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7|撰文者:林侑澂
首屆台北當代藝博會首屆台北當代藝博會 10件作品特選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場實景。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今(2019)年一月第三週,台北迎來了百家爭鳴的藝博會黃金週。四個不同取向、主題各異的藝博會同時、首屆舉辦。這不僅讓台灣藝壇嚴陣以待,也讓全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者們,將目光緊密關注著本週末的台北。
這一波盛況的因素之一開始於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的入駐。憑藉著創立香港國際藝術展(現香港巴塞爾ART BASEL HK)的經驗與國際口碑,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在90間參展單位中,以「20%台灣當地」與「80%世界各方」的比例邀請來自台北、香港、北京、上海、大阪、首爾、新加坡、倫敦、紐約、巴黎、米蘭、蘇黎世和柏林等共計44個城市的參展單位。透過全方位的規劃,將世界潮流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趨勢,同場呈現於台北市南港展覽館。
非池中藝術網實地走訪,為各地喜愛藝術的讀者們特選10件作品(依展位編號排序)。邀請大家一起體驗感受以世界為範疇的當代藝術的潮流。
【A12.加力畫廊.台南】
【B15.双方藝廊.台北】
徐瑞憲,《旅行者之翼/ Traveler’s Wings》,金屬、銅片、馬達、電線、電壓轉換器、感應器,9件一組(單件尺寸19x19x128cm),2011。圖/加力畫廊,双方藝廊提供
藝術家徐瑞憲的藝術創作,從90年代以來一直是台灣藝壇中「動力裝置」媒材的領先者。相對於傳統的視覺藝術形式,徐瑞憲將機械運動的精準度與絕對性視作一種抽象的表現語彙。並透過如此形式,傳達出生命歷程中所經歷的觀察、省思與哲學。本次展出的作品《旅行者之翼》是一件耗時10年的累積創作。徐瑞憲在銅板片上,腐蝕出了旅居法國時期蒐集的法國國鐵車票圖樣。並在作品啟動時,以裝置上的銅板片模擬候鳥飛行時的動態。作品發出的聲響也如同行進時的列車一樣地規律,營造出持續前進的氛圍。藉由各種元素及意象的揉合,反覆堆疊出了時空挪移與流逝之間的相互關係。作品清晰的呈現出了遊子、旅人,這一站到下一站的各種心情,帶給觀眾們與自身經驗相共鳴的完整感官體驗。
【B05.索卡藝術.台北/台南/北京】
毛旭輝,《春耕中的红土地》,纸本色粉、水彩、紙本,38x53cm,2016。圖/索卡藝術提供
藝術家毛旭輝作為中國藝術革新運動「85新潮」的要角之一,跨越了中國傳統中藝術作為「政治宣傳工具」的框架,對於中國藝壇發展的進程有著指標性的意義。作品不再討論政治,而是自身生命體驗為出發點進行創作。樸質真誠地用最直接的繪畫方式,實踐並刻畫個人生命中體驗的「鄉間故園」、「時代象徵」與「權勢與人生」。將各種的感悟寄託於風景繪畫,呈現對社會現象的關心。也藉由描繪心像風景的藝術實踐,將自身的情感完整表露。或許生長的歷程背景不盡相同,但觀賞毛旭輝的作品《春耕中的红土地》,看見的不僅僅是片段,更是一路以來藝術家的修行累積。這份潛心與真誠,很適切地反映了美學感受與藝術實踐可親的共通性。
【C13.亞紀畫廊.台北】
林亦軒,《Lemon》,噴霧、色鉛筆、油料、拼貼、紙本,150x150cm,2015 。圖/亞紀畫廊提供
藝術家林亦軒的風景畫在第一眼的瞬間是不容易閱讀的,
REACTIONS
0
3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美術館MoCA 「神救援:楊茂林的內在英雄之旅」展覽 那些年藝術家楊茂林以藝術召喚的諸神軌跡
2023-11-0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43
焦點新聞
美術館特展藝文跨界MoCA Studio攜手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偶然的運轉」 探詢人類中心主義與感知真實性
2023-10-2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18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城市密碼‧台北賦格」,9位攝影師帶你發掘赤峰街區白日到夜晚的巷弄風情
2023-09-26|撰文者: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