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潘小雪館長、策展人高千惠、展出藝術家及春之文化基金會。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台灣首座以推廣「當代藝術」為宗旨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將呈現新展「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以此拉開「當代藝術 ongoing」五年計畫序幕。正逢台北當代藝術館邁入開館十八週年之際,該計畫象徵著當代館的成年禮,將持續探討不同大型策展議題。「少年當代」 展期自 2019 年7月20日至10月31日,匯集來自 16 位(組)出生於1950至1980年間的藝術家及組織的代表性作品,並由此追溯期間台灣文化歷史變遷的重要時刻,探究台灣當代藝術的形成過程。
梅丁衍 Dean-E MEI,《少年台灣》 Youthful Taiwan。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由知名策展人高千惠策劃,「少年當代」探索於1950至1990年之間戰後三個世代的生活及文化記憶,以及他們充滿壓抑與變革的共同過去。展覽中的藝術家及團體以回顧的方式深入追溯童年及少年時期的回憶,呈現集體回憶的影響與及個人美學觀念,透過以視覺藝術作為語言,重新檢視少年當代的靈感來源、歷史語境,以及藝術語言的轉變,這些皆為台灣當代藝術發展洪流中的重要部分。展覽從當代語境、藝術和歷史中攫取靈感,逐一揭示藝術家乃至社會的意識覺醒,對島嶼的身份及地域、社會系統、殖民歷史、西方影響及願景作出持續回應,從而勾勒出台灣文化發展的藍圖。
黃國才 Kacey WONG,《絕對空虛》。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參展的16位(組)參展藝術家,依展覽路徑包括:劉秋兒、梅丁衍、張乾琦、徐瑞憲、郭俞平、王逸帆、黃國才、張君懿、謝鴻均、高俊宏、陳泓易、雪克、洪鈞元、張立人、許哲瑜、美的建設團隊(林玉婷、林君安、林建志、楊佳璇、凌宗魁、蕭文龍)。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表示:「18年是步入成年的象徵,我們選擇在這個時候開展『當代藝術ongoing』五年計畫,對於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既是回顧,也是展望。通過首展『少年當代』,我們期望為參觀者提供有關台灣當代藝術誕生的深入觀點,從而探討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如同我們其他所有展覽,『少年當代』將與當代館的運營理念和未來願景相契合,憑藉出色的策展方式,揭示藝術中的人文精神,支持本地藝術家創作,為他們的作品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平台。」
「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是「當代藝術 ongoing」五年計畫的首展。未來五年內,當代館將每年邀請一位專業策展人,分別針對五大策展議題:當代藝術的萌發過程、空間創造、體制健檢、當代藝術在台灣、當代藝術的跨域,提出獨到的切入點與詮釋視野。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揭開序幕!釋出多項預告專案,設立「專業日」 打造國內外藝術專業人士深度交流平台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劉慧中的「失落秘境」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