 探索大溪之美
2024落山風藝術季「在海邊的人」:以國境之南的環境與生活為靈感,交織成從沙灘到老屋的藝術路徑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參展內容公開亮相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2025-01-0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139
2024 Art Jakarta:探索東南亞藝術市場與永續發展新契機
2024-12-23|撰文者:十方藝術空間2261
蘇富比紐約辦事處證實已裁員100人,高額藝術品成交的市場表面下 情勢是否比想像嚴峻?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818
曾在佳士得以NFT作品拍下20億台幣震撼藝術圈的 Beeple,將於南京迎來全球首場個展
2024-09-26|撰文者:德基藝術博物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88
史上首個被授權登月的藝術作品「Moon Phases」:傑夫.昆斯(Jeff Koons)迄今以來最突破之創作
2024-02-20|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5170
全球藝術市場維持成長又屢創紀錄的一年:Artprice 2022年度報告評析
2023-04-12|撰文者:劉家蓉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