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訪談聯展

穎川畫廊《時空絮語》陶綱|陳廷彰 水墨聯展 感知深處的自我 探詢未知的萬物

穎川畫廊時空絮語陶綱陳廷彰

2022-05-18|撰文者:林侑澂

陳廷彰,《。》,94x173 cm,水墨紙本,2022。圖/穎川畫廊提供
藝術家陳廷彰(1990-)借用了神話中,會消除記憶與自我的「忘川」。將忘川的意象與自身的聯想交織,陳廷彰建構出一系列關於「輪迴」的水墨創作。作品所關注的輪迴帶有宗教的生命循環意象,更多的是討論生活中人事時地物的無常循環。
對於陳廷彰而言,輪迴並不一定是線性的往返,也可能是一種平行時空的切換。在這樣的設想下,眼前的小狗、樹木甚至桌椅,或許同時是自己在另一個維度的前生或來世。甚至任何不斷重複的無形事物,也有可能具有生命、也能夠是自己的某種型態。存在於當下,陳廷彰認為身體可以是個主體,卻更像是一個容器。如同裝載著忘川之水的杯子,正巧在這個時刻承載著流動的意識或者靈魂。
陳廷彰,《爻》,96x147 cm,水墨紙本,2021。圖/穎川畫廊提供
延續著2021年《,等水》個展的概念,陳廷彰將觀察水墨畫「等待水份變乾燥」的過程、紙上的水漸漸蒸發的過程,與意識的輪迴做了連結。難以言狀的蒸發現象,似乎也與不同依附物(身體 、 物件)中的意識流動相互呼應。
於是陳廷彰開始了反覆地自問,人的存在是否也和水的變化一樣?能夠同時存在於不同的維度裡?或者時刻處於流動的無常之中?那如果沒有依附物呢?若是人的存在如同水滴、外界的萬千事物也如同水滴,當兩者接觸時所形成的現象又是如何?
陳廷彰,《半雨謠》,80x66 cm,水墨紙本,2022。圖/穎川畫廊提供
藝術實踐的過程中,陳廷彰並不刻意去探尋循環或輪迴的規律,而是更期望能夠將其中的無常、隨機呈現在畫中。而這樣的脈絡,正與陳廷彰「正反交錯」的作畫方式緊密相連。創作的過程中,宣紙先畫的那一面將會成為正面。而滲透到背面的墨韻,也將成為另一種作畫的基礎,也就是說在反覆相互影響的正反面之間,會出現某種隨機性。而如此的隨機性,又再重新與無常相連。
以取材的角度檢視創作的步驟,陳廷彰習慣先錄製雨聲、河水聲、水滴聲,並且將對水聲的感知和個人的情緒相互交融作曲。作畫過程相當程度上,就如同將樂曲的內容視覺化。畫面中會出現形象,但那並非是敘事性的元素,而更接近於無常概念的載體。看似有形,卻總是無法定義。
陳廷彰,《野生》,60x160 cm,水墨紙本,2021。圖/穎川畫廊提供
將作畫視為生活的模仿,陳廷彰認為「宣紙如同純粹的環境維度」、「正面的作畫就像是自我與群體間的相互作用」而「背面的滲透則是更加接近純粹的真實」。於是乎,將畫面轉向另一面的動作,就類似於一個去除物我關係和各種干擾的篩選過程。
凝視著陳廷彰的畫中宇宙,會感受到容器和內容物都被無形化、均質化了。也就是說人(意識)的存在既是容器也是內容物,兩者存在的界線正在流動、正在被緩緩消弭之中。這樣的概念,似乎與人們所熟悉的世界觀有所矛盾。卻在畫中顯得自然。於是乎,陳廷彰所分享的,並非是某種觀察或思辨,而更像是提出了另外一種感知萬物、理解萬物的途徑。在所謂的現實中,提出另一種真實的可能。
穎川畫廊《時空絮語》陶綱 陳廷彰 聯展,展場實紀。圖/穎川畫廊提供
陶綱與陳廷彰的繪畫,前者指向自我本質樣貌的解析,後者表述了跨越慣性的宇宙觀。在《時空絮語》的空間裡,兩位均在非現實的場域之中,將或巨或微的感知仔細地轉換成為創作語彙。然而無論是如何看待自我或如何與這世界相處,作品都忠實承載著兩位藝術家深入的思辯過程。呈現給觀眾們,一方能夠與自身經驗印證與對話的知覺場域。

穎川畫廊【時空絮語】
陶綱|陳廷彰聯展
展期:2022-05-07 ~ 2022-06-3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45號2樓

穎川畫廊時空絮語陶綱陳廷彰
REACTIONS
喜愛

3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