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

Angela Glajcar雕塑個展《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 光和紙構成的典雅氣質

Bluerider ART GalleryAngela Glajcar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光和紙構成

2020-02-17|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家Angela Glajcar於Bluerider ART Gallery,《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創作的目性可以很多元,有的時候不一定是為了敘事或抒情,也可能是更直觀地呈現品格與氣質。德國雕塑家安格拉・格萊札Angela Glajcar的創作即是如此,透過嚴謹的規劃,讓作品呈現出既單純又豐富的美感。經常受世界各地邀請展出的Glajcar,在2020年初和Bluerider ART Gallery合作,以《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為題發表了個展,向台灣的觀眾們分享了她典雅的藝術語彙。
Angela Glajcar,《Terforation》日間光(上)/夜間光(下),2015,159x119x300cm,Torn 400g paper/ spring steel mount。圖/非池中藝術網攝、Bluerider ART Gallery提供
Glajcar的創作脈絡源自於紐倫堡藝術學院的雕塑訓練,二十多年前也是以金屬和木材作為創作媒材。卻在一次面對50米尺寸的創作委託時,轉念將手中草稿紙嘗試作為創作的主體。這樣的嘗試不但克服的硬性材料的體積問題,也開啟了一條嶄新的創作方向。多年來的實驗,從不同磅數的紙材到防火的玻璃纖維,Glajcar在屬於自己的雕塑方式上,展現了強韌的生命力。
Angela Glajcar,《Terforation》,2014,162x122x300cm,Tron 400g paper/ metal mount。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空間的書寫者 The writer of spaces」
是藝術家為自己的創作定位下的註解。可以想見Glajcar的創作不僅僅是專注於作品本身,更是將整個空間設置都視為作品的整體。每件創作從最初的構想,Glajcar就開始考慮環境條件。天花板、樑柱、窗戶以及日照方向。每一個環節的變化,都直接地影響到作品的造型以及設置方式。而這樣子對於每個元素近乎苛求的態度,也成為了作品精準的關鍵。
(註:Glajcar習慣以3D建模的方式先運算作品與空間的關係圖,以確保心中的構想盡可能地實現。)
Angela Glajcar,(左)《Terforation》,2018,47x33x21cm,Torn 200g paper/ metal and plastic mount,(右)《Paperwall》,2015,56x54x10cm,Torn 400g paper/ screwed and glued。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雕塑的角度出發,Glajcar藉由將2D的物件穿洞、排列出3D的效果。手法上其實並不複雜,卻也簡單地突破了平面及立體的慣性。Glajcar相當注重手撕紙材所形成的人工的溫度感,讓每一張紙材呈現的邊緣都有變化。一次次地手撕的觸覺感,也成為了累積《Terforation》品味的重要基石。

Bluerider ART GalleryAngela GlajcarTerforation紙的顛覆與構築光和紙構成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1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