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撰文者:石浩吉、劉家蓉
(七)東方繪畫之拍賣市場趨勢
如果我們選擇幾位本文多次提到過的近現代與當代東方畫家當代表,例如以張大千、齊白石、溥心畬代表近現代傳統國畫大師,以常玉與徐悲鴻代表比較偏西畫的近現代大師,以劉國松為其中一位台灣當代的代表性畫家,以張曉剛與王廣義代表中國大陸當代的兩位代表性畫家,則他們在全球拍賣市場的表現又如何呢?
資料來源:雅昌;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如果先以成交金額來看,很明顯地還是以近現代大師張大千、齊白石、溥心畬、常玉與徐悲鴻為主流,也就是類似如今全球拍賣市場上「權值股」的地位,兩岸當代的畫家無論是台灣的劉國松或是大陸的張曉剛與王廣義都還離他們有一段差距,但以當代藝術家的相對標準而言已經難能可貴,尤其是中國F4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張曉剛作品仍然維持頗高交易流動性。
資料來源:雅昌;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若以每平方尺成交均價來看,本文多次提及的常玉仍以極大的單價差距數倍領先其他畫家,而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等近現代經典大師也以相對穩定的價格在增長,僅溥心畬的單價一直相對偏低但也開始逐年上漲,兩岸當代的畫家無論是台灣的劉國松或是大陸的張曉剛與王廣義作品平均單價雖然離該些近現代大師也有一段距離,然而竟然與溥心畬已經接近,尤其張曉剛的平均單價甚至還比溥心畬高出不少,也某種程度印證了本文所提到大陸文化藝術與市場買家崛起的全球趨勢。
資料來源:雅昌;帝圖藝術研究中心整理
最後,我們再以成交量來看就更明顯了,張大千、齊白石、溥心畬三位近現代傳統國畫大師近十年來一直維持著極佳的市場流動性,尤其溥心畬近年來特別突出的成交數量也可能反映了藏家注意到我們一直提到的其價位相對低估之現象,徐悲鴻的交易量也不差,只有常玉因為本身畫作數量稀少且市場上流通數量也極為有限所以交易量也十分稀缺,而劉國松、張曉剛、王廣義三位當代畫家的市場流動性就明顯低於張大千、齊白石、溥心畬等近現代傳統國畫大師,但台灣的劉國松仍有相對優異的成交流動性,尤其是劉國松2014年與2015年更是幾乎追上了徐悲鴻的成交數量,是否會有更多台灣與大陸的兩岸當代畫家脫穎而出?也將會是我們高度期待且值得觀察的重點。
本文繪畫作品圖片來源: 帝圖藝術2019迎春拍賣圖錄、台灣歷史博物館授權帝圖科技文化發行2017 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藝術微噴、帝圖藝術歷年拍賣圖錄、CC等。
REFERENCE
REACTIONS
22
11
14
13
13
熱門新聞
1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臺南市美術館迎來新氣象!由策展人龔卓軍任館長,游文玫接棒董事長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