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AICHUNG 2024:十二件精選作品,看見台中藝博與都市文化的共榮
2024-07-19|撰文者:李竺恩、李亦涵
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主辦,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後簡稱「台中藝博」)於本周正式登場。今年再度回歸日月千禧酒店舉辦盛會,並在昨日下午(7/18)舉辦貴賓預展,吸引不少藏家貴賓預先前來觀展。
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 展間一隅。圖/畫廊協會提供。
自2013年起開辦的台中藝博,以飯店型藝術博覽會之形式,聚焦中臺灣地區開拓市場版圖,至今已持續發展達十餘年時間。在今年的展商結構上,共有67家臺灣畫廊、9家海外畫廊參加,以及規劃4個特展展位,維持住與近年相仿的參展規模(2023年77家展商、2022年74家展商、2021年74家展商),其中也包含以中部為據點的新面孔參展,反映出此一品牌在群聚效應上所保有的穩定性及堅實量能。這也呼應了新任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在開幕致詞中所提及,作為臺灣第二大城的台中市,於人口和產業條件上皆有強勁的成長表現,為台中藝博的穩健茁壯提供良好了背景條件,隨著城市一同成長提升。
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 展間一隅。圖/畫廊協會提供。
對此,畫廊協會也在今年為展會規劃一系列亮點內容,我們可以看見本屆台中藝博是如何發揮藝博會作為展呈平台的特性,藉以在展期間帶動收藏精神和審美觀念的熱絡交流。特別是延續三月份台南藝博首推出「藏家特展」之路線,因地制宜規劃「天際線Above the Sky」企業收藏特展,邀請當地標誌性的建設企業參與,展出其精選收藏作品;同時策辦藝術專題講座,以此契機梳理在地收藏的歷史脈絡。
Room 916、917 呈現企業藏家特展,本次邀請到龍寶建設、陸府建設、豐邑建設展示其藝術珍藏,分享藏品背後的故事與啟發。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展會開幕日(7/18)下午,非池中藝術網也前往會場為讀者們進行取材報導。根據畫廊協會去年針對台中藝博進行的調查,數據顯示逾七成觀眾參觀藝術博覽會的經歷在3年以下,並非以所謂的資深觀眾為主體,代表台中藝博具備著拓展新客群的潛力。對此,部分從中部以外地區前來參展的畫廊,在談話中提及其將台中藝博定位為接觸中部地方藏家、開展新客戶關係的平台,故策略上大抵傾向挑選多位藝術家,並因應展陳空間以中、小型尺寸的作品為主參展,同時透過更容易入手的定價來降低收藏門檻,以達到吸引潛在藏家關注之目的。
尊彩藝術中心(Room 801)本次以個展形式,呈現藝術家王建文之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來自東岸的乙皮畫廊(Room 1206)本次帶來多位藝術家的版畫作品,包含廖修平、李育貞和日本藝術家宮山廣明等人,作品頗具清新與典雅之氣質。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今日(7/19),台中藝博正式拉開了公眾展期的帷幕。本文將為讀者精選本屆展會裡頭十二件精彩作品,這些作品無論在創作題材、使用媒介,還是表現形式上,皆各具特色,展現出多元與豐富的藝術魅力。
晴山藝術中心(Room 1111)展間一景,其中前方陶塑作品為韓籍年青藝術家柳·濟閠之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位於台中當地的大雋藝術(Room 1003)展間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811|Bluerider ART|Marck
再度回到台中參展的 Bluerider ART,今年精選十一位藝術家創作參展。畫廊今次特地帶來擅於錄像雕塑(Video Sculpture)形式的藝術家Marck(1964-),其具代表性、且體積尺寸較小件的作品參展。Marck 的創作結合了動態影像和空間裝置兩種形式,並藉畫面情節與實體物件的對應關係,使影像超越空間限制,產生觀看的趣味與層次。他的作品也透過螢幕中人物的反覆動作,撩撥觀者的視覺感知及思緒,進而意識到沉潛於影像背後的深層含義。如經典的〈Bon appetit〉以罐頭盛裝年輕女子肉體的赤裸呈現,連結了性別凝視、身體主權等議題之思辨。
Marck 作品〈Bon appetit〉。圖/Bluerider ART 提供。
Bluerider ART展間一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118|曜畫廊|楊忠銘
藝術家楊忠銘1974年生於台灣,畢業於臺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2003年創辦以版畫藝術推廣為主軸的324版畫工作房,從「手工紙抄造術」的技術出發,以「版創原理」結合林業試驗所(Taiw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的「纖維研究學」,將日治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空間、物件、植物標本,永恆封印於不帶有任何油墨染色的脆弱紙張中,在日光之下映照出物件幽微的魂絮。在曜畫廊的展間,與擅長使用玻璃創作的日本藝術家加藤千佳的作品,相互呼應,呈現時間凝結的永恆片刻。
曜畫廊展出加楊忠銘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曜畫廊展出楊忠銘及加藤千佳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08|涅普頓畫廊|官野良太
涅普頓畫廊帶來日本藝術家官野良太(1988-)的作品,2013 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過去以乾漆製作人形雕塑已十餘年,經歷 COVID-19後,他將主題轉向內心世界。以海洋和泳池為靈感,使用人造樹脂材料捕捉光線反射水面的傳遞現象,創造其獨特的「光之雕塑」,感受如風吹拂過的水面。在波光粼粼、晶瑩透徹的外表下,傳達了日常生活中隱藏的美。本次更首次於台灣展出金魚系列的作品〈Floating〉,為炎夏之日帶來一股清新沁涼。官野良太作品〈Floating〉。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涅普頓畫廊帶來日本藝術家官野良太的作品。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018|弎畫廊|野中美里
弎畫廊本次帶來多位臺、日藝術家作品,其中關注到日本年青藝術家野中美里(Misato Nonaka,1995-)的畫作,專攻油畫的她經常運用坦培拉(Tempera)技法作畫,讓作品表面隱微地透映著柔和的光澤感效果,好似罩上一層朦朧而夢幻的濾鏡。在題材方面,野中美里表示自己所繪的風景並非指涉著特定的時間、地點和空間。故細看畫面,可以發現她特意保留住筆觸動作的軌跡,透過重複描繪的步驟將時間疊加,使得景物輪廓產生些許不穩定的動態變化,形塑出一個帶有感性成分的獨特景緻。她並期待藉著具有流動性的線條語言,可以和觀者建立起精神上的連結。
野中美里作品〈建立連接〉。圖/弎畫廊 提供
ROOM 1213 |日帝藝術|陳衍儒
藝術家陳衍儒生於1984年台灣宜蘭,本次日帝藝術展出藝術家2024年的全新創作〈繁花系列〉,並宣告代理。乍看猶如電腦繪圖的精準切線,與光亮平滑的畫面,是藝術家多年來不斷的嘗試與研究,以構圖、割膠膜、填色、打磨等不斷重複的繁雜工法,所形成如電腦製圖般的人造山水風景。擷取中國書法字體中的抽象性,與其對草木、花卉的細膩觀察,擴展至宋代山水的皴法研究,陳衍儒融合了東、西方繪畫精神,產生出獨有的視覺語彙與個人美學。
日帝藝術帶來藝術家陳衍儒〈繁花系列〉。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日帝藝術展間一角。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1107|科元藝術|徐熱
「青春嶺」是科元藝術長期耕耘的系列展覽,藉此引薦傑出的新生代創作者。本次共帶來9位藝術家,其中「青春嶺」參展藝術家則有戈羽彤、徐熱、許佳琪、陳孟潔、潘奕愷和蔡宇貞。
1990年出生於泰國曼谷的藝術家徐熱,2023年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班,從中國書畫史及理論,擴張到當代或西方。創作關注於自身的佛教信仰與思想,透過繪畫來傳達佛教的輪迴觀。以自己的臉作為符號,並將佛教中的各種生靈符號結合遊樂設施或玩具作為輪迴的比喻。本次展出的作品〈吃相〉則以日常動作「吃」為主題,受佛經句「飢餓是重病;諸行極苦。」啟發,藉由圖鑑式的表現形式,描繪萬物生靈吃了又餓、餓了又吃的一種日常輪迴。儘管徐熱的作品呈現如童趣般的輕盈,隱含的宗教哲理又耐人思索。
科元藝術展出徐熱作品(左)〈吃相〉,(中)〈輪盤〉,(右)〈逃脫樂園:幽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徐熱的作品(右)〈輪盤〉,與(左)〈吃相〉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oom 809|首都藝術中心|張芸家
首都藝術中心本次呈現張芸家(1996-)的作品。在一幅幅以蒙太奇(montage)拼貼手法所構成、帶有異想色彩的景觀裡頭,包含著她對於老舊建物、歷史眷村和廢墟主題之長久關注;而畫中以淡雅色彩繪製的窗框、花磚、石牆和傢俱物件,則相互拼湊成一片彷彿隨時間而有些褪色的記憶風景,蘊含著內斂的情感溫度。值得注意的是,張芸家時常在作品中使用「盛上」(盛り上げ)的繪畫技法,其悉心由礦粉推高、疊厚以實現如浮雕般的視覺效果,並同時透過顏料的顆粒質地,於細節處擬仿真實牆體經風蝕而生的斑駁肌理,進一步呼應題材傳遞的時間感。
張芸家之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復甦與綻放:台中藝術市場的疫後新篇章
2024-07-23|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1343
精萃人文與藝術對話的型態,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持續轉化的城市語境
2024-07-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玉善編輯整理10009
ART TAICHUNG 2024 台中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深入視野至台中的企業收藏歷史與全球市場
2024-07-19|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70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18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96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