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時事觀點南方世界的崛起?2024威尼斯雙年展首次由拉丁美洲人掌舵,任命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 (Adriano Pedrosa)擔任策展人
2022-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過去以來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策展人大多是由歐洲白人男性擔綱,其展覽策劃多聚焦於歐洲白人藝術家。而隨著文化趨勢的改變,這種現象已悄然於藝壇中走出新脈絡。像是2015年奧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1963-2019)成為威尼斯雙年展第一位非裔策展人;亦或是去年(2022)塞西莉亞·阿萊瑪尼(Cecilia Alemani)由女性擔任雙年展策展人,首次展會參展藝術家高過於男性,甚至於展出第三性藝術家,而男性只佔了10%。
延伸閱讀|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題目公佈:The Milk of Dreams 總策展人分享架構與期許
就在上週,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董事會於12月15日召開會議,在活動主席羅伯托·奇庫托(Roberto Cicutto)的推薦下,將任命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1965-)擔任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視覺藝術部門的藝術總監,成為第一位策劃全球最大藝術節之一的拉丁美洲人。同時宣布了展會時程,將於2024年4月20日至11月24日舉行。
2024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MASP。
佩德羅薩目前是巴西聖保羅藝術博物館(Museu de Arte de São Paulo,簡稱MASP)的藝術總監,在佩德羅薩過往的策展經驗中,以強調酷兒、女權主義、非殖民主義,並曾於MASP策劃多位女性藝術家個展,在巴西藝壇中已成為極具指標性的象徵。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Histórias》(歷史)系列,聚焦於藝術史上缺席的那一塊拼圖,探討藝術家是如何參與在長期被排除於主流機構之外,並從不同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發展切入,像是童年史、性史、非裔大西洋史、女性史、女權主義史、舞蹈史、巴西歷史等。
而這個系列中最著名的展覽是2018年發表的「Histórias Afro-Atlânticas」(非洲-大西洋歷史),圍繞在大西洋奴隸貿易、全球黑人文化,以及非洲僑民塑造世界的方式,其展覽邀集了214位藝術家、共450件作品,被譽為具里程碑意義的重要展覽,展出了幾世紀以來約450件的作品,而現在將以「Afro-Atlantic Histories」系列展覽在美國各地巡迴展出。
「Histórias Afro-Atlânticas」展出作品。Victor Patricio Landaluze,〈Day of Kings in Habana〉, 19th century,Collection,Museo Nacional de Bellas Artes,Havana, Cuba。 ©MASP。
「Histórias Afro-Atlânticas」展出作品。 ©MASP。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奇庫托在新聞稿中提到,佩德羅薩以獨到的觀點與策展方法而聞名,持開放的角度來觀看當今社會,從不能忽視地方文化與性質的世界觀察點出發。他的視野從未被限制,更是將其擴展到一場不可或缺的辯論中。而現在的雙年展性質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適合梳理當代藝術,且並非提供已被發跡或早已探討過的現象,而是為過去矛盾的、鮮少對話的脈絡賦予被發言的平台。沒有這些,藝術仍舊是一片缺乏生命力的瘠土。
佩德羅薩則在聲明稿中說:「我對這一享有盛譽的任命感到榮幸,特別是最為第一位策劃威尼斯雙年展的拉丁美洲人,事實上也是南方世界(Global South)的第一位策展人。」佩德羅薩是少數來自南方世界組織雙年展的策展人,這一任命似乎揭示了全球當代藝術對主流藝術以外的關注,將投注更多資源在次文化的研究上。
2018「Histórias Afro-Atlânticas」於MASP展覽現場。 ©MASP。
2018「Histórias Afro-Atlânticas」於MASP展覽現場。 ©MASP。
佩德羅薩自2014年起擔任MASP的藝術總監,在此之前他曾擔任過第24屆聖保羅雙年展(Bienal de São Paulo,1988)副策展人;負責第27屆聖保羅雙年展聯合策展人(27th Bienal de São Paulo,2006);第二屆聖胡安三年展藝術總監(2nd Trienal de San Juan,2009);第31屆巴西藝術全景展(Museu de Arte);第十二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聯合策展人;以及第九屆上海雙年展聖保羅館策展人(2012)等多項展覽資歷。
今年十月,MASP將與挪威卑爾根的KODE藝術博物館(KODE Art Museums in Bergen)合作「Indigenous Histories」(土著歷史)研究展。佩德羅薩在Art in America的一篇採訪中說明,先前曾經策劃過的「Brazilian Histories」(巴西歷史)展,聚焦於當地歷史與文化脈絡,但這次向外擴延至國際項目,花了共六年時間籌辦,希望再次將未被充分認識的藝術史提出,同時想藉著機會將世界上攸關土著文化的展覽於巴西及世界各地發酵。
在八〇年代末之前,歐美地區的機構或畫廊其大多展覽以歐洲與北美藝術家為主軸;但在八〇年代末期之後發生了巨大轉變,能夠逐漸看到拉丁美洲藝術家於國際展覽中展露頭角,甚至將時間拉長至九〇年代,這項趨勢已為一種常態。他們的出現使當代藝術的向度更加多元與完整。時至今日,拉丁美洲藝術位處領先地位,甚至擴展至非洲、中東與亞洲國家,眾人開始好奇歐美國家以外其藝術機構的展覽策辦,南方世界的藝術文化亦同步崛起中。佩德羅薩擔綱明年威尼斯雙年展,或許是南方世界的藝術文化、少數民族等被忽視的歷史,提領至於全球享譽盛名的國際展會的契機。
延伸閱讀|坐北朝南:全球南方 (Global South) 的藝術市場熱度持續延燒,那臺灣呢?
REFERENCE
熱門新聞
1
歷史與神話的拆解重組,宜蘭美術館「錯置的視界—林正仁雕塑展」,再思傳統與當代的關係
ART TAICHUNG 2025:在當代藝術的對話中,看見台中的文化跨界交流,精選十二件作品引領探索
文化節點的轉譯:ART TAICHUNG 2025 從藝術應用到城市共構的平台實踐
全手工的舞蹈史——《從指尖開始》
金車文藝中心「2026金車美展徵件」起跑!開放平面、立體與跨域創作投稿,7月31日前完成線上報名!
暑期強檔!桃園市立美術館首度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特展邀請親子觀眾想像環境永續的新世界
2025「堤頂之星2.0」入選展「合作與和做」:以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合作為起點,重新探問展覽製作的可能性
臺灣館登場首屆烏蘭巴托雙年展:以「島嶼記憶」為題,暸望科技發展中不被科技邏輯規訓的碎片
臺南市美術館「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探論臺灣美術、社會現代化進程與世界的互為關係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 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向世界閃現臺灣文化的混融光暈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2024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公佈!以「Foreigners Everywhere」為題,聚焦於種族、性別和國籍的多樣性
2023-06-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11045
國際新聞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時事觀點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的總策展人科約.庫厄離世,年僅57歲 生前長年投身於推進非洲本土藝術文化發展
2025-05-14|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5580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藝博會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及台北藝術週 公佈主題及展會參展名單 締造當代藝術多元包容生態
2025-07-14|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