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3|撰文者:邱家琳
莎士比亞曾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對某些藝術家而言,婚姻是愛情新的階段,像美國現代畫家卡茲(Alex Katz)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他們倆人最鍾情的模特兒都是妻子,經常在畫中表達無限情意。
卡茲與妻子艾達(Ada Katz)是在一家畫廊邂逅,兩人相戀不到一年時間,便步入婚姻。1957年,卡茲剛在藝術圈嶄露頭角,受邀到紐約譚納傑畫廊(Tanager Gallery)展出作品,艾達則是生物學家,來參加畫廊的開幕茶會,兩人對彼此一見鍾情。
婚後,卡茲開始描繪妻子艾達的肖像,至今累積超過250件作品,記錄了艾達從年輕到老的樣貌。畫作裡的艾達有一頭黑長髮,常穿著洋裝、大衣等時髦服裝,塗抹鮮豔紅色唇彩,露出知性迷人的微笑。
「艾達是最完美的模特兒。」卡茲表示,她同時擁有歐洲與美國的優雅與美麗,她的容貌與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家朵拉(Dora Maar)相似,但笑容則是美國式的微笑。
隨著艾達年紀增長,卡茲也將她容貌的變化畫入作品中。像2011年的作品《紅色艾達》(Red Ada),描繪艾達有了幾綹白髮,眼角微微下垂,肌膚產生細紋,但裝扮依然時尚,佩戴一條典雅的項鍊,右手則倚靠著臉龐,露出優雅的笑容。
不只是謬思 達利視妻子為聖母
相較於卡茲與艾達的戀情,西班牙藝術家達利與妻子卡拉(Gala Dalí)的感情,一路走來坎坷,曾受到家人嚴厲反對。卡拉比達利年長10歲,原本是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保羅‧艾呂亞(Paul Eluard)的妻子、德國藝術家恩斯特(Max Ernst)的情人,但達利不顧年齡與身分的懸殊、被父親逐出家門,仍對卡拉展開猛烈追求,兩人終於在1934年結為連理。
婚後,卡拉不只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時擔任達利的助手與模特兒。達利許多作品都有卡拉的形象,主題則與宗教、神話有關,訴說他對卡拉的依賴與情感,其中最知名的畫作是《力加港聖母》(Madonna of Port Lligat)。
《力加港聖母》描繪漂浮在海上的神龕、建築與地面,但畫面中央的聖母慈祥地祈禱,體內則有一個孱弱嬰兒,彷彿正在保護他不受環境傷害,而聖母的容貌則與卡拉相似。對達利來說,卡拉就是他的聖母,能讓他的心靈安定下來。
直到1982年卡拉去世前,他們兩人都陪伴在彼此身邊。在卡拉離開人世後,達利以米開朗基羅的《聖殤》為靈感作畫,暗示聖母對耶穌死亡的悲痛,就像他對卡拉的懷念與追思。而這幅畫完成後不久,達利也逐漸放棄生存的希望,因病去世。
REFERENCE
【0】藝術家的謬思
【1】克林姆與艾米麗、馬內與莫杭
【2】安迪‧沃荷與伊迪·塞奇威克、傑夫·昆斯與伊蘿娜·史特拉
【3】達利與卡拉、卡茲與艾達
【4】培根與戴爾、湯馬士與珊卓
【5】羅丹與卡蜜兒、畢卡索與朵拉
熱門新聞
1
歷史與神話的拆解重組,宜蘭美術館「錯置的視界—林正仁雕塑展」,再思傳統與當代的關係
ART TAICHUNG 2025:在當代藝術的對話中,看見台中的文化跨界交流,精選十二件作品引領探索
文化節點的轉譯:ART TAICHUNG 2025 從藝術應用到城市共構的平台實踐
全手工的舞蹈史——《從指尖開始》
金車文藝中心「2026金車美展徵件」起跑!開放平面、立體與跨域創作投稿,7月31日前完成線上報名!
暑期強檔!桃園市立美術館首度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特展邀請親子觀眾想像環境永續的新世界
桃美館迎新局,林詠能教授七月出任新館長 聚焦觀眾拓展、館群整備工作
臺灣館登場首屆烏蘭巴托雙年展:以「島嶼記憶」為題,暸望科技發展中不被科技邏輯規訓的碎片
2025「堤頂之星2.0」入選展「合作與和做」:以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合作為起點,重新探問展覽製作的可能性
臺南市美術館「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探論臺灣美術、社會現代化進程與世界的互為關係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個展美國最受敬重的在世藝術家之一,愛上藝廊展出《亞歷克斯 • 卡茨 | Alex Katz - Prints and Multiple》!
2020-02-15|撰文者:愛上藝廊(IART GALLERY)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