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

超越現實經驗的真實 游幸姍《漂浮系列》當中的烏托邦

多納藝術游幸姍漂浮超驗性虛擬與真實

2020-07-31|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家游幸姍(多納藝術專屬經紀藝術家)。圖/多納藝術提供
感知是虛擬的,但是虛擬卻可以是真實的。即便意識中所發生的事物難以量化,但發生過就代表了存在。而存在,即是意義。
自2015年開始,藝術家游幸姍《漂浮》作為主軸,將自身「對於時空的感知」視覺化。以一層層轉喻的抽象繪畫手法,在作品中呈現具備文學性、詩意的精神場域。藉由直觀的繪畫方式,記錄下了一段一段對於「精神烏托邦」的想望與追求過程。今年五月以來,多納藝術協助游幸姍策劃在凱基銀行的四間開放式分行做巡迴個展,目前新莊分行展出「虛擬的真實」及中山分行展出「夢的漂浮」。另外,游幸姍亦在多納藝術展出個展「漂浮」,展出歷年來精彩作品,令人期待。
游幸姍,《漂浮 2018-7 The Floating 2018-7》,2018,oil on canvas 油彩、畫布,165 x 200 cm。圖/多納藝術提供
游幸姍,《漂浮 2015-9 The Floating 2015-9》,2015,oil on canvas 油彩、畫布,95 x 95 cm。圖/多納藝術提供
凱基銀行中山分行《夢的漂浮:游幸姍個展》。圖/多納藝術提供
凱基銀行新莊分行《虛擬的真實:游幸姍個展》。圖/多納藝術提供

純精神性的烏托邦追求是相當個人式的主題,這也為游幸姍的漂浮系列提供了極具辨識度的風格基礎。然而要將個人的意識運作精確地再現並不容易,許多的藝術家對此都會用象徵、儀式性的符號作為敘事的載體。然而游幸姍並不依循現有的流派,而是另闢蹊徑走出了自己的道路。為求更加精確地傳達主題的純粹性,漂浮系列拋棄了與自然界、物質世界的關聯。不試圖指涉任何形象,盡可能地屏除目的性。使得無論畫面中元素多寡,都顯示出一種不沾不染的意識抒發氛圍。
游幸姍,《漂浮 2017-4 The Floating 2017-4》,2017,oil on canvas 油彩、畫布,82 x 120 cm。圖/多納藝術提供
隨著當代社會中現實與虛擬的關係持續演變,人類的感受或思維方式也反覆地重新定義。漂浮系列所承載的「超驗性」(超越現實經驗的特性),藉由繪畫實踐,重新探討了經驗的定義。為了將個人的超驗性視覺化,游幸姍藉由感知與想像力,創造了各式各樣的「物質」。這些類似顯微鏡下被放大的物質以及它們的運作方式是精神性、理想性的。切斷了與外在世界的牽連,單純地將游幸姍自身、對於當代時空的感受的具象化。畫面中物質的方向、形狀、量體感不一、幾乎無法找到規律,卻也藉由放大物質的形體,塑造出游幸姍心目中「被虛擬的逼真」。
游幸姍,《漂浮 2017-2 The Floating 2017-2》,2017,oil on canvas 油彩、畫布,88 x 200 cm。圖/多納藝術提供

多納藝術游幸姍漂浮超驗性虛擬與真實
REACTIONS
喜愛

28

好美

4

0

2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