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傳統書畫聯展策展

2023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清風←→懸念》:林文嶽、楊慧華由水墨和陶作展開對話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蕭瓊瑞林文嶽楊慧華

2023-04-24|撰文者:李竺恩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規劃辦理,第八屆「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甫於四月中旬開幕。延續發掘和推廣在地藝術家成就的初衷,本屆展覽帶來了林文嶽(1962-)、楊慧華(1968-)二位藝術家的創作。透過一人疏荒粗淡、一人細緻寫實的風格表現,和民眾分享一份由臺南蘊生的豐厚文化面貌。
展覽於4/16上午舉辦開幕記者會。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今屆展覽交由蕭瓊瑞教授策畫,以「清風←→懸念」為命題,詮釋林文嶽、楊慧華二人看似殊異,卻又有些「不約而同」的藝術生命與成果。蕭教授表示,「清風」主要是形容林文嶽,如同一位遺世絕俗的隱士投身於創作,但仍在實踐中表述了對成長地方的鄉土關懷;「懸念」則側重於形容楊慧華的生命境遇,固然曾因照顧家庭而無暇創作,但其內心卻始終不忘對於藝術的追求。
在展示規劃上,此展並非採以「雙個展」的模式劃分空間來陳列兩位藝術家不同的創作內容;反倒是策展人將二人作品交錯佈置,並提出四大子題:「荷風‧過客」、「華開‧絮語」、「清隱‧山居」、「人世‧草間」依循呈獻。故實際走入展場,可以覺察到二人的作品並不形成直接的對比;反倒是在一種巧妙的異同之間,隱微、低調地進行交流。
《清風←→懸念》展場實紀,展區「荷風‧過客」。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清風←→懸念》展場實紀,展區「華開‧絮語」。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水墨:將生命體悟寄託於筆墨之間

生長於臺南白河的林文嶽自小便立志成為畫家,而後進入國立藝專國畫組(即現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就讀,鑽研中國書畫與篆刻。從學院畢業時,林文嶽並未留在北部發展,而是選擇返回幼時成長的土地,獨立、專注地展開藝術工作。從此,林文嶽的藝術發展便和白河地區的文化脈絡有著緊密的聯繫。
林文嶽,荷影澹然秋氣清,2015,水墨紙本,62 x 134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蓮荷、山川、鳥雀、游魚,林文嶽的創作多關乎田野生活常見之事物。陶冶於白河天然的鄉野風光,藝術家將這份與自然共生的深厚情感,藉由筆墨而抒發。林文嶽認為他的創作關於「意識狀態」的呈現。將當下心境的情感波動,注入至運筆的動作間。使畫面不單為客觀的描摹詮釋,更彰顯出一種源於主觀產生的「意境」。
林文嶽,午後,2021,水墨紙本,53 x 58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就題材和形式來看,林文嶽的作品散發著文人畫中的「寫意」特質。其將生活與創作融為一體的實踐精神,則為作品增添了一份當代文人氣息。把由鄉野生活而感悟到的自然、逍遙之態度,以清新的畫面傳達至觀者的心中。
林文嶽,清隱,2021,水墨紙本,33 x 137 cm。圖 / 臺南文化中心提供
林文嶽,時令懷新說好荷,2022,水墨紙本14連屏,107 x 38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就水墨領域而言,來自臺南大內的楊慧華固然有著和林文嶽截然不同的風格表現。但本質上,其作品也同樣反映創作者因生命境遇所產生的細膩感悟。一心嚮往於學習美術,但因對家庭狀況的顧慮,楊慧華直到將孩子拉拔長大後才重返校園圓夢。她表示,美術系的課程使其開始有機會關照自身,進而向他人表達內心所想。
楊慧華,生之慾,2015,水墨紙本,180 x 90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楊慧華,過客,2019,水墨紙本,210 x 90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過去無暇創作的時光也非全然虛度。回歸藝術後,楊慧華將就讀於廣告設計科及從事印花繪稿時,積累的經驗轉為創作能量。似於工筆作畫的表現,楊慧華以縝密、寫實的線條描繪花草、雛鳥、老石等自然題材。經由藝術家情感的投射,讓這些鄉間隨處可見的景物在畫作中被賦予了正向的涵義。
楊慧華,寄居槺榔,2017,水墨紙本,180 x 270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譬如於枯枝散葉的荒廢情境中,楊慧華融入帶有生機意象的花鳥元素,喻以潛藏於人生中的希望與溫暖。而經常出現在畫面的鳥巢元素,不僅指投入家庭而哺育幼小生命的付出,也關於藝術家對其創作夢的呵護和堅持。刻繪萬物的更迭榮枯,楊慧華由其細緻的筆法,傳遞出一則則深具寓意的故事。
楊慧華,不懈的心繫懸念,2018,水墨紙本,90 x 240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楊慧華,夜訪,2021,水墨紙本,90 x 110 cm。圖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傑出藝術家巡迴展蕭瓊瑞林文嶽楊慧華
REACTIONS
喜愛

3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