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靖子個展《嚮往之境》看涵藝術的經紀理念
2019-09-09|撰文者:林侑澂
林靖子,《悄然之聲.シズカナオト》,膠彩、高知麻紙,91x116.7cm,2019。圖/涵藝術提供
藝術的推廣與分享,有著非常多樣的定位及模式。與經紀人的相互支援,對於藝術家的發展也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十年來低調卻持續發展的涵藝術Hann Art Agency Co.,由總監林暄涵帶領團隊,正走在一條有別於傳統畫廊的旅程上。在台南市喬遷新址的開幕展,再次邀請到了長期經紀的日籍畫家林靖子Yasuko Hayashi,以《嚮往之境Landscapes of Longing》為題發表了一系列的新作。
涵藝術總監林暄涵於《嚮往之境》展覽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日本「萬物皆有靈」、「天人合一」的文化脈絡中成長,林靖子的畫作鋪陳了一份日式獨有的空靈與典雅,再現了一種源於心靈,對於大自然的「親近」感。林靖子看似抽象的作品中,實際上每一件都有著客觀的風景寫生做為基礎(藝術家不以攝影作為創作參考)。然而林靖子的繪畫不僅僅是藉由景物寄託情感的直觀抒發,而是在描繪風景的過程中,記錄下了與自然天地共感的經驗。
林靖子,《我和遠方.遠いどこかとつながる》,膠彩、高知麻紙,53×72.7cm,2018。圖/涵藝術提供
將「與自然天地共感」的經驗繪製成圖,是需要大量時間、讓自身與環境相處才能汲取的過程。而林靖子也在此間,累積了數量可觀的寫生稿。特別的是,林靖子在第一時間,是不會立刻將草稿畫成作品的,而是放置數個月甚至數年之後,再以分析、回憶草稿的方式進行作品的組構。如此經過時間淬鍊的構圖步驟,反映在畫紙上的是更超脫、更宏觀的凝視角度,並且成為了一種跨越侷限的自我的剖析。
林靖子,《聆聽靜默.沈黙を聞く》,膠彩、高知麻紙,125×45cm (七枚),2018。圖/涵藝術提供
選擇膠彩(礦物顏料)作畫的林靖子,以畫面中的肌理、筆觸與水痕,緩緩述說著她對於這個世界的愛與感知,也藉著精準細膩的表現能力,呈現出恬靜安適的空間感及通透的空氣感。
經常使用月亮的形象,林靖子筆下的月光仿若實質,讓觀眾可以感覺身處其中、與之交流。不難想見林靖子對於許多題材的「印象」,都是以夜晚的意境為主。林靖子也描繪出了可以走進其中的樹林,或是能夠和觀眾「面對面交流」的樹木,構築了一方清新的意識淨土。
《聆聽靜默.沈黙を聞く》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細緻地沉澱回憶,並將之深情地再現。林靖子的畫面總是非常的安定,卻也同時讓觀眾們意識到到靜音中的聽覺。試著解讀林靖子的心境,所看見的是對於孤獨的包容和釋懷,自此與大自然有產生了連結,不再孤獨。每一創作都是林靖子感知自然界生命脈動的反饋。在一件件的原作之前,觀眾感受到的是洗鍊而純粹的靈性包圍。凝視林靖子的畫作,總會讓凝視者的意識不自覺地超越物質與塵世,獲得的經驗不僅僅是人與自然的相融,也是人與自身存在的相處。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窗-林靖子的繪畫」:在朦朧曖昧之間,凝視自我內在與外界環境的共感
2023-10-05|撰文者:李竺恩4223
林靖子,和她再造的風景
2022-10-11|撰文者:林暄涵3488
一位烏克蘭女性藝術家的自白:娜塔莎・別列克霍琴柯 Natasha Perekhodenko
2022-08-15|撰文者:文:娜塔莎・別列克霍琴柯;譯:林暄涵 Metra Lin2427
他者的視角 - 阿門多拉的影像詩篇
2024-06-11|撰文者:林暄涵;攝影:Michele Crosera808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2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