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博會群起看台灣藝術產業 第二屆台北當代會前觀察
2019-10-07|撰文者:林侑澂
任天晉:「我很幸運,能夠從事我所熱愛的事業。對我而言,當代藝術提供了觀看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時刻充滿了驚喜。」
岳鴻飛:「當代藝術是將思維與情感物質化的呈現,反映出人類文化中最精彩的部分。對於我們的社會,價值不言可喻。」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右)Magnus Renfrew和(左)Robin Peckham。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於2019年初,台北市南港展覽館舉辦了首屆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後稱台北當代)。具有豐富藝博會經驗的英籍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憑藉著多年來的國際人脈及資源,帶給了台灣藝術界許多的驚喜。同時也引起了各個層面的後續課題及挑戰,需要產官學各界攜手努力。日前公佈了新任的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人事案以及第二屆的參展名單,同樣也引起了一陣討論。那麼,台北當代正面對著什麼樣的挑戰呢?當前台灣藝術界又有那些值得觀察的點呢?
第一屆的舉辦就獲得多方的肯定,台北當代獲得了台灣、亞洲甚至國際藝術界的大量而正面的迴響。這讓任天晉對於第二屆的策辦更具信心。今年延攬入團隊的岳鴻飛,具備了多年藝術媒體與策展的實務經驗,對於亞太地區的藝術趨勢相當熟悉。不但能以流利的華語順暢地融入台灣社會,也預計舉家來台定居,期望能真正地深入扎根台灣藝術界。
2019台北當代藝博會,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20的台北當代在各方面,都期望可以進一步地擴大規模,並且更全面地與台北這個城市連結。在展場內,不僅參展單位從90家增加到97家(成長7.8%),許多的參展單位更是在首屆之後慕名而來。台灣本地的參展商也從20家增加到22家(成長10%)。延續去年「畫廊精粹」、「個人展藝」和「新生畫廊計劃」三大主題分類,並以「藝術沙龍」、「裝置藝術」和「新觀點共享平台」三大項目支持,將再一次地帶來最新的藝術潮流與台灣分享。在展場外,兩位聯合總監則是正著手規畫,預計以一個「機構」的模式,建立一個可長可遠的平台。
大會主辦方將從今年11月開始,由聯合總監岳鴻飛主持一系列的獨立企劃:「新觀點共享平台」。將台北當代關心的層面擴及藝術與科技、藝術與自然、公共藝術、藝術跨界等,期望串聯起更多台灣本地的藝文單位,舉辦多場的「當代藝術論壇」與「公共教育活動」。以一個搭建橋樑、溝通產官學的立基點。在提高台灣能見度的同時,縮短並消除台灣與國際藝術界的時差。讓台北當代的服務,延伸到展會之外的各個角落。
*註:台灣參展畫廊名單:亞洲藝術中心、非畫廊、采泥藝術、亞紀畫廊、誠品畫廊、尊彩藝術中心、大未來林舍畫廊、谷公館、安卓藝術、日動畫廊、八大畫廊、就在藝術空間、尚凱利藝廊、索卡藝術、耿畫廊、TKG+、別古藏藝術空間、白石畫廊、么八二空間、真善美畫廊、伊日藝術計劃和双方藝廊。
2019台北當代藝博會,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灣藝術史有著未曾中斷的發展歷程,是一個兼容並蓄的文化主體。藝術產業界從戰後發展至今,更是累積超過半個世紀的文化底蘊。在首屆台北當代啟動之前,台灣藝術界就抱持著期待的心情嚴陣以待。
時至今日,換個角度觀察台北當代,值得期待的是它能夠幫助台灣,更順暢地與國際對話,也讓更前端的藝術潮流直接注入台灣的產業界。台灣的藝術愛好者,不再需要長途跋涉至海外,留在台北市就能欣賞到世界各地的國際畫廊及作品。然而讓人嚴陣以待的是,臺灣的藝術市場雖然成熟且深具潛力,現階段的規模卻算不上太大、條件也稱不上充裕。若是快速地引進國際畫廊,甚至在台灣展商同步舉辦衛星型展會的情況下,難免會分散了台灣本地的資源。
那麼,身為引進國際藝博會的主辦方,首要的工作不僅僅是讓大眾看到優質的作品和展覽,同時需要讓活動有吸引海外收藏家的能力,讓產業的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簡言之,能否帶進海外買家讓足夠的資金進入流通、甚至幫助本地參展單位推廣好的作品?才是支持「藝博會黃金周」永續發展的關鍵指標。
2019台北當代藝博會,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然,要建立一個真正穩健的供需平衡,除了藝博會主辦方和參展方的戮力參與之外。相應的法規(稅制)也需要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值得開心的是,今年在各方的努力之下,台灣政府已經拿出實際作為,在「文化藝術獎勵條例」中作出調整。未來「5%的加值型營業稅(VAT)」和「20%的營業所得稅」都將有鬆綁的可能,與世界各國同步,陸續地消弭藝術產業在國際競爭上的先天劣勢。
近半年來,亞洲情勢變化加劇,尤其一向被視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香港,正面對著艱難的處境。美中貿易戰的過程中,也已經開始築起了藝術品與古董交易的關稅壁壘。甚至英國脫歐的拉扯,也讓身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城市的倫敦,面對著嚴峻的挑戰(第一大交易城市為紐約)。台灣當然不會將動盪的局勢視為操作考量,但是也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若是台灣能盡快實行更友善的交易法規,相信對於藝術產業的發展,會有值得期待的正面效應漸漸浮現。
2019台北當代藝博會,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任天晉曾在去年首屆的活動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台北當代只是一個短期的計畫,我們只要找更大的場地、賣更多的展位就好。」而今年在訪談中,他也再一次地強調「過於快速地擴張規模,其實並不是長遠經營者該做的事情。」即將邁入第二屆的台北當代還是一個年輕的品牌,改善去年的失誤及不足之處、穩健地建立口碑及信用,是現階段台北當代團隊最在意的工作目標。
回歸到根本,除了「熱忱」這個鍵性因素,任何產業的發展,還是應該將焦點放在自身的條件與能力。盡全力呈現高標準的藝博會,當然也是台北當代主辦單位時時刻刻堅持的初衷。即將到來的第二屆台北當代,以高品質、當代性和年輕的活力作為審核標準。相信也會再次地讓觀眾們感受到舒適而高水準的藝術氛圍。讓無論是藝術從業者、藝術愛好者甚至很久才會進入一次藝術展覽的朋友,都可以在參與台北當代的過程中,得到屬於自身的感動及收穫。
2019台北當代藝博會,閉幕前30分鐘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非池中藝術網-台北當代專題回顧】
2020 第二屆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參展畫廊名單公佈
2019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開場氣勢磅礡
首屆台北當代藝博會Taipei Dangdai 現場直擊與10件作品特選
2019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東西方畫廊呈現主題性策展,打造藝術與文化之間的交流!
首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 「藝術」和「新觀點」吸引逾28000觀展者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每個人都是「關係人」:MoCA當代館新展,反思 #Me Too 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2024-05-31|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73
藝術市場趨勢如何影響了2024台北當代?盤點參展畫廊反饋及銷售狀況
2024-05-1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李竺恩編輯整理14169
BMW攜手2024年度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精彩展演 豪華純電未來移動新概念
2024-05-10|撰文者:BMW/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82
2024台北當代精選特輯:聚焦新、中生代繪畫脈絡與傳統工藝的當代轉化
2024-05-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李竺恩編輯整理14021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2022-06-1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24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