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8|撰文者:蔡豫寧
法蘭西斯•培根是20世紀40年代英國獨特現代主義形象畫家(形象畫家,指專以畫人物肖像或人物為主),他的繪畫充滿噩夢般的暴力扭曲和粗曠。今天是他的生日讓我們向他道聲生日快樂。
法蘭西斯•培根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從小患哮喘病需嗎啡來減緩症狀,導致找不到心靈歸宿,也未有正規教育。孩童時喜愛穿戴女性衣物,同性戀傾向使家庭關係緊張,當父親發現他穿母親衣物時被逐出家門。之後前往柏林和巴黎,過著同性戀夜生活,走訪畫廊就此對藝術產生興趣。
1929年從事設計。直到他深受畢卡索作品的影響,他的畫家路展開。1944年《以受難為題的三張習作》(Three Studies for Figures at the Base of a Crucifixion),以三聯畫形式,人形變異的野獸,大量橘色背景,流露恐怖詭譎。1940年至1960年抽象頭部和身體肖像為題,1949年《Heads in a Room》為這系列作品。40年代中以耶穌受難和半人半獸。
二戰後深受災難折磨,大屠殺成為培根作品視覺描述,充滿痙攣恐怖扭曲的人物形象,超現實主義的繪畫陳述絕望。1953年《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習作》(Study after Velázquez)是以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蓋茲的教皇肖像加以變形的作品,教皇大聲尖叫伸直著脖子,淒厲喊叫聲劃破孤寂。培根以委拉士開茲的教皇為本,改畫50多幅的畫作。1970年培根愛人George Dyer自殺後,他開始較私人的創作。晚期培根的創作最著名為《Study for a Self Portrait –Triptych》。
培根說「力圖把某種感情形象化」,誘捕真實,營造緊張、歇斯底里的氣氛。他死後知名度提高,2013年培根的畫以將近2億美元賣出,超越孟克《吶喊》。英國柴契爾夫人曾說他是「那一位畫那些可怕的畫的人」。培根的故事曾被拍成電影《Love Is the Devil》,他的畫和人生交織著激情肉慾、恐懼、真實與夢境碰撞,即使他的藝術充滿悖論,但他的作品喚醒我們真實人性,他的畫訴說著他的人生「藝術家不是生來就是藝術家,而是生活環境、人生際遇與運勢共同造就而成,絕非遺傳,謝天謝地。」
Francis Bacon,(b)1909.10.28-(d)1992.04.28
REFERENCE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0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