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撰文者:丹治嘉彥(日本新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系教授)/ 池田リリィ茜藍 譯
鈴木的作品是透過攝影、以微縮的方式演繹展現城市中的建築。他四處拍攝令他在意或者值得關注的風景(建築),再將列印出來的平面寫真影像以三次元空間的型態呈現,再現城市風景的作品。乍看之下,這些作品似乎有著強烈的懷舊意識,但在評論的開頭書寫這一點,反倒沒什麼意義。換言之,鈴木的作品是以獨特的視角,讓再平凡不過的建築在嶄新的景觀中煥發生機,同時悄然地顯現出人與人連結的動態性。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展覽現場。圖 / 德鴻畫廊提供。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展覽現場。圖 / 德鴻畫廊提供。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展覽現場。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說,在拍攝街頭建築時,第一個步驟便是從與屋主直接談話、取得對方的理解開始。當然,有爽快答應拍攝的屋主,也有因戒心而拒絕的屋主。對他的創作而言,這些亦是家常便飯。例如,如果他向一家販售食品的店家請求拍攝卻遭到拒絕時,他會光顧該店家的商品並邊吃邊進行協商。對鈴木而言,這一連串的行為都是為了與店家縮短距離,或説是融入地方的重要交涉方式。與他人的積極互動,對鈴木的作品創作,發揮著極大的意義。雖然會使得參與鈴木這個交涉行為的人們認為是一種「不合實際的提問」,卻也透過這個「不合實際的提問」在自身的生活或行動中透過作品牽連起彼此的身體記憶。
鈴木貴彥作品-〈甜甜圈攤 Donut Cart〉,2022,H60xW90cm,Inkjet Print。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甜甜圈攤 Donut Cart〉作品細節。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甜甜圈攤 Donut Cart〉作品細節。圖 / 德鴻畫廊提供。
縱觀 2000 年以後的日本藝術場景(Art scene),藝術家介入市民生活領域、製作作品的手法,隨著藝術計畫的普及,可以説已取得了市民權。而鈴木的創作自然亦被涵括在這個範疇內,但透過鈴木隨之而生的「物(Mono)」(譯注①)卻未被涵括在作爲美術作品展覽或鑑賞的舊體系之中,而是被認知為更具意義的「事(Koto)」(譯注 ②)。對與鈴木有所連繫產生連結的民眾來說,透過由藝術家的行動產生的「事」,幫助他們想像了自己的未來,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
鈴木貴彥作品-〈雞蛋糕店 Egg Cake Shop〉,2021,H23x21x59cm,複合媒材。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雞蛋糕店 Egg Cake Shop〉作品細節。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雞蛋糕店 Egg Cake Shop〉作品細節。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牛肉串Grilled Beef Skewers shop〉,2021,H60xW90cm,Inkjet Print。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牛肉串Grilled Beef Skewers shop〉,作品細節。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貴彥作品-〈牛肉串Grilled Beef Skewers shop〉,作品細節。圖 / 德鴻畫廊提供。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展覽現場。圖 / 德鴻畫廊提供。
鈴木創作的主要據點是臺灣,但他也積極利用藝術進駐等的機制,在各個不同地方發展創作。鈴木拍攝在各種不同地點找到的建築,將之作品化,藉此種下了「事的種子」。 我們期盼從作品中找到這些「事的種子」,並且好好孕育它。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展覽現場。圖 / 德鴻畫廊提供。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展覽現場。圖 / 德鴻畫廊提供。
譯注①:もの(Mono)字義為原材料本身,意即物體或東西。
譯注②:こと(Koto)為英文的 happening,指事件、行為。
展覽資訊
踅夜市-鈴木貴彥個展 se̍h iā-tshī-Takahiko Suzuki Solo Exhibition
藝術家 Artist|鈴木貴彥 Takahiko SUZUKI
展期 Duration|2022.11.05 (六) - 2022.12.03 (六)
開幕 Open|2022.11.05 (六) 15:00
聯絡 Contact|info@derhorng.com|06-2271125
地點 Venue|德鴻畫廊(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 1 號)
鈴木貴彥展覽主視覺。圖 / 德鴻畫廊提供。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策展【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鈴木貴彥《歷史…關於塗鴉》X東新國小─紀錄南港瓶蓋工廠的轉瞬片刻
2020-06-11|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