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撰文者:林侑澂
蔣勳與作品《肉身覺醒》,2014,油彩畫布,100x50cm每件/三件一組。圖/非池中藝術館攝
《莊子•知北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不言、不議和不說,是莊子所理解的天地自然,認為萬物自有其道。而這些道,存在即是意義。
曾幾何時,讓我們在生活中聊「美感」二字,好像變成了一件有點奢侈的事情。雨後的彩虹或路樹上綻放的花朵,我們見了就見了,知道它們美,卻漸漸難以停留下來多感受幾秒。
所幸,今年美學家蔣勳發表了個展《天地有大美》台北谷公館版本,以沉穩而豐沛的生命力,敘述了一方當代文人與美感共處的歷程。「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有美的條件,當一個生命完成了無可取代的自我,就自然具備了美的要素。」
谷公館畫廊於10月14日至12月16日,以蔣勳的「藝術與人生」為主軸,舉辦了展覽《天地有大美》。揉合了水墨、油畫、文字、從選紙到裱褙都細膩講究。展中可見細膩的風景,可見細膩真實的身體,亦可見雋永的經文與詩文。展覽的內容自由多元,讓觀眾們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視覺藝術的展示,而是一個自在安適的整體氛圍。
《藝術會不會是這樣開始的》
蔣勳,《立霧峽的月光》, 2018,油彩畫布, 100x81.5cm 。圖/谷公館提供
蔣勳認為藝術的起點中,「自我療癒的渴求」是相當大的一個因素。回憶起對繪畫最初的認識,是蔣勳少年時在大龍峒市集的寫真館裡,看著畫師以樸拙的方式,按部就班將證件照打上格子,並以炭精筆放大描繪出遺像。這種不矯飾的形式是真誠的,希望音容宛在的念想,也是很質樸並同時充滿情感的。可以想像完成的畫像,會是一家人多麼大的寄託與慰藉。對蔣勳而言,當時一方面讚嘆著畫師的技法,一方面也是初次感受到了藝術的作用性及可能性。
那麼,有沒有不為他人而生的藝術呢?對照文學史上的經典和蔣勳年少時的經驗,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可算是另一種典型。作家一生經歷了極致華奢和困頓流離,大起大落後開始以字句梳理著他的生命。以旁觀者的角度寫著回憶錄,一字一句寫出了無際奢糜、繁華末路和身不由己。最終完成了在文學與美學上的瑰寶。這樣的作品並不是預計要給誰欣賞的,而是創作者與自身的對話。
然而無論是寬慰他人或是自我梳理,都是在試著填補內心的缺口。蔣勳提到:「會不會,人類的美術。過去其實也是這樣發源的?就是我們失去了一樣事物,而想用另外的什麼代替時,我們會想畫畫。」思索著描繪遺像的畫師和寫下紅樓夢的曹雪芹。藝術與美感之中的「療癒能力」是藝術很大一部分的價值。那麼這樣的目的,會不會就是人類最初會想要畫圖的原因呢?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探詢生命本質的原初與純粹:多納藝術《野境》林瑩真個展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6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