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

當代館新展 描繪台灣當代藝術圖景「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 跨越時空聚焦當代藝術誕生之初,回顧過去展望文化未來發展之勢

當代藝術館少年當代台灣當代藝術圖景

2019-07-19|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參展藝術家介紹

【謝鴻均】

謝鴻均,《陰性空間-未能終結篇》。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61 年出生於台灣苗栗的謝鴻均,1984年自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畢業後,於1989年取得美國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1984年取得紐約大學藝術研究所藝術創作博士,現職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專任教授。謝鴻均在身兼女兒、妻子、母親、學者和藝術家的多重角色裡一步又一步匍匐前進並從中汲取養份,她的作品以層疊交融的圖像與豐富的互文指涉展現生命裡的巨大能量,同時提出對於身體與性別議題嶄新且深刻的觀看視角。謝鴻均經常受邀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展出,作品並且獲得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白兔美術館的典藏,為當今台灣藝壇中生代女性創作者中的代表人物。

【梅丁衍】

梅丁衍,《少年台灣》。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54生於臺北,1977年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1983年入紐約普拉學院研究所,1985年獲得碩士學位,1992年返國。
梅丁衍的創作歷程可大致分為幾個階段,大學時期喜愛古典藝術、印象派等,曾經跟隨李石樵、陳景容學習素描,1976年曾向廖修平學習版畫,開始對畫布以外多樣性材料與技術表現的可能性有所體認,此時他的興趣也對逐漸轉向超現實主義、普普藝術。1979年退伍之後,創作方向逐漸轉向對三度空間立體性的探討,並且運用日常生活現成物來裝置或表達藝術觀念,1980年在龍門畫廊舉辦的首次個展中,梅丁衍便確立了日後的表現方針與藝術理念,作品具備達達主義的虛無色彩。1983-1989年赴美學習發展期間,投入對達達主義的研究,受杜象影響較深,並對語意學深感興趣,並以嘲諷的手法表達反體制、反主流藝術的概念。1989首度中國大陸行之後,他開始關心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問題,以及對中國近代史的悲劇性,帶給華人複雜的角色扮演及文化認同給予高度關注,這階段作品因而也表達出對政治、社會的批判。

【高俊宏】

高俊宏,《煙》。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高俊宏,1973年生於台灣,1998年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獲學士學位;2017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研究所博士班,獲博士學位。創作媒介主要透過錄影、計畫型身體行動、書寫為介面,主要關注議題:身體、社會性、歷史域、資本與生命、東亞諸眾,現生活及工作於台北。

【雪克】

雪克,《1980》。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80年生於台灣,以電影書寫(cinematic writing)作為藝術實踐方法,透過利用影像的造型性,解放聲音與影像的詮釋空間,遊走於虛構與非虛構的界線,企圖實驗敘事形式的可能性。為抵抗電影再現體制的僵化,除了以攝製作為手段,她也嘗試不同媒材與作品展演方式。近年創作多關注亞洲地緣政治歷史,多次國際駐村交流經驗,作品曾在法國、泰國、韓國、日本、美國等地展出。

【張君懿】

張君懿,《這很簡單我也會This Is Very Simple So I Can Do It》。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75年生於台北,於國立台灣藝術學院、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研究所畢業後負笈法國,先後以評審團一致同意最高榮譽取得法國魯昂藝術學院碩士、巴黎索邦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創作博士學位。畢業後先後榮獲德國格爾達.漢高基金會獎學⾦、法國遠見暨創新基金會獎學金,並進入法國人文科學中心世界研究學院進行藝術實踐相關之博士後研究。曾獲文建會以及文化部出國駐村交流計劃贊助,前往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以及洛杉磯第十八街藝術中心駐村,並曾受邀於法國、紐約等畫廊、美術館及藝術中心展出。近期創作關注童年生活經驗,作品試圖在「遊戲/事件」之間重新複現永逝之物、在瞬息萬變之中襯托出持存的永恆。

【許哲瑜】

許哲瑜,《副本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85年出身於台北,於台南藝術大學取得其創作碩士學位。許哲瑜主要的創作靈感來自現實生活,或許是新聞事件、歷史文化、甚或是個人自身記憶,利用他創作的一男一女動畫角色,在不同作品中推展出不同故事情節,並藉由其故事闡述現實的荒謬和虛擬。他的創作啟發部分來自台灣網路上以動畫敘述新聞事件而聲名大噪的蘋果動新聞,該媒體利用浮誇惡趣味的方式,讓觀看者能夠輕易地了解新聞內容。然而事實上,儘管浮誇的動畫確實吸引到許多閱聽大眾,然而內容卻與事實有所距離,甚至相距甚遠,以至於達到反效果。如今,當出現兇殺或情色新聞事件時,觀眾期待的是腥羶色的視覺娛樂,而這跟新聞的本質,抑或事實是脫節且失焦的。弔詭的是,日常生活中這些外來的訊息或失真的片段,往往取代真實而成為我們記憶的一部分。而究竟所謂的「真實」和「虛構」的差別是什麼?這是藝術家所提出來的問題。

【郭俞平】

郭俞平,《愛人的撫摸》。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郭俞平,1986年出生於台灣南投,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作品從關注台灣的歷史背景與現代性發展出發,觀察地景與人的記憶,感受區域與人的關係,以此構成作品的基調。 郭俞平的作品,在歷史的觀察中,也處理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歷史的關係,以錄像、裝置或繪畫等方式,描繪現代性如何被視為進步的概念,卻在成為主宰主流時,又形成種種遺緒殘餘。一方面穿透家族與政治,探尋集體意識與既有之社會、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轉化為具有詩意的敘事體,形成自己生命的面貌。 

【黃國才】

黃國才,《絕對空虛》子彈四號 Bullet No. 4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黃國才,香港藝術家,「藝術公民」及「街頭設計聯盟」的創會成員。現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及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1970年在香港出生,2012年獲香港藝術館授予「香港當代藝術獎」,2010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授予「年度藝術家獎」,2003年「香港藝術新進獎」及「優秀藝術教育獎」。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士,英國卻爾西大學雕塑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一直志於探索藝術家及設計師於社會/政治性議題上的參與可能性,他也是前度「Para/Site藝術空間」成員。其設計的一人居所三輪車屋「流浪家居」於2008年獲選代表香港參加意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王逸帆】

王逸帆,《洞兩洞六-劇照六》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畢業。曾以短片作品《婚喪喜慶》入選青春影展,2018年以《洞兩洞六》獲得金穗獎學生作品類優等獎、2018 第55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入圍之肯定。此外,他也常於影視作品中擔任攝影職務,初次參與拍攝的電影長片為《盜命師》,近年持續投身於影像創作領域。

【洪鈞元】

洪鈞元,《你是哪裡人1981-4》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目前就讀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並任教於高雄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專長:繪畫與複合媒材創作、錄像藝術與影像美學、當代藝術思潮、數位剪輯與後製特效、展覽空間規劃、平面影像設計、藝術教育。錄像作品〈缺席〉獲選2016 年錄像作品〈或許煙是某種〉入選日本Hors Pistes Tokyo Film Festival 2018年丹麥哥本哈根60秒錄像藝術節評審團十大最佳影片、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錄像作品〈缺席—噤聲〉入選桃源創作獎、入選美國賓州布魯斯堡The Exchange藝廊實驗錄像展、韓國金浦市CICA美術館Abstract Mind 2019國際徵件展。作品曾於2019 入選西班牙馬德里動態影像藝術節、西班牙阿利坎特(Alicante)國際錄像藝術節入選。

【徐瑞憲】

徐瑞憲,《九個夢─跳格子》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現居紐約 
1997 第一名取得法國國家高等造型藝術表達文憑 
1992-97 於法國艾克斯.普羅旺斯藝術學院主修造型藝術 
徐瑞憲是以機械動力為創作形式的藝術家,是台灣機械動力裝置藝術的先鋒,致力于歷史記憶、生命歷程與藝術表達的關係,他運用動力學原理,以馬達帶動齒輪連結其他機械零件,展現個人低調而精準的機械美學。每一件裝置作品都是他從零到有的嘗試過程,先將概念手繪成作品模擬圖,進一步分解成動力結構圖、展開圖,詳實說明物件尺寸與聯結方式,再實際進行零件切割然後焊接組裝,整個製作過程都需精心計算並費時調整。 
徐瑞憲的作品是其生命經驗的轉換,他對動態藝術的濃厚興趣,來自對生活的觀察與回憶。收集機械零件的習慣既是創作上的需要,或許也是從小協助母親做資源回收時養成;二姐的鼓勵與早逝,影響他於1992年自籌學費到法國,進入艾克斯普羅旺斯藝術學院學習西方傳統繪畫與雕塑。在法國創作的宿舍窗景與洗手台、馬桶等小品油畫,晃動的線條與誇張的構圖流露異地求學的迷惘與掙扎。藝術學院對使用新媒材創作的鼓勵,開啟他對藝術工作奮不顧身的投入,甚至讓老師必須藉由關閉工作室來避免他過於沉迷。長期專注於機械裝置的創作,金屬粉塵無意間累積在肺部;黃明川導演為其拍攝的紀錄片末,特寫他長繭的手指與拔除鐵削的動作;更突顯藝術家融合創作與生命的深刻印記。

【張乾琦】 

​​​​​​​張乾琦,《非戰之戰》Courtesy of the artist, Magnum Photos and Chi-Wen Gallery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張乾琦是一位攝影記者,在1991-1994年間曾先後加入《西雅圖時報》、《巴爾的摩太陽報》。1995年加入馬格蘭通訊社(Magnum Photos)。攝影作品散見於《紐約客》、《國家地理雜誌》、《時代雜誌》、《新聞週刊》、《紐約時報》、《CEO》等多家國際出版社。 
張乾琦的作品主要呈現疏離和牽繫的抽象概念。他移居美國多年後至奧地利,從自身深刻而分歧的移民經歷探索人與人之間的束縛關係。他投入二十四年時間拍攝紐約唐人街中國移民的生活,以及他們在中國福建的妻子和家人。目前仍在進行中的〈唐人街〉攝影計畫,曾於新加坡國家博物館(2009)、紐約國際攝影中心(2012)展出。 
張乾琦參加的展覽包括2001年威尼斯雙年展和2011年巴塞爾文化博物館(Museum der Kulturen Basel),展出作品〈鍊〉;2014年於雪梨國家藝術學校畫廊、雪曼當代基金會(Sherman Contemporary Foundation)及釜山雙年展展出〈家〉。他獲得許多獎項,包括美國國家新聞攝影家協會年度攝影獎(1998、1999)、荷蘭世界新聞攝影獎(1998、1999)、法國影像Visa國際紀實攝影獎(1999)和尤金.史密斯紀念基金會所創立的人道主義攝影獎(1999)。 

【張立人】

張立人,《2019-06-25 (19)》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83年出生於台中,台灣,2011年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創作多以錄像裝置、觀念計劃和動畫為主。張立人擅長用敘事的手法建構出介於想像與現實之間的虛擬世界,如同法國社會學家及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提出的「擬像」(simulation)的概念,布希亞認為現代社會創造出來的擬仿物(simulacra),如電視、電腦等數位科技製造出的影像,這些影像已超越實物本身,而且比實物看起來還要真實,形成了一種過度真實(hyperreality)的畫面,導致想像與真實之間的界線徹底崩解;張立人的錄像作品巧妙的掌握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線,透過這些再製的影像建構出一個擬真的世界。他的作品曾至東京、大阪、香港、聖彼得堡、巴黎等地展出;2015與2016連續兩年獲選參展香港巴塞爾光映現場展區。2013年獲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新潮賞、2010年第8屆台新藝術獎入圍、2009年榮獲高雄獎首獎、台北美術獎首獎和桃源創作奬首獎。

【陳泓易】

陳泓易,《藝術法則》—當代藝評書寫的通俗文學本質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巴黎第五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專注於實踐對話型藝術創作與藝術介入空間運動,同時為積極的藝術評論者。於2006-2007年協同策劃嘉義「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並策劃2007年高雄「貨櫃藝術節」,以及其他多項策展活動,亦曾受文建會委託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研究並整理各國之文化政策。現任職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與理論博士班助理教授,學術專長為藝術社會學與波特萊爾研究,現為獨立策展人。

【劉秋兒】

劉秋兒,《抵抗就是美 系列》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1999年,在高雄創辦的「豆皮文藝咖啡館」被稱為是一間混種主義的實驗店,豆皮是一種美學在政治行動上的抵抗工事,這能使她不斷顛覆保守形式的展覽和表演,並在追逐世界強國語彙中喪格失語的台灣藝文界,開劈了一處社會集體抵抗與藝術勞動平台。以豆皮作為基地,2004年提出「行走的學校」概念,並在2007年開始以嘴巴、腳底兩路線在高雄城市裡行走,開啟了城市與環境的批判行動。2008年支持高雄野草莓學生運動,同時倡議「擴充運動」論,認為一個畫家要不只關心畫畫、一個老闆要不只關心賺錢...並把關切和參與社會行動視同創造。
近期開始以「圖抗系」做為展覽,這款展覽被自己視為最貼近喜歡畫畫的行為初衷;在日常生活裡,靠身體各種細微勞動去變造物件物理,使觀看物件形同審視社會行為一般; 2011年完成的「使力捏造貝幣」作品,是用手指集力去捏彎一個個的啤酒瓶蓋,直到一個個瓶蓋像似貝殼一般。2012年,各以一根釘子將每件「圖抗系1」的畫作,用力釘搥在一年畫廊的壁面上展覽。在2014年發表的野柳寫生,其中編號「抗3-01」,作品名稱為「在併合20張鐵道影展報刊上塗繪一個粒子」。 

當代藝術館少年當代台灣當代藝術圖景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1

1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